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
剑门关和翠云廊(2)
(刘玉伟)
我很早就听说过剑门关,因为读过唐朝大诗人李白“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蜀道难》诗。以前多次去四川旅游时,李白的诗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也几乎成了大家的口头禅。今年3月13日,当我和亲友们跟旅游团来到剑门关后,才知道这些诗,还有杜甫的诗句:“唯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都源于剑门关。

我那天早上一来到剑门关北门游客服务中心,就向工作人员要了一份宣传册,首页上“剑门天下雄”的大字格外醒目,“蜀道天险剑门关,世界奇观翠云廊”的小字也记在了我的心里。因为导游吴玲昨天就告诉大家,今天上午是剑门关,下午就是翠云廊。

剑门关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城南15公里处,剑门山中断处,两旁断崖峭壁直入云霄,峰峦倚天似剑,绝崖断离,两壁相对,其状似门 ,故称“剑门”。剑门关是中国剑门蜀道上的一处重要的关隘,素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更享有“剑门天下险”之美誉。

我们的导游吴玲在来之前就告诉我们,组织这次旅游的赞助商是四川成都的土之牧公司,公司牟总考虑到吴玲的脚前一段带团时扭伤了,就派了一个年轻小伙子来带领我们爬山。他考虑到我们都是六七岁的老人,太高的景点我们都上不去,他就为我们选择了一条台阶不是很陡,山路也比较平缓的游览道路。我们一车人在这个小伙子的带领下,进北门,走山路,过索桥,到剑门关楼后,到南门的那一段路几乎都是比较宽,还没有台阶的下坡路。

剑门隘口形成于白垩纪,是世界罕见的城墙式断崖丹霞景观,垂直高度近300米,底部最窄处仅50米的天然隘口,是自然天成的天下第一关隘。因此,剑门关自古以来就是入蜀咽喉,军事重镇,兵家必争之地。诸葛亮五出祁山,姜维十一次北伐中原,都曾经过此地。

据史料记载,1700多年以来剑门关楼屡建屡毁,屡毁屡建。1992年关楼再一次被建好后,2006年2月,关楼又被大火烧为灰烬。现在的关楼是2009年9月到2010年4月,四川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1966年身为四川乐山人的郭沫若偕夫人于立群游剑门时,也曾题诗称赞:“剑门天失险,如砥坦途通。……”于立群也手书了“雄关漫道真如铁”的大字隶书条幅。

我们上山走了没多久,就远远地看到了夹在两座山峰中间的关楼。当我们走到关楼时,这座高19.34米,底坐长19.16米,宽13.6米的三层关楼是这样的雄伟而壮观。这让我又想起了“一石临空天府状,两山如壁剑门雄。”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诗句。

刘玉伟,2023年3月20日于西安市大明宫铁路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