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志昂,1952年生、汉族、江苏省苏州人,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书法艺术。沈志昂先生的作品师古不泥,挥酒自如,飘逸舒展,点画劲挺,和谐呼应,浑然一体,妙趣无穷,美不胜收。作品在国际和国家级大赛中多次夺冠。博得有关领导和艺术界的高度关注。在书法艺术界取得了杰出成就,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作品在世界最高艺术殿堂法国卢浮宫,美国纽约,日本,韩国,北京人民大会堂等地展出和收藏,被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等收藏机构收藏。
荣获“十大军民艺术家”,“国宝艺术家”,“中国书画百杰”,“盛世中国书画名家”“中国德艺双馨书画名家”,“感动中华杰出功勋书画家”《诺贝尔国际艺术奖》《国际艺术巅峰人物》《人民书画家》等荣誉称号。

沈志昂美文集萃
作人难,难在人活着就必须做事、必须说话。做事越多,必然容易出错,说话多了,也容易伤及他人或言不由衷,引起他人的不满或招至批评。因此,是人就容易犯错误。一个人社会和组织没有很好的容错纠错环境,喜欢发表意见的人和愿意做事的人就必然会越来越少,人人都向佛学习,因为人们早已发现,佛永远不张口说话,也从不为民做事,但朝拜的香客每逢初一、十五和逢年过节总是门庭若市、虔诚敬拜,而佛显泰然处之。一个人社会、一个人组织,因为怕犯错误、惧担责任而人人不愿做事,都不愿在场面上说话,这个社会的进步靠什么来推动?这个组织生机以什么来萌生?人人作佛,何来的香客?也许剩下的只有躺平了。仔细想想从人人想作为发展到不少人乱作为,再从多数人乱作为发展到趋向普遍躺平,这个社会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这是个值得思考的命题。

烟雨四月惹人愁,花绽时间禁脚步。不是烟雨困住了踏青赏花人的脚步,而是赏花人不懂的烟雨中的芬芳和雨中漫步的浪漫。生活需要情调,浪漫的情调有时也需要自己动脑创造。唯有不断的创造,生活和工作才更有新意,人生方觉才有意义。人生中一尘不变的应该是坚定的目标、是坚毅的信念,是踏铁留痕式的扎实,而不断改变的是实现人生目标的轨迹和达到目标的措施。那是因为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会遇到许多坎坷和飞速的变化。只要心里有光明,烟雨怎能锁住飞翔的心,期待阳光,莺飞草长就在风雨后。

一些年轻的朋友总说梦想遥不可及,总觉得成功都属于别人,可自己却从不努力,就算努力也不能坚持。要知道天赋不能带来的东西,努力或许可以改变的。如今这个时代,大多数人都被欲望裹挟着往前走,沉溺于攀比和炫耀。直到上了一定的年纪,走过更多的路,读过很多的书,才真正读懂那句,世界是自己的,与别人毫无关系。活好自己的关键并不是苛求完美,也不是碌碌无为,而是要正视自己的缺陷,认清自己的优势。做事和成材一样,都不能钻牛角尖,需要跟着形势走。从复杂回归简单,让内心重回纯粹,我们才能从更高的层面赋予生活意义。一个人放下越多,越容易获得快乐,负累越少,就越接近幸福的本源。真正通透的人,不为外物所累。人活于世,外在的一切都不重要,唯有内在的学识,精神的富足,才是立世的根本。

人生的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每段路都有每段路的风景、每段路都有每段路的担当!一路上会有风和日丽、也会有雨雪风霜、会有艰难险阻、也会有一马平川!人这一辈子、总有些事情需要你去面对、总有些无奈需要去承受、无论怎样、都要守住自己的心!人生无常、心安即是归处!

