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绍兴上虞道墟镇的稷山与我国
世界文化遗产一北京天坛的历史渊源
宣锦坤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494年,越国伐吴大败。越王勾践卑词厚礼,忍辱乞降。
勾践夫妇在大臣范蠡以人质作陪,被囚禁于吴国国都姑苏(今江苏苏州),为吴王夫差养马劈柴三年,受尽屈辱。
于公元前491年,由范蠡贿赂吴国太宰伯嚭(吴国朝中的太宰是百官之首),经过百嚭说服吴王夫差释放勾践回越国。
2017年9月6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国宝档案》栏目,著名主持人任志宏播报讲述:公元前491年,越王勾践以吴囚之身被释放回越国的途中,听取范蠡的建议:返回越国后,把越国国都从原先闭塞的平阳山区,迁都到靠近吴国较近的钱塘江南岸的会稽,以利于将来伐吴、报仇复国。
越王勾践即命范蠡回越国后,全权负责构筑新的越国都城一会稽城(南宋时,将会稽改为了绍兴)。
任志宏当天播报讲述:“史书记载,越王勾践和夫人(从吴回越时)直接来到浙江绍兴上虞道墟镇的稷山,勾践每天身穿粗布,粗茶淡饭,跟百姓们一起耕田劳作。他的夫人则带领妇女们养蚕织布发展生产。为了提醒自己勿忘国耻,勾践卧薪尝胆,在稷山自己住的地方挂了一颗苦胆,每天吃饭时都要先尝尝苦味”(1956年,稷山高级社,随着国家推行简化繁体字,稷山写成了积山,)。
现以央视《国宝档案》栏目,播出的史实,证实“卧薪尝胆”典故原发地,是在“浙江绍兴上虞道墟镇的稷山”(这是任志宏播报时的原话)。
我国地方志鼻祖《越绝书》记载,稷山,在绍兴东五十三里。(古越水网地,以舟行水路计程)
稷山。稷一古代指谷子。其“社稷”一词,“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要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一词代表国家。
可惜,这座稷山,近20多年来,被疯狂劈山挖掘后,建扎石厂、建砖窰厂。这座国宝级的历史名山,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
![]()
当天任志宏播报讲述:勾践来到稷山后,在越国新的国都一会稽城,建成之前,在稷山隐居卧薪尝胆时,遍访越国全境,制订了发展养殖业、(养猪的猪山、养鸡的鸡山,都还在稷山傍不远处)。发展种植业、(发展稻、麦、薯、玉米等七类农作物),制定发展人口政策(生一男孩子,奖励狗一只,生一女孩子奖励猪一头。我前几年到绍兴陈列馆,听讲解员说,2500年前,狗比猪贵,这个讲解员是讲错了。这是勾践认为,优先女性人口増长,有利于加快全国的人口増长)和请来身居福建的铸剑名师欧冶子来制造兵器等,一系列为报仇复国的富民强国政策措施。
![]()
史书同时记载,越王勾践在稷山筑《斋戒坛》。
上虞是公元前222年制县的,上虞古县志中也有记载:“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在道墟稷山筑《斋戒坛》”,《斋戒坛》,就是越王勾践祭天祈谷的场所。
中国古代“祭天”作为国家大典延续了几千年。但,举行祭天大典时,皇后一起参加。不避女人,不禁娱乐。而,越王勾践在稷山筑《斋戒坛》祭天,制定了在祭天前要先“斋、戒”之律。
所以,越王勾践在稷山《筑斋戒坛》祭天,开启了皇帝每年祭天祈谷仪式前,要先进行“斋”“戒”的先河。
《斋戒坛》筑成后,越王勾践每年到《斋戒坛》祭天,祈祷上苍风调雨顺,保佑越国强盛。
越王勾践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于公元前473年,彻底摧毁吴国军队,攻入吴国都城,占领吴国全境。将吴地纳为越国郡县。越国成为了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长江下流的强国。
