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天铸老师题字)
图源网络
作品推荐:李华敏老师
主编:姚京平

云汉说书第二十九集
《中华盛世之"太康盛世″》
东汉后期魏、蜀、吴三国经过90多年的相互缠斗,最终的结果是三国归晋,司马家族笑到了最后。
晋武帝司马炎在统一中国之后把年号改为“太康”,表示晋王朝进入太康盛世。当时流行着一种名为《晋世宁》的歌舞,人们手捧杯盘载歌载舞,歌唱道:“晋世宁,舞杯盘。”歌唱所谓“天下无事,赋税平均,人咸安其业而乐其事"的国泰民安的经济繁荣景象。

司马炎以晋代魏以后,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开河渠通漕运,灌溉田地。也曾利用军士垦田。羊祜都督镇守襄阳时,垦田800余顷。镇南大将军杜预在荆州地区引水灌溉田地1万多顷。军中粮食“有十年之积″。
司马炎设立“籍田”,实行古代帝王亲耕籍田制度,亲自在洛水之北举行耕籍田的仪式。首先废除了屯田制,颁布了占田制。对于缺乏耕牛的农民,西晋政府还贷给官牛,甚至分给灾民官牛进行耕田。近似于我们改革开放后的“包产到户″。
由于西晋政府采取了重农的政策和措施,由于农民能够安居乐业,发展生产,所以当时的小农经济和地主经济有了新发展。据说西晋统治初期,“民和俗靜,家给人足”,太康年间还流传“天下无穷人″的谚语。“牛马被野,余粮委亩,行旅草舍,外闾不闭,民相遇者如亲,其匮乏者,取资于道路″。翻译过来就是:牛马在野外,随便放牧也不用担心被人牵走,人们居住的地方,大门常常开着。相遇了就象亲人一样和谐,如果你家没吃的了,随时有人会救济你,幸福指数满满的。

西晋的金属冶炼铸造业,陶瓷业等各种手工业也相继发展。特别是炼钢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百练成钢最早是炼钢的工艺,也就是熟铁和生铁按一定比例熔化后产生的钢,后来"百炼成钢”变为激励人奋斗的成语。
后期的司马炎,他逐渐感到满足,有些飘飘然,以为平安无事。便热衷于安逸享乐,生话奢侈腐化,后宫佳丽近万人,是中国历代之首。膨胀到不知道晚上去那个妃子过夜,就天天坐上羊车,等羊在那个妃子宫门口吃草,就去那个妃子宫里过夜。成语″羊车望幸″就来源于此。公开卖官,各级官员不理政事。司马炎率先展开斗富的竞赛,斗富成风,″成语"石崇斗富”就来源于此。
尽管九年的″太康盛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就像昙花-现那样短暂,但确实为那个时期的人民生活,提供了难得的安康。
朗诵家简介:马书汉,1959年出生,二十年北京铜厂企业经历,十年机关经历,近十年游泳教练经历,花甲之年的文体参与者。
(如侵权原图删除 文责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