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校泰安十五中
陈学林
我是1977年夏天考入泰安第十五中学的,学校当时是高中二年制,高一、高二各四个班,我分在高一·三班,还担任了班长、团支书。
十五中在祝阳镇住地,距我家有 8里路。校园被高高的石墙围着,座北朝南,几十间砖石平房座落有序。一进大门是座高大的迎门墙,上面写着毛主席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迎门墙后有两排办公室,八个班的教室则在东、西两侧,西面是高一。校园长着高高的杨树、槐树、榆树,林荫夹道,教室前后开满鲜花的芙蓉树点缀得校园格外美丽。300 米跑道的操场在校园的最北面。在教室办公室与操场之间还有两排平房:分别是食堂、教师宿舍、实验室等。刚踏进十五中时心情无比激动,因当时是全公社唯一的公办学校,我的小学和初中都是在黑屋子土台子的村办学校读的,条件非常简陋。
入学时还是文革后期的教学模式,除了上课还要搞勤工俭学,像种田、打草、装卸、挖土等。但到了 1977 年底国家恢复了高考,学生以学为主,教师正在受到尊重,工作积极性也激发了起来:语文老师也是班主任,年近 50青春焕发,吃苦耐劳艰苦朴素关爱同学;数学老师是位美丽热情的女老师,讲课声音宏亮生动活泼思维敏捷;物理老师谦虚谨慎一丝不苟,力热光电等实验做的真实形象准确,效果明显;生物老师虽文革受迫害,但讲起细胞的组成来仍毫不含糊,解剖活兔游刃有余;政治老师留着大背头,讲话风趣,主题突出,观点明确,颇有哲学家的风度;其他任课老师也都积极勤奋认真,默默无闻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当时经济非常困难,教师的月工资都在三四十元,粗细粮也靠粮票供应;学生都靠从家里背煎饼、窝窝头、红薯、野菜等,且都天天跑校,春夏秋冬风雨无阻;但学校的学习气氛很浓很好。靠老师们的辛勤教育,以及对知识的渴望,我进步很快,到高二时我的成绩已排全校第一,并在当年小泰安市高中数学竞赛中获得全市三等奖。这不仅给我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也增强了考上大学的信心!
有缘的是,1982 年刚大学毕业的我被分到母校任物理教师,原来的老师都还在,我又一次从老师们身上学到了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崇高职业精神,同时也得到了领导和老师们的关爱帮助,工作两年后我调到市进修学校任教。我虽然离开教育战线多年,但老师们的教育之恩帮助之情始终没有忘怀,2008年春节前后我分别看望了已经退休安度晚年的老师们,并带去了我最真挚的祝福:祝老师们身体健康生活幸福!也祝母校十五中明天更美好!
写于2008年2月

陈学林简历
陈学林,男,汉族,1962年4月1日出生于山东省泰安市祝阳镇东乔村,1982年毕业于泰安师专物理系,1987年获曲阜师范大学物理系函授本科文凭。1982年~1991年从事教师工作,分别在泰安十五中、二中、教师进修学校、山东林校,十九中,教物理、数学、计算机等课程。1991年起在泰安市北集坡镇党委政府工作,曾任宣传干事、工业办主任、政府办主任、建环土办主任、卫生院书记、党委委员、副镇长等。期间曾留职停薪创办了三家企业:泰安市东岳助剂厂等。2012年按照公务员法,工龄满30年,而申请提前退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