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的 妈 妈
文/何厚仁(湖北赤壁)
新店古镇新街口胜利街33号就是古镇小有名气的何家饼铺,饼铺的女主人就是我的妈妈。她叫黄云生,来自新店乡下一个普通的农户家。虽然妈妈是农家出身的女人,却有一种城镇女能人的气质,她身材匀称,相貌端庄。眉宇间常显露出一种坚毅之气。她头脑清醒,吃苦耐劳。为了我们这个家,妈妈自强不息,辛劳一生。
妈妈离开我们已经25年了。在妈妈离开我们的这些日子里,每每临梦境,总与母相见。而今娘亲已西去,牵肠挂肚无处寻。清明又至,念母仙逝。每当我走进岁月悠长的古镇一一新街口,望着青青的石板街,妈妈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我们怀念妈妈,怀念和她在一起的时光。
一、诚实善良 乐于助人
心怀博爱,
乐于奉献。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妈妈为人诚实,心地善良,和睦邻里,乐于助人。我们家里那些年虽然很穷,但那家有困难,妈妈总是尽力帮助,新街口的邻居们总是亲切地称呼她为何妈。记得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无论是我家地里收获的蔬菜、红薯,还是乡下亲戚送来的农副食物,我妈妈都是慷慨地分给左邻右舍。有一天晚上临湘街后一位转业軍人(这人参加过抗美援朝),因家里断粮来到我家求助,我妈妈毫不犹豫地把家里米缸里仅有的十来斤米还有苕丝全都给了他,这人很感激地对我妈妈说:‘’你把缸里的米全给了我,你家怎么办?‘’我妈回答:‘’不要饿坏了孩子,我们家再想办法。‘’之后,我问妈妈:‘’你把米全给了他,我们家吃什么?‘’妈妈说:‘’人家家里断了粮,孩子小,穷帮穷,大家共度难关。‘’
我的妈妈,一位诚实善良,乐于助人的女人。
二、贤内助
内助父亲半边天,
贤妻良母一肩担。
自我出生起,我的家就很穷。仅靠父亲做小生意的微薄收入,艰难地维持着全家人的生活。在店铺里,凡是勤行(副食加工)的活儿,妈妈都是行家里手。他虽然没有读过书,不识字,也不会珠算,但是由于她聪慧,很会心算。从原材料买进到制作成品卖出,小店内外打点全是妈妈一人承担。由于她为人和善,热情待人,头脑灵活,买卖公平,且从不欺诈,深得周边消费者的好评。我父亲正是有了这样一位心灵手巧的贤内助,方才赢得何家饼铺的声誉好,小店生意日趋兴旺。全家生活才得以维持。
我的妈妈,一个不知疲倦辛勤劳动的女能人,帮助体弱多病的父亲,维持着全家人的生活。
三、是妈妈撑起了这个八口之家
母爱情深深似海,
母恩至高高如山。
一九五六年,何家饼铺经过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已组建了公私合营,小店没了。但妈妈并没有轻松。由于我们姐弟六人年纪小,又要读书,家务事给妈妈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她仍然是每天起早摸黑,洗衣、做饭、纳鞋补衣,为了挣钱,妈妈还经常到供销社副食加工厂帮工,妈妈干的都是计件工资,比如搓麻花,与妈妈一起帮工的同事都说:‘’何妈吃得起亏,手脚快,技术熟练,她每天的工资最高。在我的记忆里,妈妈在泥湾、洪家州、跑马岭、开埠谭等地,开荒种菜、种红薯,自足有余,还有出卖的。家里地方小,还每年养一头猪换些钱,贴补家用,供我们读书。
在 儿时的记忆里,妈妈每天晚上都坐在煤油灯下,挑灯缝补,不是改衣补衣,就是在做鞋钉扣。妈妈为了儿女一刻也没有歇息。我也曾看见妈妈走路用手撑着腰,也听见过妈妈的咳漱声。但我从来没有听到过妈妈叫苦叫累或怒声。我读初中二年级时候,有一次回家目睹妈妈从楼上跌下来,摔断了腿,还末完全康复,就强忍着疼痛,柱着拐杖要到菜地去,劝阻无效后,我跟弟弟一起跟了上去,才使妈妈末发生意外。
我的妈妈,她将大爱和全部心血都奉献给了儿女,自已却忍受着痛苦和磨难。
四、我最缺少的是孝心
养育恩情大。
百善孝为先。
做人要善良,
理应尽孝心。
我曾经发誓:参加工作后要好好地孝敬父母,让他们愉快地安度晚年。我总以为来日方长可以从容尽孝,却不知世事无常;忘记了年华的逝去和现实的残酷;忘记了人生的短暂,生命的脆弱。‘’孝道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年轻的时候我们无法懂得,懂得的时候,历史又不再重回。后来,结婚有了孩子,我又把妈妈接来跟我住在一起。她老人家又承担起了做奶奶的责任,帮我带孩子做家务。这时的我又把‘孝’字丢在了脑后。
我在市茶叶公司工作时,经常出差,对妈妈照顾很少,还有一段时间以陪客人为借口,喜欢上了玩麻将,有几次玩到通宵达旦。记得有一次,我陪客深陷其中,连续二天二夜,当我回家,开门的妈妈问我:‘’这两天你去那里了,让人担心,我睡也睡不好。‘’妈妈的几句话让我内心触动很大,我熬夜玩牌,让妈妈在家担心、睡不好,这种行为,是对老人最大的不孝。我当即表示,不能让妈妈为我担心,再不熬夜玩牌了,并下决心戒赌。
