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街,儿时的天堂
作者:冯桂香
推荐:冯喆
辽宁抚顺有个独特的区域
叫道街
它是十几条街的总称
记得我刚记事
父母就说咱家住六道街
也在大人眼中
也许六道街不算大,也不繁华
可在孩子眼里
六道街宽大,人多繁华
六道街有电影院、平剧团
还有几家餐馆饭店
新抚一三校在六道街附近
福民及中和小学也不算太远
抚顺三中、十九中离六道街更近
街里的洗澡堂
算是我们小孩的亮点
每到月末拿到父母单位发的澡票
我便兴高采烈
约好朋友结伴到澡池里游戏一堂
影院对过是二层楼民住房
我们常在夏季
跑到二楼的走廊玩耍
走廊围墙外爬满牵牛花
此时的牵牛花正开满枝头
当对面影院播放红色歌曲时
我们把头枕到围墙顶端,
一边闻着牵牛花沁人的芳香
一边静听优美的歌曲旋律
看场电影我们小孩子
简直心盛得不得了
每次学校包场电影
我们早早地等在影院门外
影院左边是小人书铺
等得不耐烦了
就一头扎进铺里
一边看小人书
一边盯紧影院大门外
饭店里的美食一阵阵飘香
父母对我们从不吝啬
隔一段时光
总会带我们进去解馋
喝着香喷喷鸡蛋肉沫汤
嚼着红豆沙馅的粘炸糕
油炸大馃子又香又酥软
伊拉克蜜枣馒头也不错
大米蒸干饭透明筋道
我们吃饱喝足
再满街疯跑
圈楼百货商店还有蔬菜市场
尽管禽肉蛋之类放票供应
但鲜水果蔬菜还是应有尽有
劳保仓库右侧有家小卖部
杂货小食品堆满货架
甘蔗荸荠山里红
葡萄苹果山楂片
还有那酥糖饴糖水果糖
诱惑着我们小孩
尤其那冬天的黑皮大冻梨
吃到嘴里凉得让人直打冷颤
店主的绰号叫沈瘸子
别看老人一条半腿
但为人厚道平价合理
小孩兜里的零花钱
多数进了小卖部
平剧团大楼在孩子们眼中
即神圣又神密
不可冒犯的领域
大楼里演员在排戏
调嗓子练功夫
里面有个名星女演员
人们称她小桂荣
不仅戏唱得好
人长得也漂亮
她扮演的刘巧儿生动形象
在市民眼中
她就是刘巧儿
我们女孩子之间嬉闹时
常有学小桂荣的腔调改编唱道
刘巧儿我自己找婆家呀…
大家在嘻笑声中
再次跑到平剧团大楼
带着好奇心往里窥视
看看那位名角小桂荣再干啥
然而里面总会有人贼眼怒瞪
把我们吓得撒腿便跑
跑得无影无踪
大街小胡同总是有
一群群小孩子在吵嚷
捉迷藏、踢毽子、跳房跳皮筋
耍羊拐女孩子最拿手
扇四角也不比男孩子差
我们女孩子的各种游戏丰富多彩
灵巧的双手把一根塑料头绳
编织成漂亮喇叭花,哑巴葫芦
编织的凤凰栩栩如生
六道街是孩子们玩耍的天堂
是养育我的第一个故乡
几十年的离别
少年时期的我
已变成六十几岁的老太婆
当我从外省归来
再踏进六道街
怎么迷失了方向
六道街哪里去了!?
我东张西望
沿着狭窄的小路慢慢地游荡
千金路是哪里呀
啊!我记起来了
澡堂子还在
福民路可能是千金路吧
红砖破旧楼的洗澡堂
千疮百孔
被两边高高的居民楼挤夹在中间
显得更加破旧不堪
一座座一排排高高居民楼房
耸立在小路两旁
茫然的我站在小路一边
不知往哪里走好
一位看似五六十岁打扮的中年妇女
从我身边经过
她看我,我看她
我眼睛一亮出口狂喊
——张玉敏
张玉敏也惊讶
嘴巴张得大大的
我俩紧紧地拥抱
我满脸泪痕哽咽着问老同学
六道街哪里去了?
老同学告诉我指着说:
在那边!
改革开放平房旧楼房大拆迁
六道街也挪了地方
跟我一起过去吧
那边有繁华的大商场和农贸市场
我没有立刻跟过去
只是呆呆地站在羊肠小路
老是挥之不去六道街从前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