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的最后一天,在习近平的陪同下中法两国元首在广州松园白云厅一道欣赏了古琴演奏《高山流水》。马克龙驻足聆听悠扬婉转的琴声,若有所思。一曲作罢,马克龙还专门问起这首乐曲的名字。在得知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后,马克龙表示希望将曲子的名字记下来。
高山流水觅知音。这正是中法关系的真实写照与美好期盼……此次中国行,是马克龙就任法国总统以来第三次到访中国。除北京外,此前他还去过西安和上海。每次访华都在北京之外选择一个城市,说明马克龙希望对中国的了解更加全面深入。结束访问离开中国之际,马克龙连发四条推特,连说好几遍“法中友谊万岁”,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高山流水》,是中国古典十大名曲之一。中国古典十大名曲,指《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夕阳箫鼓》、《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单单听了这些名字就已经神为之夺,再加上由中国传统乐器演奏,声音优雅,中国韵味之美由此可见一斑,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详见我微博2020.4.29中国古典十大名曲 一文
“高山流水”,中国十大古典名曲之一。“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见于《列子·汤问》。在人们的用典实践中,这一典故逐渐发展出七十余个典形和乐曲高妙、相知可贵、知音难觅、痛失知音、闲适情趣等典义。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 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比喻乐曲高妙。
虚无实有20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