时光,如一盏透着清香的茶,需慢饮,细品;那微微的苦,淡淡的甜,才会渐渐浓郁芳香,持久的萦绕弥漫;天涯咫尺的守望,撚成了千丝万缕煮出的念。茶香悠悠,从清香到平淡,才是人生的況味,生命的必然。途经了四季的冷暖,不困惑,不喧哗,不怒不怨;从容淡定,芬芳流年……!
七绝:暮年相聚
清明老友赶回乡
难得相邀叙一场
己过年稀能共聚
唏噓无限叹凄凉

眼里的世界,从來只是表像;心灵的声音,才是生命的真谛。一片落叶,是衰败的跡象,还是重生的徵兆,取決于心的方向。心存美好,判断人事的标准就会偏向美好。內心的安宁才是真正的安宁,它更干淨、更纯粹、更饱滿,更接近那个叫灵魂的地方。追求美好生活,先美化自己的心灵。

诗词写作,首先一定是对人、事、物,情绪感觉,然后把初稿写下來,第二步就是填字或換字,让语句顺暢,充份表达自己的主题与情感,最后再就平仄韵脚做置換润飾。不是每个人都能七步成诗,不採平仄韵脚的创作,也许是纯真朴素的,但是比较难引起共鸣,顺口溜对诗词正是很重要的。最后的重点是,就看诗词写作是只给自己欣赏,还是想要寻求情感的共鸣者,作词诗不同写文章.大家分享大群小圈墨客文笔.啼笑皆非!
《春遊》
寒衣犹拒春阳暖
轻衫迎风喜飘扬
隐身于林寻幽趣
滿目青黃谁共赏
虫鸟不鳴人萧索
心远地偏情徒长
扰攘不识物外意
空将残躯赴苍茫
偶有会心三两事
灵光乍闪丰行囊
醍醐化水莫自饮
寄语知音共天光

四月閒适.风含着香,飞向季节的路上。青青的草色,梨花白的芬芳,都是,嫣然清绝的模样。四月閒适,愜意中透出些许涉肤和爽。悠云,轻盈疏朗,半起清欢的意蘊,释放,春天苦涩的情长。黃昏的岸边,纤纤细细的竹影欢望,柳絮悠然飞扬,漾在水的中央。宜人的时光,沾滿了风塵岁月,一脈素雅,从容安祥。一抹流泻的情味,从舌尖,蔓延至心房,亭立的媚影,轻释出远古的意象。

今荐一篇短文《清官》,与汝共飨:
有一年,宋美龄和宋老太太去杭州游玩,六天一共花费了一万三千多元,宋美龄原本想找时任浙江省主席的张难先报销,可张难先却拒绝了宋美龄。过了几天,蒋介石到杭州巡视工作,他在台上给大家训话,谁知张难先居然公然揭露了这件事,使蒋介石十分尴尬,却又无可奈何。之后,宋美龄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为了挽回面子,宋美龄特地派人到杭州调查张难先是否真如传闻的那么清廉。派出的人回报宋美龄说,经过调查走访,张难先确如传闻的那么清廉。宋美龄还是有点不大相信,心想一个省主席怎可能有这么清廉。于是便亲自到张难先家中看个究竟,希望能找到张难先的罪证。可当宋美龄走进张难先破旧的家里时,只看见张难先50多岁的妻子正在纳鞋底,她穿着布衣,双手因为长年干活长满了老茧。见到这一幕,宋美龄惭愧不已,感动得落下了眼泪。张难先得知宋美龄的目的之后,对她说,他早就给自己立了个灵牌,他这一生绝不贪财也不贪色,只为百姓谋福利,若违反了这个自规,自己一定会立即自尽。听了此话,宋美龄更是五味杂陈。宋美龄离开之后,张难先因为政府对自己的不信任而感到寒心,决定辞官回乡养老。
杭州百姓得知此消息之后,自发地像长龙一样排满了街道两旁,为他送行,家家户户门前都放着一盆清水和一面明镜。以此来寓意和赞美他为官清廉净如水,为人磊落正大光明。老百姓全家老少都站立着,默默地望着张难先,眼里含着惜别的泪水,久久不肯离去……这是杭州有史以来从来没有过的景象,当官离任时百姓用清水明镜相送者,仅此一人。
张难先乘船回家的半路上,遇上了一伙劫匪,他们个个凶神恶煞,要求张难先交出所有财物。张难先表示,虽然自己为官多年,却身无长物,行李中没多少钱。可劫匪却不相信,他们认为当官者怎么可能会没有钱。于是,劫匪就对张难先说,若果真如张难先所言,行李中没有财物,那么自己就跪送他三十里,若是有财物,就要了张难先的命。说完后,劫匪就开始搜找张难先的行李,可经过反复检查,也只找到二十块钱,余下的不是衣服就是书籍。劫匪们全都十分惊讶。劫匪们也说到做到,在河滩上跪送张难先三十里。
1968年,95岁张难先在北京病逝。
读完叹为观止,令人感佩。这才是中华民族的楷模,国人的骄傲。如果现代官员皆能如此“月明星清”,中国想不强大都很难啊!

