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贵人恩师
文/周娟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教导,但是有些老师却住进了我们学生的心里,将永远感恩于他们。
在我读五年级的时候,一次上品德课的时候,我突然浑身发冷,头疼的厉害,不自觉的趴在桌子上了,李老师突然发现了我,走过来询问我怎么了,当我告知他我不舒服的时候,老师迅速安排学生写作业,然后骑着摩托车把我送到卫生室里,医生诊断后,给我打针,李老师全程陪同。针打完了,拿了药以后,李老师又骑着摩托车把我送回家里,交代完注意事项以后,他又骑着摩托车飞奔往学校赶。看着李老师远去的背影,我一生都忘不了。
进入初中以后,我又遇到了汪老师,汪老师人很好,善于从生活中的小细节来教育我们。
一次开运动会,我跑八百米冲刺的时候,跟我平跑的有一个女生,看她已经没有力气了,而我还有很多力气,我怕她落后了,于是和她一起冲破终点线。汪老师后来询问我是不是跑赢了,我摇摇头,说一起跑到的终点,汪老师说:“你应该把她甩的远远的,你跑不赢其他前面的人,但是你应该跑赢她,她是离你最近的目标,只有超赶过离你最近的目标,你才能继续下一个目标!”我突然明白了,要有目标的去做事,去学习,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初三的时候,汪老师带领我们班的班主任,当时体育中考在即,我早起穿了一条紧身裤子,在运动的时候,裤子突然炸线,老师迅速脱掉外套,帮我遮挡住,并催促我回宿舍里换一条。细节决定成败,正是老师的细心,让我减少了尴尬,收获了满满自信。 进入高中后,我又遇到和蔼可亲的杨老师。杨老师对我们都很好,但让我记住他的是因为在选专业的时候,他给了我建议。当时高二下学期,我喜欢运动,尤其喜欢跑步,所以当时我想报考体育特长生,杨老师说他儿子也是报考了体育特长生,天天不争气,头疼,成绩一塌糊涂,他劝我不要报体育特长生。他还告诉我,报了体育特长生,以后读大学后,就业面窄。我回家询问父母,父母也不懂这些,他们让我听老师的,说实话,我当时非常不甘心。进入高三后,我正在全力以赴迎接高考的冲刺阶段,却听到杨老师告诉我,他儿子考上了名校一本大学,当时我头脑“轰轰”一片。事后我想通了,即使我不通过体校,有仍然能够通过自己努力,去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所以我更加勤奋努力。那高中三年,我拿了三年的开门钥匙,每天第一个去,最后一个离开,只为了多记一个单词,多背一个词语,多做一道数学题。三年的拼搏,换来迈进大学的门票。但是杨老师当时说的话我却记住了,体校就业面窄,如今我能成为语文教师,在写作上深耕自己,也得益于当时杨老师的一次转折指点。
迈进大学,全靠自己努力看书学习,毕业后的几年,工作几经波折。2016年我终于上岸,来到倒峡小学教书,一次偶然机会,我写了一篇文章发在朋友圈里,刘校长看后,鼓励我说:“既然有如此才华,就要长期坚持下去。”我欣然答应下来。
如今的自己,来到均川镇小教书,我仍然坚持笔耕不辍,我鼓励自己要一直坚持写下去,将写作和教育融合,去发现更多的教育故事,去展现更好的画面,等我将来退休了,坐在摇椅上,慢慢回忆悠长。
难忘我成长中遇到贵人恩师,他们的一路指引,让我拨开云雾,看见未来的曙光,后期我继续深耕自己,去捕捉更加灿烂的明天! 作者简介: 周娟,笔名宁馨儿,湖北随州人,语文教师,随县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文学作家特聘签约作家。作家故事栏目撰稿人,作家故事杂志湖北分社社长。平生爱教书、爱写作、爱生活。文章曾多次在《巅峰之滇》、《涢水听潮》、《神农文艺》、《作家故事》等多个平台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