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
尽管她是一个普通的居民却又是所在社区给去世的居民开追悼会的第一人
文/李志华.
新安县作家协会.2023.3.13
3月12日上午是新安县铁门镇庙头社区南片去世居民赵四妮出殡的时间,在其家大门口,该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十二家全体家人及赵四妮的亲人亲戚、帮忙的乡亲共计200余人,给赵四妮同志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对其沉通悼念和无限缅怀。据统计知这个追悼会是该社区具有千余年发展史上第一次给第一个普通人召开的,这个追悼会更在这个享有豫西第一个万余人的大社区及周边村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从而也是这个追悼会收到了显著的社会效果。
这是赵四妮同志
赵四妮同志于1959年农历7月29日,生在新安县城关镇上河村一个农民的家里;她于2023年3月9日(农历2月18日)不幸去世在她和丈夫共同创建的新安县铁门镇庙头社区南片家里,享年65岁。
纵观她这一生,可以用“她是一个好妻子,她是一个好母亲,她是一个好儿媳,她是一个好乡亲,她是一个好家人”来总结评价,是最为恰当不过的。鉴于这一切,赵四妮生前所参加的庙头社区新时代文明十二家研究决定,给她召开一个隆重的追悼大会。为了召开好这个追悼会,该文明十二家先是给她送去了挽联,后是征得了她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这是庙头社区新时代文明十二家送给赵四妮的挽联
在当日上午她的追悼大会上,庙头社区新时代文明十二家副会长邓书明怀着沉重和敬佩的心情,给在场所有人员讲解了赵四妮她那感动人鼓舞人激励人的人生历程。
这是给赵四妮同志召开的追悼大会赵四妮同志是一个好妻子!
她是于1982年底和邓建西同志结的婚,她初给乡亲们的印象是:高高的个子,修长的身材,剪发头,见人就笑眯眯的,漂亮、善良,走路快捷有风,很有朝气。在婚后的41年里,她能够尊重、理解、支持、体贴丈夫,家里无论大小事,她总是和丈夫一起研究商量,然后拿出正确的方案,去实施去完成。 为了使家里尽快的富裕起来,让孩子们生活得好一点,她说服丈夫,和大嫂合作生豆芽卖豆芽,在从事这项工作后,她忙完家务,就专心干好这件事,无论三夏酷暑,还是三九寒天,她从不喊过一声热,叫过一声冷,说过一声苦,她硬是通过自己辛勤劳动,增加了家里的经济收入,和丈夫一道,把自家很快建成一个比较富裕幸福之家庭。
特别是,在她每次卖完豆芽回家、总顾不上休息、又做起饭时,她的丈夫邓建西总会被感动得发自内心地说:“四妮,你辛苦了,你真是一个好妻子啊!”
赵四妮同志是一个好母亲!她和邓建西共同生育抚养了三个孩子。在孩子3岁之前,她及时给孩子们吃奶,换洗尿布,百般呵护,使其健康成长着;在孩子们上学读书时,她总是用“知识能够改变命运,艺多不压身,书到用时方知少,徳才兼备担重任”,这些话语来教育引导孩子们,珍惜时光,发奋读书,立志成才。最终在那个考学非常难考的年代里,使她家的孩子,一个上了高中,两个上了大学,这也称得上给国家培养了有用的人才;
在孩子们都参加工作后,她总是教育孩子要服从领导、团结同志、爱岗敬业、努力工作,最终使孩子们成了单位里的骨干,年年都被评上先进工作者;
在孩子们成家立业后,她用自己经营家庭的经验,告诫孩子们要和爱人理解相处,好好过日子。基于这一切,在她的生日期间,她的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对她说:“您真是一个好母亲呀!”