《慈恩…..永怀....》
乍暖还寒四月天
适逢佳节雨绵绵
烟雨濛濛心中添
何時雨泪佈滿脸
天堂地上兩流连
昔日溫情在心田
近在咫尺梦里牽
不知故人何时见
怎奈愁思天不憐
望了今年又明年

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碧海藍天,能任鴿子自由自在遨翔,蓝空下踏着山间小路,晨曦山抹层层淡云。寻一处安穩的心.在奋勇精进艰苦生活里打拼,沉澱自己精力,适当调整心灵清淨。一山一景,写着人生奧秘的哲学,在云中,在山中,在心中,—个人,这里成了暫時佇足的地方,在不同信仰得到片刻休闲的宁靜。人生常乐!

一生只活一次, 但如不负此生, 一次已足夠了!我们的生命有限, 即使一点缺失都沒有, 也无法达到完美的境界。 回顾以往的岁月, 无论是在言行或思想上, 我们应尽可能的反省自己、修正自己, 並且以最大的努力, 完成此生的责任。也许工作卑微、平凡, 但不可妄自菲薄, 无论任何事情,求其尽善尽美.忠诚的把每一件事情做好, 对得起天地良心, 如此即可不辜负此生。无法增加生命的长度, 但可以增加生命的深度及广度!

友不在多,投缘为好;人不在众,志同为佳。跟有正能量的人交往,心里不会晦暗;跟品格优秀的人交往,心中充滿善念。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永远抱一顆谦卑的心,借人之力,完善自己。 人生沒有完美,只有完善;岁月沒有十全十美,只有尽量。

有一段时间流行一个名词叫「极简生活」,简单的说极简单生活就是要如何把我们身边的物品做断捨离的整理,只留下必須的生活用品,进而减少做家务的时间。后來极简生活逐漸延伸成单独的一个名词。事实上我相信许多人应该曾经试做过,效果如何要问自己。那为什么有的人很认真的实践一段时间后放棄了呢?原來真正的意涵是「心态」而不是「生活」,我们东西多的大多數原因是想要而不是真正的需要,沒关系喜欢敗家是天性,但如何敗的理所当然,敗的皆大欢喜,这才是学问。相信我,极简生活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的,我们都一把年紀了,早就自动极简了,这些退休金也不敢乱花,剩下放在屋子里的东西都是回忆,把极简丟在一边吧!只是有空時把东西整理一下吧!该丟的丟该送的送,过去的东西越少,未來才能过的简单自由,一路也才好走。

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与年岁无关。所以,无论什么時候,千万不可放纵自己,不可給自己找懶散和拖延的藉口,对自己严格一点兒,时间长了,努力便会成为一神心理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只要我们的不怠墮,不頹废,不消极,培养着豁达,坚持着,只要在路上一直往前走,就沒有到达不了的地方。

顺着自己的心意而活,就是最好的生活。人生真正属于自己的时光並不多,多数时光里,我们不是在羡慕別人的生活,就是在克隆別人的生活。追求別人那样的生活,成为我们的人生目标。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只为了滿足心中的虛荣。其实,真正的幸福,不是活成別人那样,而是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生活。

