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中山国灿烂的文化遗存
文/于礼谦
翻开春秋战国的历史,
人们只知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其实,
诞生在春秋末期的中山国就是一个在强国夹缝中生存的小国。
她从出现到彻底消失,
坚强生存了210年,
几经风雨,十分曲折。
由于岁月悠长,史载缺略,
让珍贵的文物遗迹在地下沉睡了两千多年,
让谜一般的中山国不为人知。
直到考古学家发掘出众多贵族、平民墓,
出土了两万余件文物,
才正式揭开了古中山国的神秘面纱。
由此,这座2200年前的失落王国,
再次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弘扬中山国文化,
传承燕赵历史文化根络,
带着对古中山国的好奇,
我又一次来到了革命老区----平山,
实地感受历史的魅力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当我浏览了中山国王陵文物陈列馆,
目睹了那一件件出土文物,
感受着千年古文化的底蕴,
不尽思潮如涌,感慨万千!
我又一次领略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
不是吗?
位于中山王陵北侧的战国中山国王陵文物陈列馆,
以极其丰富的文物、图片、文献、书籍等材料,
详实展示了当时出土的文物及发掘情况!
于是,
让我们屏住呼吸,
走进这个神秘的陈列馆。
你看!
那数以万计的特殊文字整齐地排列在青铜器上,
仿佛是一排排行兵列阵,
浩浩荡荡!气势恢宏!
古中山国那些曾经消失几千年的历史画面,
还有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透过这些古老的的文字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凡是来过这里的人们都对中国的古文化惊叹不已!
没有来过,但通过文字了解了这段历史的人们更是难以置信!
其实,
历史从来就没有消失过,
只是深藏在某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没有机会展露她神秘的容颜!
历史一旦被挖掘出来,
就会幻化出人们超乎想象的美丽!
人们啊!
你还记得那位叫刘西梅的老人吗?
就是他在一次劳动中意外发现了那块看似寻常的卵石,
就是这块在地下沉睡了两千多年的“大河光石”,
这块看似普普通通的石头,
正是刻在石头上面那仅有的十九个文字,
断然揭开了一个封尘了两千多年的惊天秘密。
于是,
一个湮没在历史烟云中的古老王国—中山国被惊醒了。
刘西梅,这个普普通通的名字,
理应和这块“大河光石”一样,
成为中山国的有力见证者!
更成为历史的见证者!
不是吗?
假如没有农民刘西梅,
就没有“大河光石”的重见天日,
假如没有“大河光石”的出现,
那段神秘的历史至今依然会沉睡在深深的泥土里!,
那个古老王国—中山国
依然会像谜一样在梦幻的世界里不曾醒来!
但历史就是历史!
谜底终将会被解开!
于是,
让我们一起感谢农民刘西梅,
一起感谢古老而又厚重的历史文化吧!
当我还未从“大河光石”的遐想中回过神来,
眼前那件高63厘米的盛酒工具,
又将我的思绪带回到那久远的历史文化长廊。
据说它同时还是一件礼器!
你看!
这件铜酒壶棱角比较分明,
那壶盖上还有四个镂空云形钮,
腹部各有一个兽面衔环铺首,
壶身四角分别铸有一条神采飞扬的蛟龙。
其造型别致,寓意深刻!
从那450个文字的描述里,
我进一步了解了中山国的家谱世系,
我惊叹这个小小的酒壶竟然储藏着这么厚重的文化内涵!
不是吗?
当人们将这尊扁铜酒壶打开时,
一股淡淡的酒香扑鼻而来。
据说这酒还是古老的粮食酿造!,
只因因年代太过久远,
酒精度已经挥发得微乎其微,
但令人惊奇的是酒溶解了铜元素,
酒液已经碧绿如翡翠般美丽!
此时此刻,
我由衷地赞叹那些酿酒师们,
赞叹那一道道成熟的酿酒工艺流程,
居然让一壶老酒能够历经两千多年还这么醇香诱人!
中山国历经200余年,
她用不屈的自强性格和和奋勇抗争精神谱写了一曲曲慷慨悲壮之歌!
让绚丽独特而古朴厚重的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
不是吗?
那些出土的瑰丽奇巧的中山国文物,
那些用无声语言表达的不正是对古中山国历史文化的最好诠释吗?
啊!古中山国!
啊!古中山国的臣民们,
您们和这个古老国度一样让人由衷感叹!
您们是华夏子孙的骄傲!
作者简介:于礼谦,石家庄市人,祖籍河北省无极县,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原北京军区某部政委,转业后任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国资中心主任、书记。自幼喜欢读书看报,兴趣爱好广泛。喜欢诗歌、散文、书法、唱歌、乐器、体育竞技等活动。作品经常在报刊、杂志,网络发表。《中国文学作家》签约作家,银河阅读中文网驻站作家、书法家;银河阅读中文网银河书画院副秘书长;河北省名人名企文学院院士,河北书画惠民公益活动签约书画家,河北省毛体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音乐文学学会会员,河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河北省老年文艺协会会员,中华诗友学会会员,石家庄市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石门诗刊副总编辑,石家庄市长安区美术家协会理事,无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歌散文集、生活随笔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