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刊诗人
刘虎星 卢秀珍 梁世波 阎文顺
张志道 李福堂 张 旭 樊长仁
柳玉芹 安素娟 张海燕 刘富强
王莲芳 马淑玲 王 侠 王 辉
李功健 孟建宗 郭跃杰 李其行
洛阳毛泽东诗词研究会【赏牡丹阁品盛世年】组诗(21首)
牡丹阁座落在龙门西山,巍峨壮丽。四围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是洛阳未来重要的打卡地。
国色天香的牡丹,就在这里安了家!
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一行,于四月九日集体到牡丹阁采风。在大厅内聆听讲解员绘声绘色的牡丹故事;在如诗如画的影棚里欣赏各式各样的牡丹造型;在书香四溢的暖室中看历代名家贤达的诗书画作品。如沐春风,似对秋月。
大家怀着对牡丹的情、故都的爱、家乡的美,写出大量的诗词作品,我们从中选出21首,以飨亲爱的读者!

刘虎星
七律 ·登《牡丹阁》观光咏怀 (通韵)
牡丹阁俊龙门立,彰显洛阳文脉奇。
挺纵插云三百米,山明水秀四窗依。
动车穿市飞驰过,高架盘旋映日低。
花气随风香入肺,葛巾玉板斗妍激。
卢秀珍
七律·学会采风之一瞥
牡丹阁下聚群仙,三载灾情未同船。
拉手相观含泪眼,拍肩互问慰心田。
齐登高处山林绿,共看园中鹿韭妍。
引凤梧桐枝叶茂,同舟共济海云天。

梁世波
五绝·登《牡丹阁》观龙门山色
龙门山色秀,一斧劈中流。
大禹三年悴,排开万世忧。
阎文顺
七绝·登牡丹阁
帝都千载耀山河,四月花繁宾客多。
若看洛城真面貌,还需登览牡丹阁。
张志道
七律•登牡丹阁(新韵)
良工巧建不凡身,别有英姿动四邻。
笑与白云常做伴,欣和鹿韭共一身。
监听风雨摇清梦,漫忆诗花话古今。
守望故都朝与暮,兰邀菊约唱高岑。
注:鹿韭,牡丹花的别名。

李福堂
七律·登《牡丹阁》
龙门山色甲天下,牡丹丽阁冠神州;
已占河洛龙脉先,又绘花城锦绣图;
滕王筑阁偏一隅,子安作赋也叹服;
织锦铺翠奇葩绽,邀宾迎朋洛城舞!
张旭
七律•众贤毕至牡丹阁(通韵)
气清天朗惠风和,众俊云集鹿韭阁。
魏紫姚黄洛神舞,贵妃醉酒似嫦娥
多姿婀娜群芳艳,只为雅儒赋九歌。
绰态柔情花影下,吟诗作画唱仙阙。

樊长仁
七律·登牡丹阁(通韵)
最美神都四月天,牡丹阁下聚群仙。
姚黄颌首迎新客,魏紫躬身拜旧颜。
握手寒喧谈趣事,欢声笑语话当前。
登高望远抒胸臆,愉悦开心半日闲。
柳玉芹
七律·釆风洛阳牡丹阁(通韵)
登上丹阁放眼量,烟岚旷野瞩八方。
花香阵阵袭人醉,林茂青青释氧康。
一路芬芳花季艳,滿园魏紫引蝶狂。
举高临下观风景,洛邑三春游客忙。

安素娟
七律·赏西苑牡丹(通韵)
西苑最佳国色艳,鳌头独占百花赞。
红妆似火白茸银,绿蕾若珠墨玉罕。
仙子左边云鹤鸣,贵妃右侧飞鸿旋。
娇娆妩媚醉游人,唐殿三千绣帐幔。
张海燕
七律·赞洛阳银絲冠顶牡丹
洛邑牡丹天下珍,精奇频出逐年新。
姚黄世为花中首,今岁皇袍竟易身。
冠顶银絲登帝位,持刀校尉护王亲。
一株独秀君千卉,百姓列侯朝圣真。

刘富强
古风·赞牡丹阁
龙门山色旧时名,而今只看牡丹景
登高揽胜双眼翠,复道叠楼满面风
压江河洛玉带绕,挹翠东峰南山雄
满眼春色写锦绣,华栋琼楼奏歌笙!
王莲芳
七律•赏登牡丹阁感赋
石窟龙门天下名,城临翠黛九州萦。
邙山少寺灵光隐,伊水蜿蜒彩绘明。
登眺乡关眼底收,云帆海角逐长鲸。
今来古往昌隆纪,铁卷丹书史册荣。

马淑玲
七绝·龙门西山牡丹阁赞(通韵)
苍松翠柏牡丹馨,错落琼楼耸入云。
内储诗文珍墨宝,登高阅尽九都春。
王侠
七律•登上牡丹阁(通韵)
登上丹阁放眼观,晴空万里阔而宽。
前瞻恰是中枢地,后顾当值气象研。
座座高楼连翠岭,丛丛绿树向蓝天。
倾时云朗精神爽,展望家乡肺腑甜。

王辉
七 绝·咏牡丹二首(新韵)
一白牡丹
酒醉扬妃瑞雪凝,天鹅飞落绿丛中。
眉颜数点胭脂色,妆扮花城把客迎。
二洛阳红
朱墨千层五彩云,迎来旭日送黄昏。
游人夸赞颜容好,叶碧花红笑煞春。
李功健
七绝•洛阳红
矫姿馥郁沐东风,春分含羞色秀中。
若问国花谁第一,众心向往洛阳红。

孟建宗
五律•洛阳牡丹情
七彩流光地,春深丽影家。
枝横生绿叶,室静赏红花。
国色风摇木,天香日寄纱。
神州呈锦绣,洛水映新霞。
郭跃杰
七律·牡丹阁有感(新韵)
凭阑阁上彩云旁,北瞰都城溯大唐。
醉诏芬芳连夜绽,肆期鹿韭不从狂。
来朝万国太平世,赏客百花真色扬。
仰望蓝天晴极远,当今带路走西洋。

李其行
七律·大美高境
一一洛阳市牡丹博物馆至感
仿唐风格彩虹求,身处里边奇妙留。
头显晶光迷闪烁,脚彰幻影住难收。
内藏清月古今亮。外映艳阳天地稠。
大美古都新景起,不升高境怎肯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