“但问耕耘,莫问收获”。这是曾国藩最先说过的一句名言。很多人都以为曾国藩只要耕耘,不要收获,其实不然。曾国藩的意思是你耕耘就好了,不要去担心收获。只要耕耘,自然有一天你就会有收成。很多时候收获就如同树木的生长,是看不到的。但长期的积累,小树就能长成参天大树。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亩田,有心人却不懂耕种,只想着收获,这注定要落空。人生应该首先学会耕耘,才能考虑收获。把握当下,守一不移,只要去努力了,将来就会有希望。担忧和等待,根本没有什么帮助,反而是障碍。你越在意它,可能它越不会来,你要做的只是现在不断地去准备,最后它就来了,所谓不期而至,不期然而来到。

人生学会自我认识,这是非常重要的个人觉悟能力。谁能夠越多找出自己的毛病,谁的觉悟能力就会越強。谁要是找別人毛病越多,说明谁的迷癡程度越深。不見他人非,只見自己过。大家深深铭记这句名言。上古的时候,人人修道学佛,真正是修心,那时人均能夠活一百多岁。对此,《黃帝內经》之中,曾经有过清晰的记载。现在,我们这一生,活得大多很惨。许多人天天都在找人家的毛病,寻找人家短缺.有事总是怪怨別人,从來不懂得怪怨自己;天天总是使劲跟別人爭斗,妒嫉才能.人的心情,可以利万物化万物;人的心情,能夠滋养我们的生命。人的心情患病了,人的身体才会有病。这个是因果的病.修心德口德,寿命自会延长!

人需要的是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身在高位的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大气象者,不讲排场。大成者谦逊平和,小成者不可一世。真正优雅的,必定有包容万物、宽待众生的胸怀;真正高贵的,面对强于己者不卑不亢,面对弱于己者平等视之。人生如同下棋,不要只盯着眼前的棋子,让自己步步皆赢,而是要放远眼光,舍弃眼前的输赢,站在一定的高度布局,才会让自己赢得最大的辉煌,笑到最后的人才是最大的赢家。眼光的高度决定了人生的亮度和宽度,人生需要大智慧,不是小聪明。做事情总是让人家吃亏,只顾自己占便宜;这样聪明是聪明,却很折福,一点福报也没有。有智慧的人,好事予他人,吃亏是自己。如此才能培福。

《九江文学社》微刊编委会成员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特邀顾问:杨成贵 丘新梅 余斯文 傅塘根 沈志昂 许峰 丘国华 陈新良 李延录 倪金茂 张晓元 刘长江(通辽) 丘昭骏 李小燕 郭仁炳 徐和勇 张善廷 余际宏(法律)
顾问:刘长江(四平),易顺天 张升 马艳峰 吴生泉 王述成 王勤 王长顺 徐明 郭洪森 王楼 叶新华 王立田 萧海玉 杨成宝 尹连荣
微刊主编:洪新爱
微刊副主编:郭景刚 朱少华 杨柳风 张冰剑 杨学是 逢春来
微刊编委:洪新爱 郭景刚 朱少华 杨柳风 吴生泉 肖海玉 张冰剑 杨学是 逢春来 胡杨 徐明 尹连荣 张丽贤 朱德天 张安敏 石慧
组稿:放飞 石慧
编辑制作:杨柳风 一束暖阳
《九江文学社》平台主播(排名不分先后)
六妹 姜军良 刘俊韬 上善若水 云丽 星辰 凤凰之歌 紫薇 慧贤 叶子 传奇 杨成宝 鸿雁 溢彩轩 闻声飞扬 董琦 郭俞君 玉兰 曹钧 扬帆起航 虹霞 阳光 楚楚 虹 小丫 紫翠 紫叶 开心岁月 吾心如水
九江文学社
微刊编辑委员会
2022 年 3月执行
于2022 年9月6日更新
组稿:放飞 石慧
编辑制作:一束暖阳
图片大部分由作者提供,小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告之即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