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主播简介】

千古第一文豪苏东坡之三
《苏轼与古琴》
作者:王荣辉
朗诵:月娥

千年前的一把古琴,现在听起来会是什么声音?
日前,古琴演奏家李蓬蓬以一曲《高山流水》,奏响了千年古韵。而她演奏时用的古琴,名叫“九霄环佩”,制作于唐代,距今已有1267岁的“高龄”,音色绝美。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全能的文学艺术家,他一生博学多才。他不仅精通诗文、绘画、书法,而且还极为精于音乐,是我国古代音乐史上一位极其重要的音乐家。
苏轼,诗文书画皆精,并精通古琴。 他家中常有琴声,为古琴世家。他在十五、六岁便可弹出动听的多首古曲。他家里祖传有三部古琴,并藏有采用好桐木斫制的琴,其中一部最为珍贵,就是这部唐代最好且最有名的雷琴 。
苏轼,一生咏写古琴的诗词非常多,并且他还拓展了琴论。如:有苏轼著名的弹琴诗《舟中听大人弹琴》《次韵子由弹琴》和琴艺专著《杂书琴事》《乐城集》等。
苏轼,在《听僧昭素古琴》中写道:不知微妙声,究竟从何出。散我不平气,洗我不和心。此心知有在,尚复此微吟。说明古琴有调气和心、调节情绪、平和心态的作用。

苏轼,在琴声中长大,父亲的琴艺造就了他,特别是造就了他对古琴及琴乐的深刻理解和鉴赏力。苏轼不仅精通抚琴,对古琴制作的选材、琴弦的日常保养都有自己的想法。
苏轼,他写的琴诗、琴事等,都蕴含了他对中华古琴的深厚感情,这些承载着生命情景的文字符号对后世爱琴的琴人来说,都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古琴,在苏轼的文化修养和诗歌创作方面,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他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精湛琴曲。
苏轼,他对琴的理解达到极高的境界,在蜀中或在中国琴乐界也是不多见的。在他的琴诗中,托琴寄情的诗是非常多的。中国儒家把古琴当作雅正之音,以琴寄情,展示儒家礼乐观的理念,这在当时的知识阶层中颇为流行。

苏轼,千古第一文豪,他精通书画,对琴乐有极大兴趣。一生中写琴诗多首。他是古琴的知音,是影响颇大的蜀中大琴家,更是蜀中一个琴乐理论大家。
时光再穿越到2023年4月7日,应国家主席邀请,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问中国,在广州进行非正式会晤。
两国元首在庭园散步,边走边聊,不时驻足,饶有兴致地观赏岭南园林的独特景致。
两位元首临水而坐,观景品茗,纵论古今。

循着《高山流水》悠远婉转的琴声,主席和马克龙来到白云厅,听千年古琴奏千年绝唱,品千年茶韵论千年兴替。
法国总统马克龙太有排面了!为了欢迎他,我们竟然拿出了一把千年古琴弹就给马克龙听。
这把千年古琴有1200多年了,价值4亿元。黄庭坚和苏轼都弹过它,是一把正宗的唐琴。
这把古琴是妥妥的大国重器,一般人可是见不到的。然而,距今一千多年了,有谁曾想过,苏轼弹奏过的这把古琴,还在为中法交往奏曲见证。
苏轼与古琴,往事越千年。而文人与琴,仍将相伴相随,相与久远。典籍产生影响,琴声得以传承,作品唤醒故事。
致敬,千古第一文豪苏东坡。

2023年4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