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主播简介

一代文豪欧阳修
作者:苏安民
朗诵:黎明

纵观华夏文学的浩瀚太空,群星璀璨,光芒四射。宋代的欧阳修就是一个耀眼的星座。光彩夺目,不同凡响而又独具特色,在文学的历史星河里熠熠闪烁。
任何一个朝代,最有名气的文人,必定是文章写得最好的那一个。所以,在苏轼还没有成名前,欧阳修无疑是当之无愧的文坛泰斗。

欧阳修,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扬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文学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新的文风,也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欧阳修自幼喜爱读书,常从城南李家借书抄读。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往往书不待抄完,已能成诵。少年作诗赋文章,文笔快捷老练,有如成人一般。其叔称“将来必有希望”。

但他在科举之路上并不顺利。天圣元年(1023年)和天圣四年(1026年)两次参加科举都意外落榜。
天圣七年(1029)春天,由胥偃保举,欧阳修就试开封府最高学府国子监。同年秋天,欧阳修参加了国子监的解试。获第一名的好成绩。1030年,欧阳修再次参加礼部组织的春闱,欧阳修名列第一。同年3月11日,由宋仁宗赵祯主持的封建社会最高等级的考试——殿试在崇政殿举行。3月14日,殿试放榜,欧阳修被仁宗皇帝唱十四位,位列二甲。欧阳修未能夺魁,主要是锋芒过于显露。众考官虽欣赏他的才学,但欲挫其锐气,促其成才。

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授任将仕郎,后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欧阳修在仕途上非常坎坷,宦海沉浮,曾三次被贬。对人生命运的变幻和官场上的艰险有较深的体验和认识。这些曲折经历对他的文学创作帮助很大。
在文学观点上他师承韩愈,大力倡导诗文革新运动,改革了唐末到宋初的形式主义文风和诗风。主张明道致用。他强调道对文的绝对作用,以“道”为内容、为本质,以“文”为形式、为工具。特别重视道统的修养,提出“道胜者,文不胜而自至”(《答吴充秀才书》)。他不仅倡导改革文风,还身体力行地创作有新意的作品,写出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

欧阳修一生文学创作成果丰硕,成绩斐然。在多个方面都有成就。尤其在散文方面更为突出。
他一生写了500余篇散文,有政论文、史论文、记事文和笔记文等,各体兼备。他的散文内容大都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易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叙事既得委婉之妙,又简括有法;议论纡徐有致,却富有内在的逻辑力量。章法结构既能曲折变化而又十分严密。《朋党论》、《与高司谏书》、《醉翁亭记》、《秋声赋》等都是历代传诵的佳作。
他的诗作也很有特色,其中不少反映了人民的疾苦,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他还在诗中议论时事,抨击了腐败政治。但他写的更多也更成功的是那些抒写个人情怀和山水景物的诗。来欣赏他的《晚泊岳阳》。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阙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欧阳修不仅写诗,还擅长写词,数量颇多。主要内容多是恋情相思、酣饮醉歌、惜春赏花之类,尤善以清新疏淡的笔触写景抒情。如:《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词作通过主人公对“去年”“今日”的的怀念和追忆写出了物是人非之感。小词叙事清晰,构思巧妙,如上等香滑巧克力,绵绵情意,唇齿留香。月、柳、花灯,繁华并起一如往昔,却再也寻不到去年的佳人,怅然若失犹如一曲人生咏叹调,无奈的惆怅萦回在心里。再如《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治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纵观整词,视角由内而外,由远及近,由静而动,情思随之步步加深,词意也层层递进,可谓水到渠成。更为可贵的是,词中用语平白,看似指出肺腑却又暗合词意,这在仍因循五代雕琢精工、柔软婉丽之风的宋初词坛,无疑是打破柔糜绮丽而自成一家的扛鼎之作,令人耳目一新。

他的诗词作品,既保有南唐五代婉约纤细之风,又开创了清丽浑成、明白晓畅之先声,将诗词的意境创作推上了一个新高度。可谓是北宋诗词阵营继往开来第一人。
欧阳修在政治上负有盛名,改革了形式主义的文风和诗风。在文学创作上,散文、诗、词、赋、文论成果丰富,在“唐宋八大家”中可谓独树一帜。
正是欧阳文忠堪为人师的道德文章,才有薪火相传的苏门四学士的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才有了曾巩、曾布昆仲,才有了“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是欧阳文忠奠基了宋代文化盛世的基础,开创了一个时代的文坛新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