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五要
空也静
跟诗打了多年交到,虽说没有什么大的气候,但也是整日琢磨,说不出什么经验,确实也谈得上几句教训。
一要短。诗作为一个独立的文本,跟小说、散文、随笔等有着本质的区别,最明显的特点就在于短。有的人好大喜功,把诗当作橡皮筋,一味地往长里拽,使诗失去了应有的弹性与张力,塞满了废话、空话、套话。有的意象一会东,一会西,云里雾里,段与段之间各说各的,分散了诗歌要表达的主题。随着网络对生活地侵入,人们面对汹涌而来的海量信息,精力与心思都耗费不起,没有人情愿用宝贵的时间倾听唠唠叨叨地叙说,写作必适应快捷的生活节奏,满足大众茶余饭后精神的多元的需求,话说三分,把七分的空间留给读者去思考,就像流星划过天空,用放射的光芒把人带向远方。
二要像。无论怎么看,都要有诗应有的样子,字里行间要流动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血液,承载和遗传着古典诗词基因。现在一些人打着创新的招牌,一次又一次冲击着诗歌的底线,毫不客气地丢掉该有的一些要素,放弃该有的表达方式。这体那体,浑段子,脑袋急转弯等越来越多挤进诗坛。回车键敲打出让人恶心的分行。不断嫁结、变异,繁殖出一个又一个四不像的怪胎。
三要空。就像画画,一张纸不能弄得太满,要留有想象的余地,二三笔勾出一个轮廓,没必要一笔一画地涂抹,有些事会越涂越黑。有的人写诗爱塞满,字与字,词与词搅和在一起,就像高峰时的街道,挤满各色各样的车辆,造成阅读堵塞,带给读者的不是享受的快感,而是难言地折磨。写诗不同于说教,关键在于意会而不在于言传,一首诗留下的空白越大,启发人的思考就越多。写诗要懂得取舍,把有用的东西留下,删除那些看起来花里胡哨,却非常别扭地叙述。有时一句多余的话,或者一个词,就成了一首诗的擦不去的污点,破坏了诗的意境和威力,最终要了诗的命。
四要奇。要用独特的视角去审视社会现象,构思、想象要奇特,意象要鲜活,语言要独到,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不一样的诗意,用油盐酱醋调出不一样的味道,给读者一定的冲击与巨大的震憾,仿佛一根针猛一下刺进灵魂深处,让人茅塞顿开、恍然大悟,拍案称奇,回味无穷。绝不能老生常谈,一本经哼哼叽叽念来念去,干巴巴,冷冰冰,无血无肉,从头到尾一片仓白,让人顿失阅读的兴趣与耐心。
五要精。精益求精,精准地表达、精彩地书写,精品地呈现。要注重深度地思考、挖掘、发现,不断地打磨、提炼、修理,力求完美地呈现给读者。要不停地书写,靠数量占据优势,在多中出精。多与精并非矛盾,我总认为多是精的前提,或者必经之路。精既表现在词语精准筛选上,也表现地语句的反复洗炼上,也体现在节奏地掌控上,还体现在韵律的流动上。一首称得上精品的诗歌,打眼看不出一点瑕疵,就像一件精心制作的工艺品,哪怕在黄土里深埋千年,一旦出土,仍然能拍出一个好价钱。出精品要对自己时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与定位,有超越自我的信心与恒心,切不可自我估价太高,失去努力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