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Jason华心(笔名),美籍华人,教授,原名江镇城,现名 JasonJiang,现居紐约。曾就读中山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获紐约州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 inFinance)。在中国曾任高校教师和团委书记。在美国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紐约从事金融业工作多年至今。华心诗集上、下册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追寻
华心(美)
在远处的海平面上,
看不到一丝霞光。
在我的内心深处,
藏着一点点的希望。
在那遥远苍茫的天际,
此刻依然漆黑茫茫。
我心中不断的冲动,
已禁不住张望。
我飞到高高的天上,
我看见了一片光茫。
那金光灿烂的阳光,
照在无穷无尽海上。
那宽广宁静的海面,
忽然变成金灿灿一片。
我抬头看那天际,
已光茫万丈。
我飞到高高的天上,
去追求我一直的梦想。
我飞到高高的天上,
去追寻期待的阳光。
我飞到高高的天上,
去寻找梦想中的天堂
我飞到高高的天上,
终于看到了,期待的阳光。
注:这首“追寻”源自于我的歌,我改了一下,成了这个样子。 它是我一次在大西洋邮船上看日出的体验和心情写照。
诗歌在创作中的体验和心照
今音(雍赓)评论:
《追寻》三段二十四行,每段八行。有数理关系;有叙事技巧;有真诚与善良闪现。之所以要用闪,其实就是想把蕴藏在诗 歌里面对爱情执着的冲动突出来。在这里的“冲动”不是盲动,更不是鲁莽。而是诗歌主角在心灵深处的定位准确。准在“漆黑 茫茫”中;准在心中的那“一点点的希望,”作为《追寻》中的 有那么多的同路者当中,诗歌主角首先能够在自己的内心深处,要比同路人看得更清楚。
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理由,它能够与众不同的其中一个奥 秘,就是在“看不到一丝霞光”的情况下,继续能够保持住“希 望。”主角要比一般人聪明在于做人不糊涂。这首诗歌能够对应 现实中的就是那些糊涂和投机者。于是,第一段的核心也便就出 来了,它是第二行的“看不到一丝霞光。”因为既然看不到一丝霞光,那么有很多人选择退出,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诗歌主 角坚持住了,他看到了“希望。”
由此也区别出主角与其他人的不同,就在于坚持这两个字。 尤其是对待爱情,由坚持表现为坚守,用坚守来和“冲动”对应 上。这时候,诗歌的阳刚之气与力度,是在这样的文字组合下,才能表现出来。于是,文字组合的随机意识和学会善于把诗言有 机的联系起来,其中还有一个依据,在这首诗歌当中的依据就是, “飞得高高的天上”的底气,底气就在于一个字,“追。”
作者:华心(美)
评论:今音(雍赓)
荣誉顾问:关敏仪 然空 萧潇
秋秋 胡晶清 施国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