赵四妮同志是一个好儿媳!自从她结婚以来,她就能够和婆婆很好相处,照顾好年老的公公。那时候,她的公公身体不太好,老院的院子长,上房有台阶,她总是搀扶着公公上下台阶,饭熟了总是把第一碗饭端给她的公公吃。每年社道有戏,她还拿着板凳,搀扶着公公去社道看戏。
与此同时,她还能够和邓家这个大家庭里的大人小孩,都相处的和睦融洽。难怪她的婆婆、公公逢人总会夸赞她说:“四妮真是个好儿媳啊!”赵四妮同志是一个好乡亲!
她在庙头社区南片生活这41年来,她总能和乡亲们和睦相处。特别是,无论谁家有红白事,她总会放下自家最为要紧的活,前去义务帮忙。她还能够力所能及的帮扶比她家更困难的家庭,以实际行动去实现党和国家提出倡导“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目标。所以说,乡亲们每每提到她时,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说:“赵四妮同志真是一个好乡亲呢!” 赵四妮同志是一位好家人! 2020年7月,她参加了庙头社区新时代文明十二家这个备受社区党总支、居委会重视好评的群众性的组织,她服从领导,团结同志,积极主动参加文明十二家所组织开展的学习传统文化和学雷锋活动,尤其是在外出学雷锋打扫卫生活动中,她总是跑前跑后,捡脏活、重活、累活干。与此同时,在文明十二家举办大型活动招待远方客人过程中,她自费买来豆腐鲜菜,她拿来自己做的豆芽,她亲自下厨做饭,她给客人盛饭端饭,从而树立起庙头社区热情好客的美好形象; 她还为文明十二家先后捐款累计千余元,以实际行动促进了庙头社区新时代文明十二家的大发展。面对这一切,文明十二家的领导和其家人们都会给予她高度的评价:“赵四妮同志真是一个好家人啊!”
这是赵四妮同志生前参加的传统文化学习和有关公益活动
邓会长还号召全体参会者向赵四妮同志学习,学习她那酷爱学习、勤俭持家、孝敬公婆、教子有方、待人善良、大爱奉献的品质和精神。在当日赵四妮的追悼大会上,赵四妮的儿子代表全家人致了答谢词。以感谢所有参会者对她母亲的高度评价和深切缅怀。
关于对赵四妮同志的生平事迹讲解和其追悼大会的隆重召开,在享有豫西第一万余人口的庙头社区及周边村庄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群众们都纷纷表示说:“赵四妮同志虽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但她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值得我们去学习。我们一定要化辈痛为力量,以她为榜样,不仅把自己的家庭建设管理好,还要积极参加有益的社会组织活动,创造性地工作,为助推“乡村振兴”、圆好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附件之一:
本篇报道所配音歌曲歌词是《生命的河》是姚贝娜演唱的一首歌曲。由赵季平谱曲,吕国秀填词歌词:生命的河,
喜乐的河缓缓地流进我的心窝,
生命的河,
喜乐的河,
缓缓地流进我的心窝,
我要唱一首歌,
一首天上的歌头上的乌云,
心中的忧伤全都洒落,
我要唱一首歌一首天上的歌,
头上的乌云心中的忧伤,
全都洒落生命的河,
喜乐的河缓缓地流进我的心窝
附件之二:
李志华个人简介 (这是李志华的生活照片)李志华,男,生于1964年11月11日,第一学历高中文科,第二学历河北新闻与文学刊授学院新闻系,职业工人,中共党员,爱好新闻文学工作。1986年11月于新安县化肥厂参加工作,2008年4月—2010年7月任新安县第五高级中学校报《助您成才报》主编,2019年7月于万基集团发电公司退休,现任新安县作家协会挹月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新安作家协会会员。自1991年秋采写编稿件以来,个人作品多发表在县级以上媒体(主要发表报纸、电台、杂志),在新安县计生委、新安县党史研究室征文中获过奖并被颁发荣誉证书。热爱文学,热衷于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有原创文学作品在《作家新时代》《文学时代微刊》等新媒体和网络平台发表。被天赋文学社授予“文学达人30强”、“优秀文学工匠”、“天赋文学社奠基者”、“天赋文学社特约顾问”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