人类社会的存在,矛盾就永远存在,矛盾的存在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世界是矛盾的,矛盾性是世界的根本性质,是矛盾的存在维系了世界的存在,正是矛盾的不断解决世界才在不断发展,矛盾双方的对立维系了世界的存在,同时这种双方的矛盾关系又在理论上孕育了世界发展的可能。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由矛盾构成的,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是事物构成的最基本的因素,事物之间的关系也是在矛盾层次上展开的。世界总是充满了矛盾!
一、矛盾的简要概述。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范畴是辩证矛盾、客观矛盾,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即矛盾的含义。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贯通有多种表现方式,主要的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或相互渗透,是矛盾的基本属性。
二、矛盾包含的内容丰富范围广。
1、矛盾本来的含义;2、哲学思维的矛盾含义及基本属性;3、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矛盾;4、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的矛盾;5、不同社会性质,不同国家的矛盾,……主要五个方面,在此不作释义(不是重点)。
三、矛盾的含义不同,不能把矛盾混淆。
1、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相互排斥、互相斗争。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2、要注意矛盾的本来含义,很老的故事里的商人自称卖的是世上最厉害的矛和盾而流传下来,“我的矛锋利极了,什么坚固的东西都能刺穿,我的盾如何坚固到什么东西都刺不透,”最后形成了自相矛盾。可追溯汉语辞源出自《韩非子》……
3、哲学上讲辩证矛盾不能同逻辑矛盾混为一谈。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
四、掌握马列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的矛盾重要意义。
1、矛盾普遍性的原理,对于我们科学地看待处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的两分法,防止片面性走极端。
2、我们必须注意和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辩证统一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不能互相代替,并且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五、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事物的发展.;任何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为事物的发展提供前提,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包含,使双方各自从对方汲取有利于自己的因素,使整个事物得到发展;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规定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从量变到质变。在量变阶段,矛盾的斗争性推动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为事物的质变准备条件。在事物的质变阶段,矛盾的斗争性促使旧矛盾统一体瓦解,新统一体产生,从而完成事物的转变.。
六、人类社会的存在,矛盾就永远存在,用通俗易懂的、具体形象的说法。
矛盾永远存在,矛盾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时而摸得着,时而摸不着,矛盾以有型和无型的方式,存在于人类世界各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回到矛盾的本来含义,矛的思维,盾的务实。矛的思维,(便于理解形象的表达)矛: 如此的尖锐,如何如何的锋利,无论多坚硬,怎样多牢固?没有刺不穿,攻不破的,那都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天下唯此独尊,独一无二,何其伟大,何其神威。盾的务实。盾:无论怎样吹得个天花乱坠的锋利尖锐,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你有你”的长萝蔸,我有我的翘扁担(民间谚语)……世上总是一物降一物。“ ‘你’有矛,‘我’”有盾”,都用实践来检捡。用运筹帷幄,绘制蓝图,用超群智慧,精准施策,用出实招,换来实力,到底看谁能攻破、看谁能战胜?矛:别看“我”长瘦(古时的矛.箭),盾:别看“我”短厚(古时的盾.盾牌)。矛盾:“你有你”的坚固,“我有我”的锋利。……从此,争论不休,斗争不止,斗来争去,既斗争又统一……充分体现了马克思哲学矛盾辩证法的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原理。它绝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愿意不愿意,只要人类社会的存在,就必然有矛和盾的同时存在,矛盾永远存在于世界。
七、矛盾,矛和盾作为兵器,虽然是过去冷兵器时代的产物,但仍然延续和发展之今。是发展矛(进改型武器)为主,还是发展盾(防御型武器)为主,视其一个国家的大战略和国防政策而定。从国家实力和国防防政策而言,分战略进攻和战略防防御。
结论
“矛盾”永远存在,拥“矛”弃“盾”,拥“盾“弃“矛”,“舍我其谁”不可取,不可能,办不到。世界充满矛盾,“矛盾”无处不在。军事领域同样充满着矛盾,是发展进攻型的武器矛,还是发展防御为主的武器盾。 矛盾,矛和盾作为兵器,虽然是过去冷兵器时代的产物,但仍然延续和发展之今。无论是超极强国霸权的美国,还是后来居上发展中的中国,虽然国家的实力和国防政策不同,美国是进攻性的战略为主,和以中国防御为主的防御性战略(俄国已发展不对称武器),虽然中美两个国家的国防政策和大战略截然不同。在发展进攻性武器和防守性武器,各有侧重,并兼而有之,不会顾此失彼。
虚无实有2023.5.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