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善良”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一些时候,本来你以为他应该对你是很尊重的人,但经常被他的一句话,一件事而伤心落泪,为什么呢?这就牵涉到善与恶的问题。 看一个人善与不善,总以为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这些年来对这个问题产生了一些想法,却找不到一个确切的答案,只能用“好人”和“坏人”来区分。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对于人来说光是用“好人”和坏人来划分的话就太含糊了,有些人说他是好人,但他常也做些坏事说些坏话,也有些人说他是坏人,但他也能说几句公道的话来。
这些问题本来是不需要研究的,过日子做生意,包括遇人处事全凭自己的感觉来判定一个人的好坏善恶,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好坏不分,善恶不辨”,其结果就自己好事做了,好话说了,委屈也受了,还是得不到别人应有的尊敬,时常还受到屈辱,由此产生的委屈难以言喻。“善良”最大的特点就是容易被感动,感动之后便是冲动,掏心掏肺,倾其所有,而乐此不疲,可就是如此而被人利用,被人嘲笑,被人子蔑视。这就是善良的人,他们容易动感情,而少有心机,他们明明知道那些人玩的是“世故”,耍的是“心机”,却懒得去认真对待,总认为他们只是“雕虫小技”,总想以自己的善良去感化他们。久而久之,“善良”便成了别人的下饭小菜,什么人有怨有气总是拿“善良”来宣泄,于是“善良”就和委屈连接起来了。
本来,“善良”应该和勇敢,智慧连在一起的,但由于善良的人心太软,或碍于情面渐渐放弃了“勇敢”,也不屑动用“智慧”了。他们说话做事离不开”人情”而不善世故,以为做人多些人情少些世故,最好不世故。但是,这是个复杂的社会,世事艰难,人心难测,懂得一些世故也是做人立世的必要,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做一个懂世故而不世故的人,对于有些人,你的”世界”我懂,我知道,只是不以为然而已。离开“世故”,抛弃“心机”,尽其所能在这复杂的世界中寻得一片干净的天空,有亲人,有朋友,也有知己。有柴米油盐,也有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受任何“世故”,“心机”的干扰,而以为活的真诚,善良快乐。
有些人从少年开始就用全力追逐自己的理想。随着岁数和经历的增加,身上的伤和心中的伤也在增加,慢慢的开始认识到自己的理想或就是一个梦。于是就随波逐流,圆滑世故起来,而把自己的理想当做可有可无的事。再慢慢的“没有了自己”,甚至为了生存也没有了自己的灵魂。等到老了,不单是为疾病缠身而凄然泪下,更多的可能是这一辈子从来没为自己好好活一回而悲哀。人总想改变世界,以为真诚善良拼搏奋斗,再加点智慧一定能为世界做点什么,只有到老了才知道需要改变的是自己,不一定要适应这个世界,但一定要适合自己。如果我们要活的像一个人,首先要知道自己很平凡。要领略世界的美,自己一定要善良。
人生一世,其实很短,若把时间和精力耗费在心机和世故中,实在没多大意思。其实,很多人的善良是他们的天性,而恶也是一些人的本质,善良的人无论怎样善良甚至讨好,恶人也不可能被感动,到后来你所有的善良只能被他们利用和羞辱,受伤痛苦的总是善良。在此,我对善良的人说:善良的人啊,不要太善良了,不是别人总是和你一样,你对善良的人善良,可千万别对那些恶人也善良,因为你对他们善良就是对善良的人恶,包括你自己。
晋卫兵
2007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