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头条号
标签
下载APP
所在区域:
区
取消
提交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标签
首页
\
文化
\ 李元洛:《一日一诗》摘选(二)
李元洛:《一日一诗》摘选(二)
精华
热点
2023-04-20 19:07:14
31796
阅读
关注
编者按:
《一日一诗》为诗词鉴赏家李元洛先生“古典回望系列”丛书之一,系上海东方出版中心印行的最新修订本。此书收集历代优秀诗作(含诗、词、曲三种体裁)365首,分十二个月,逐日编排并配有古代名画,每篇附录数百字品赏之小品文章,寸简尺幅之中,力求贯通古今,横览中外,让读者一卷在手,不亦快哉。本平台经出版方授权择发三十篇,每周一次二篇。以飨读者。
《一日一诗》摘选
3.
二月十八日
赠范晔
(晋)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这是中国诗史上最早将梅花与友谊合写的诗,它清新而芬芳,本身就宛若一枝早春的梅花。
此诗见于南朝宋时盛弘之所著地理风物志《荆州记》,他是陆凯和范晔的同时代人,陆凯的诗因其著作记载而得以流传。范晔,字蔚宗,顺阳(今河南省淅川县)人,曾任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太守等职,是史学名著《后汉书》的作者。陆凯,代郡(今山西省代县)人,鲜卑族,曾任正平(今山西省临汾市)太守等职,与范晔友善。他在江南为宦的一个早春,范晔正随晋代名将、南朝刘宋开国元勋檀道济北征,攻取三秦,兵人长安。陆凯怀念远方的好友,便托物寄情,赋诗远赠。
《赠范晔》一诗,首二句叙事而言情,后二句言情而叙事,将梅花与友情自然而巧妙地交融在一起。梅花本来是早春的信使,江南梅已早开而西北边地苦寒尚无花讯,梅花又是高洁与坚贞的象征,而且被赠者也有江南生活的经历,折梅相寄,正是情深谊长的诗意表达。全诗清新自然,意境高远,读来令人口有余香。此诗一出,众生就在口口传诵中将
“
一枝春
”
作为梅的代称,作为咏唱梅花或抒写相思的典故,及至宋代,它还成了一个美丽芬芳的词牌。
4.
二月十九日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此诗当作于上元二年(
761
)春天。全篇写
“
雨
”
,不仅是
“
夜雨
”
而且是
“
春夜
”
之雨,不是春雨霏霏、连月不开的淫雨,而是润物细无声的
“
好雨
”
,不着一
“
喜
”
字而洋洋的喜气贯穿始终,弥漫纸上。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诗人首先将春雨拟人化,它好像也知时知节,在万物萌生的早春便来到人间。这虽为平白的口语,却是千古传诵与引用的绝唱。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更是如此,这是正面写好雨,
“
夜
”
字点醒题目,
“
潜
”
字说明是春风化雨而非苦雨暴雨,润泽万物而悄无声息,表现出好雨的功用,与上文之
“
好雨
”
照应。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
是侧面写好雨,而且是以独明之
“
火
”
衬俱黑之
“
云
”
,宛如一帧色彩对比鲜明的水彩画。成都又名
“
锦官城
”
,
“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结联为悬想之辞,以
“
花
”
回映
“
春
”
,以“晓”钩醒“夜”,以“红湿”与“花重”衬托好雨之连夜,可谓写尽题目中四字之神。花因雨湿而
“
重
”
,此处按平仄律,读音也必为
“
重
”(zhòng),有诗评家教授于某名报发文,说此字可两读,亦可读如重(chóng),误矣
!
李元洛:
当代诗论家、散文家、学者、研究员,湖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多所大学兼职、客座、名誉教授,中华诗学研究会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出版《诗美学》《诗国神游一一古典诗词现代读本》《唐诗天地》《宋词世界》《元曲山河》(“诗文化散文三部曲"全新修订夲)等诗学著作与诗文化散文著作约三十种。
查看全文
最新评论
https://www.zdwx.com/news/show_3110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