往事越千年。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据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到道墟稷山寻访越王勾践曾经卧薪尝胆、筑《斋戒坛》祭天的传奇之地。(上虞县志有记载,稷山脚下通往道墟的路上有一座“皇到桥”自然村,当地百姓口口相传,这座“皇到桥”就是当年朱元璋到访走过的桥)。
朱元璋定都南京,参照越王勾践在稷山筑《斋戒坛》祭天仪式,在南京筑《天坛》祭天。
明朝永乐年间迁都北京。将南京的《天坛》移建北京。
北京的《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的场所。
满清王朝对以往汉人王朝的许多传统仪式被废除了,唯有《天坛》祭天被忠实的继承了下来。
北京《天坛》占地 4095亩。有用于皇帝祭天祈谷的圆丘、祈年殿等主要建筑外,另还有几十处景点,其中位于《天坛》西门的天坛《斋宫》,占地60亩,建筑为五间无梁殿,四周深沟高墙,吊桥进出。
这个《斋宫》,就是皇帝每次到天坛祭天时,都必须提前三天从紫禁城出来到天坛《斋宫》,独居三昼夜,不吃荤腥葱蒜、不饮酒、不娱乐、不近女色,沐浴净身的斋戒程序之地。
所以,北京天坛皇帝祭天时先“斋、戒”的程序,是始于越王勾践制定的戒律,源于浙江绍兴上虞道墟镇的稷山《斋戒坛》的传承。
这就是,浙江绍兴上虞道墟镇的稷山与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一北京天坛的历史渊源!
![]()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
隨着公元初年佛教传入我国,俢建寺庙的兴起,后人在稷山、越王勾践筑斋戒坛的原扯上修建了《斋台寺》,(绍兴人的口音,把“坛”读成了台)。绍兴佛教协会档案有记载。
1956年8月,浙江遭遇建国以来第一次超强台风,斋台寺所在地的稷山石宕头自然村的农房大部被吹毁,村里安排老人、小孩都到斋台寺里避灾。当时,我本人虚10岁,从家里拿着草席睡在斋台寺佛桌下面避强台风一夜,安然无恙。
1958年(我虚12岁),国家大跃进,大炼钢铁,斋台寺被上级批准拆除。斋台寺内一颗直径需要10几个人围抱的千年古樟树,被县属木业社的锯树、锯板专业队,历经半年时间,将古樟树锯断,再锯成板料,与所拆斋台寺的大木料,抬到石宕头村傍的河里,钉成木棑,撑至曹娥老垻底,再过曹娥江转运到县里接收。
大樟树被砍伐后,留下数十平方米的樟树根,石宕头村的农民每天生产队收工回家后,都去劈一担来,用作烧饭的烧火柴,历经数月时间,才把这株古樟树的树根劈完、挖尽。
斋台寺地上建筑拆光后,余下的石板、石料全部运往曹娥江一线堤塘,筑防洪防潮固堤之用。(特别可惜的是,一块斋台寺的寺碑,如今无处寻找)。斋台寺院内茂盛的枇杷树、文旦树、大松树和毛竹园全部被毁光。
拆除千年古刹,砍伐千年古樟,摧毁千年古迹,本人亲眼所见,亲历现场。现在回忆起来真是扼腕痛惜!
历史,对傍观者只是一段故事;对亲历者是个刻骨铭心的记忆!
![]()
幸运的是,为顺民意、应民愿,传承古越传奇,宏扬中华佛教文化,千年古刹一斋台寺,现经政府批准,以民众众筹资金在重建中。但因斋台寺的原扯被企业占用着,目前是在移址重建斋台寺。稷山周边广大人民群众强烈要求收回斋台寺原扯;把《斋戒坛》遗址作为绍兴的古迹加以保护。
我作为生长在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古越之地的子民,在这里也发出强烈的呼吁!
2023年 4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