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主播简介】

效仿先贤写桃花
作者:朱海明
朗诵:春之歌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这是唐代宰相诗人李峤的一首小诗,写风的,非常生动而传神,尤为奇妙的是,全诗区区二十个字,写了三秋叶,二月花,千尺浪,万竿竹,偏偏就没有一个“风”字,而偏偏就是写的“风”,其构思奇特,用词精巧,可谓妙不可言。
小诗形象空灵,明白如话,风过处,晚秋的树叶脱落了,早春的鲜花绽开了,江河掀起了千尺巨浪,大片的竹林被吹得歪歪斜斜。
风是由空气流动而形成的,看不见也摸不着,可是作者的生花妙笔让我们真真切切的看到了风的形象风的威力,同时也必不可免的产生想象与联想:春天,风儿吹醒了冬眠的柳绦,送来翩飞的燕子。夏天,风儿送来了绵绵细雨,吹绿了一望无际的青纱帐。秋天,风儿染黄了金色的大地,和着稻花香里一片蛙声,吹来了又一个丰稔年。冬天,风儿吹来了乱琼碎玉漫天飞舞的童话世界,吹来了“正月十五雪打灯”的人间美景。

哦,原来风儿也是有情的啊,特别是当它欢欣愉悦的时候,它总是轻轻拂过,把一缕缕炊烟小心翼翼的护送到高空,与蓝天下的白云融合在一起,化作一朵朵虹霓彩雯,天地间一下变得格外鲜活生动起来。
这首诗的写作手法真叫绝了,奥妙无穷啊,真叫我五体投地,佩服。效仿老先生的手法,照猫画虎地诌了一首诗,也觉得挺有意思的,献丑了:
满天尽染胭脂雾,枫叶浸透白玉霜。
云外虹霓入花影,仙境瑶池泛红光。
著名词作家、诗人倪维德有一首代表作《月光下的凤尾竹》,把月光下面的凤尾竹形容为“轻柔美丽像绿色的雾”音乐家施光南把这首词谱了曲,云南傣族风味儿的。歌唱家于淑珍把它唱红了,红遍了大江南北成为经典,至今仍受诸多歌者特别钟爱而广为传唱。

与凤尾竹绿色的雾不同,胭脂雾是粉红的,红中透粉的,与染了霜雪的枫叶差不多,正所谓“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一片瑰丽动人的红,宛若从天而降的彩虹融入花丛,太美了,堪比阆苑瑶池啊。“仙境瑶池泛红光”,这一句就点了主题了。
瑶池有王母娘娘的蟠桃园,园内有三千三百三十三棵蟠桃树,依次为每三千年开花结果、六千年开花结果和九千年开花结果的仙桃。蟠桃园的那片红,天地间最最绚烂的红,是无与伦比的仙境,是举办蟠桃盛会的地方。
这首诗和老先生的“风”一样,没有桃花二字,但是它写的就是桃花,生动、形象而传神的“桃花”。您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