我的妈妈,把晚年的全部精力都给了的儿女和孙子,是一位把自已的辛苦作为一种福份的老人。
五、父亲的守护神
一身疾病紧相缠,
幸有儿母苦周全。
湯药勤奉卿无怨,
无微照顾我心宽。
摘自父亲的诗(赞贤妻)
我父亲十几岁就患上了支气管哮喘病,天气变冷或受点累就易容‘发作。在我们这个生活窘迫的家庭里,父亲病了得不到好的休息,也得不到有效治疗。我们小时候父母总是起早摸黑没日没夜地做事,没有见到他们好好地休息,享受过轻松的时光。只要是父亲病发作了,都是妈妈照料,端茶送水,煎药疗病。记得有一天父亲很早就起床了,说是要到赵李桥赶火车。妈妈告诉我,压面机的面刀坏了,要到武汉去修理。第二天傍晚,父亲回来了,只见他一手拿着一件夾衣,一手护着扛在肩上的面刀。妈妈赶忙帮父亲从肩上接下面刀,父亲坐在椅子上大口地喘着气,满头大汗,衬衣都汗湿了,只见妈妈拿出一块干衣服塞进父亲后背,又用毛巾帮父亲擦汗,我见状给父亲递上妈妈早就泡好的一壶茶,父亲接过茶壶,气喘吁吁地喊腰痛肩痛。晚上父亲咳漱了,而且咳得很厉害。妈妈知道父亲的哮喘病发作了,给父亲吃了麻黄素也不顶用,父亲一直喘到天亮,而我的妈妈也在旁伺候了一夜。第二天,我想用一只手去拨动那个面刀,后用两只手都搬不动。妈妈说:几十斤重的铁铊你怎么搬得动。而我的父亲,一个体弱多病、身体瘦弱的老人,用他的肩扛着这个几十斤重的铁铊走二十几里路程,下火車还要扛着在武汉找到修理厂家,一个来回该有多么辛苦劳累啊!
可怜的父亲为了我们这个家,承担了许多自身担负不起,而又要担负的担子和责任。但父亲是幸运的,因为有我的妈妈陪伴和照护。妈妈与父亲一起生活了55年;妈妈照护了父亲55年;他们相依为命了55年;他们相濡以沫了55年;他们为儿女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父亲在回忆中是这样称赞妈妈的:‘’内助良贤,夫唱妇随,齐眉举案,服待汤药,照顾周全,尔母之功,力可回天,克勤克俭,任劳任怨,节衣缩食,家道稍宽。‘’
我的妈妈,一个有着中国优良传统的贤妻良母,一个贤慧能干的慈母,为了我们这个家,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地奉献。
六、母亲病逝
一九九七年七月上旬,妈妈一连几天感觉口味不适,不想吃饭,我看见她脸色泛黄,赶紧到市人民医院,门诊医生诊断为急性肝病,需住传染科,我陪妈妈在传染病房住了一晚。第二天早晨人民医院夏院长来到病房,查看病历和妈妈的症状后,说是要转外科住院,后进一步确诊为胆总管阻塞,并决定下星期一手术治疗。我和三弟也参考了医学书籍(内科学),这种病的唯一治愈方法是手术切除。然而妈妈因为从未患病住过院,认为年纪大了,不愿做手术。妈妈的固执和我们的不坚持,导致了妈妈从医院回家进行保守治疗。这期间人民医院夏荣義院长,二医院的赵四育主任都登门治疗。省人民医院的张英民教授知情后亲临家中,仔细查看了妈妈的病况,并提出了治疗方案。我们家姐弟和儿媳轮流精心护理,我们多么希望妈妈能多享几年福啊!然而天不佑人,老人家终因病情恶化于一九九七年九月十曰上午病逝,享年八十一岁。
慈母临终不见儿,
此时有子不如无。
妈妈去世那天,我因出差在外,不在妈妈身边。听说妈妈在临终前喊我的名字,她老人家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沒有看到和她朝夕相处的儿子,这让我感到多么的遗憾、多么的悲哀!我作为长子在妈妈临终前,沒有守护在妈妈身边,我没有尽到孝道。悠悠苍天,曷其有极,这种无穷的哀痛,将永远留在我的心头。
妈妈走了,妈妈来何家63年,勤俭持家,养育了我们姐弟六人,历尽了艰辛,她是我们何家的恩人;
妈妈走了,她离开了她含辛茹苦养大的儿女,离开了她心爱的孙儿孙女。妈妈的离去,让全家人伤心不己,悲痛万分;
妈妈走了,从此,天堂上多了一位和蔼可亲、受人尊敬的老太太,人间少了一位勤劳坚强,伟大善良的母亲;
妈妈走了,不孝子愿她老人家一路好走,在天堂伴随着爸爸;
妈妈走了,我和妈妈结缘五十年,但愿来生再续前缘;妈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两份遗產一一母爱和善良,我们将永远继承。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就是我的妈妈一生对我们这个家庭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
母爱似水,高雅清淡,母爱永恒,恩重如山。又是一年清明至,几多泪水,几多哀思。谨以此文纪念她老人家,感谢妈妈一辈子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和浓浓的母爱。 妈妈的辛劳深似海,妈妈的奉献永难忘。
敬爱的妈妈,我们永远怀念您!
2023年3月31日于赤壁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