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主播简介】

穿越佛掌山
作者:榆木
朗诵:安湛

5月7日早,我随登山队一行18人分坐三辆车从武安出发,途径邢峰线—旅游线—兴阳线—白云大道—盘龙大道—太行奇峡谷—行程65公里到渠沟村下车,向佛掌山进发。
相传,赵匡胤千里送京娘路宿于此,因该村坐落于水沟边,取名“宿沟”村。上世纪六十年代杨兰春在编剧《朝阳沟》中写道从东山到西山,东山即此山,改名为东山村,后称之为渠沟村。
沿着村南的太行奇峡谷蜿蜒而上,穿行于茂密的丛林之中,累了就找块石头坐下,呼吸平顺了就继续前行。布满荆棘的山坡上,躺满了横七竖八的树枝,阻碍着我们前行的路,有的看似像路,准备落脚时却又不是。满山都是常年落下的枯枝败叶,厚厚的、软软的,深怕一不小心踩上去滑倒。

这个季节,正是植被繁茂的时候,有些小树枝很低,向外延伸着,我们只能猫身而过,有的树枝上还带有细小的刺儿,比如那酸枣树或圪针树,一不小心会挂住我们的衣服,或划伤我们的脸。也许还不到时节,刺儿还嫩一些,尚不够坚硬,若到秋天时爬山,我们一定得戴个帽子。
感谢伙计二平,替我背着包包,让我轻松上阵,至若天路,同行者一片欢呼雀跃,我们与邢台登山队会合留念。茫茫荒原吹来徐徐山风,通体清爽;声声呐喊萦绕山间久久回荡,余音缭绕。
山脊最狭处,约米把宽,向东是万丈深渊的七步沟,向西是深不见底的奇峡谷,恐高的我,本想捕个风景,却又觉脚下飘飘,稍作停留拍了两张,便匆匆离去。

在一峭壁处,有一歇脚点,背靠悬崖,坐北朝南,正面是静静泻来的阳光,背后是徐徐滴下的山泉,没有山风,只有满满的惬意,我们洗了把脸,冰冰的、凉凉的,寻一石头坐下,静静的享受着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爱。
沿着天路,拾级而上,又是一阵攀爬,我双眼紧盯前方,不敢往下看,爬爬停停,停停爬爬,至若山顶,到处都是茫茫的松林,因常有野猪出没,故称为野猪林。松树茂密的很,但也有被山风拦腰折断,留出空隙让阳光射进。
在此,我们三三两两的席地而坐,各自享用着自己的佳肴。有火腿肠、面包、肉包、烙饼、泡面、熏肉、水果、黄瓜、西红柿和小酒等等,而我依旧享用着保温桶带来的米饭肉菜和馒头,就着大蒜,吃的那个香啊!就别提了。

酒足饭饱,休息自便,有的撑开了床单,有的躺上了吊床,有的则席地而卧,忽然发现我们的司机及其爱人不见了,分明记得前一段儿还见他们俩呢,怎么一晃就不见了呢?好在领队联系上了,我们心里踏实了许多。
他俩走来了,妻子手里拿着一大包刚刚采摘的野韭菜,瞬间勾起了大家的欲望。纷纷围了过去,看着那根部粗粗的、嫩嫩的、紫紫的,散发出一股浓郁的芳香,真的羡慕极了。
而我却并不稀罕,依旧静静的躺在松针上,头枕着背包,懒洋洋的微闭着双眼,任由林间斑驳陆离的阳光泻下,任由身下的凉气丝丝袭来。我正得意的接着地气,忽然,脖子上一阵刺痛,赶紧起来拍打,只见一只大蚂蚁落下,居然被它偷袭啦。

寻着前方队伍在拐角处留下的红布条,匆匆穿梭于林荫小道,猫身越过一些枝枝蔓蔓,小路弯弯,曲径通幽,我们来到一处高耸入云的山巅,其形状俨然就是一手掌,哦!心仪已久的佛掌山到了。一种莫名的成就感充满脑海,哦!又一次挑战成功了。
踏足佛掌山,环顾四周,放眼望去,地貌独特,群峰林立,怪石嶙峋,又有山涧溢出,不由想起《兰亭序》中写道: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此处虽无竹林与亭台,序中所言与此地此景又是何其的相似啊?却只恨自己胸无点墨,腹中空空,无言以对啊?
小憩片刻,小拍几张,转而踏向下山的路。弯弯曲曲的小土路,蜿蜒盘旋在悬崖峭壁之上,忽而向左,忽而向右,丛林之中飘溢着游人的话语与呐喊声,还有那百灵鸟儿的呢喃声。前方抵达一处空旷的平台,大家合影留念。又至一处幽僻的狐仙洞,我们又驻足观看。

一路上,我等小心翼翼的走着,还有一些人时而攀爬于半坡上,时而又蹲在堰脚处,探寻着他们的最爱,一撮一撮的薅下,塞进了他们的包包。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映红了我们的脸庞,塞满包包的人儿,脸上写满了收获,候齐队伍,我们各自坐上来时的车,车内弥漫着野韭菜的芳香,小车满载着幸福,奔向我们回家的路……
2023.0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