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父亲在家里排行老四,小辈们都称四老,民国时期曾在陶峙岳将军领导的部队当兵服役,是个班长,优等兵,因作战勇敢,敢拼敢冲,深受指战员信赖,兵役已满,也不肯让退役。当时我们家族的族长是我的二爷,因年事已高,精力不济,家族日渐走向败落,无力支撑,加之家里老人们又多,急需新的掌门人来扭转经营局面和协调族人照顾好老年人,门上的子侄中没有合适的接班人,反复斟酌后选准了我的父亲,多次写信让尽快退役返回接任。我的父亲向团部写了退役申请,团长爱惜人才不批,多亏了陶峙岳将军协调。
顺带说说陶峙岳将军的情况。陶峙岳,湖南宁乡人。1943年秋,陶峙岳调往酒泉担任河西警备总司令。1946年,陶峙岳担任国民党新疆省政府主席、新疆警备总司令,是手握重兵的一方诸侯。1949年,陶峙岳率领10万将士和平起义,为新疆的和平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1955年,陶峙岳被授予开国上将,系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陶峙岳一生清廉,其后代无一个从政的。终年97岁。逝世后,其全家无力购买墓地,最后还是组织安排,才魂归大地。据当地老年人介绍,我父亲所在部队的总头儿就是陶峙岳将军。我二爷发急电又催,要求父亲以给全族老人尽孝为由说服团里让尽快退役。父亲有个战友,是陶将军的老乡,很同情,便领着父亲找到了陶将军,说明了情况,陶将军本人就是个大孝子,听后认为百善孝为先,部队应当倡导弘扬孝道,理解父亲回乡尽孝的心情,给团长打了个招呼,团长才让我父亲退役。父亲在世时常常提起陶将军,说多亏了人家陶将军帮忙,否则真还回不了家。
父亲退役后就及时返回了家乡。二爷先是给我父亲找了对象,办了婚事。紧接着举行了隆重的家族族长移交仪式。父亲上任后,带领全家族人开荒造田、挖井引渠、植树造林、发展养殖、扩大种植、购置农具。家族生产经营迈上了正规,收入不断增加,日子越过越红火。我的母亲非常理解支持父亲为家族操劳奔波。父亲的其他兄弟们也看到了家族的希望,更加信赖支持。当时照顾家族老人、料理家族内务的重任就落在了我母亲的肩上,母亲从未喊累,从无怨言。其他妯娌们看在眼里、明在心里,渐渐地赢得了妯娌们的尊重,妯娌们大事小事的都愿和我的母亲商量。在我父亲母亲这一代家族人的精心照顾下,家族老人们都在高寿时才安详的离去。一大家子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又过了几年,家乡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解放了,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后来,家族响应国家土地改革的号召,耕地由政府统一收回重新分配,家族适应新形势,在我父亲的主持下,平稳地完成了分家。虽然分了家,但心没有分开。一家人与事常沟通,无事常走动,其乐无穷。
我的父亲是庄稼活儿的行家里手,为人公道正派,与谁都能说得来。卸任了族长,又被村民们选为队长、村主任,开始给更多的人服务。记得在生产队确定丧失劳动力人员名单时,父亲不拿成分高低来评判,而是大家讨论、据实确定,不管是成分低的,还是成分高的只要丧失劳动能力都上报,平稳地完成了确定工作,不同成分的人都能接受。现在受益了的成分高的家庭的子弟,回忆起这些事情,还十分感激我的父亲,说我父亲是个公道人。
记得在粮食相对短缺的那年春天,我的父亲听说叔伯外甥一家九口断粮了,他从家里为数不多的粮食中挤出了200斤小麦送给了外甥一家,帮助度过了饥荒。现在我父亲的几个叔伯外甥提起此事还不由得流眼泪,说四舅是个大好人,比亲舅舅还亲,没有四舅,当时的难关真过不了。
我的父亲办事公道,为人诚恳,赢得了组织和群众的肯定。先后被乡上、村上多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
我的父亲在外对工作负责,对内为家庭负责。他心灵手巧,不仅会纺线,还会织羊毛线手套、袜子,每年冬天都给我们姊妹兄弟各织一双,穿上特别暖和。做为一个大男人会针线活儿真不容易。至今想起,还想穿那时的袜子、戴那时的手套。
我的父亲六十岁那年,得了胃病,经多方救治无效离开了我们。距今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四十四年了。
父亲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仿佛就在我们的眼前。
父亲,我们永远怀念你。
二0二三年五月十三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