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主播简介

善良的回报
作者:彭希花
朗诵:南屏晚钟

有些事情过去了许久,就会慢慢的淡忘了。也许,就在不经意的瞬间,让你会偶然想起。
一次和朋友聊天,聊来聊去聊到善恶是否到头终有报,竟然让我想起了二十多年前的一件事情。
那一年我还不到三十岁,具体年龄还真忘记了。只记得那时候我家孩子们还很小。有一邻居到我家串门,听他说,村里来了一个傻女人,也不知道是那的,在村西一间破草屋里待着。我觉得有些可怜,就跟老公商量把她接到家里来,慢慢问清楚她家是哪,然后再把她送回家,或者让她的家人来接她。
于是我收拾出一间屋子,就把他领回了家。

只记得,那是一位四十来岁的女人,虽然浑身脏兮兮的,但看的出长的应该算是很标致。有一米六几的个子,不胖不瘦的身材,一头乌黑的短发,还有一张圆乎乎很秀气又略显苍白的脸。
给她打好洗澡水,让她洗漱一番后,就赶紧给她盛饭。
等她吃饱,就想问一下她是哪的,为啥会出来。她一口含糊不清的外地口音,却让我很难听懂。
就这样,她在我家一连待了十来天,也没问出个所以然,就只得让她就这样一直待下去。
幸亏那时候是麦收前,农活还不算太忙,我就一直陪着她说话,也是希望能够知道她家到底是哪,好送她回去。

那段时间,我脖子后面不知啥时候长了一个小疙瘩,虽然不痛不痒,但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就想着有时间了把它去医院切除。
有一次我跟她拉家常,她忽然发现了我脖子后面的这个小东西,就用手给我随揉随问这是啥,我告诉她说,应该是一个小粉瘤。她问,咋样才能去了它,我告说,只能做手术切除。她当时啥也没说,就用手一直给我揉搓,并且一有机会就给我揉。
很快就要到麦收了,我也再没时间陪着她,只能把她自己留家里。
咋着觉得这样也不是个办法,还是想把她能够送回家才会放心。于是,我就跟老公商量,实在不行只能通过派出所了。没想到我跟老公说的话她可能听到了,有一天趁我们不注意竟然自己偷偷溜走了,就再也找不到她。

她走后就开始收小麦了,那时候还没有联合收割机,只能用小推子把小麦推倒,用拖拉机拉到场院里晾晒,等晒的差不多了,再挂上碌碌碾压,把麦秸挑干净了,把带着麦糠的麦粒堆起来,再等有风的时候把麦糠扬出来,把扬出来的麦粒再装袋子里,才可以入库。
那位大姐走后,我就觉得脖子后面那个小东西有点疼,由于正是麦收也没往心里去。说实话,是真顾不上那了,村民们都在忙,我的性格又太要强。那时候我家得有二十多亩地,又不愿意落别人后面,强撑着也得干。

后来,脖子后面越来越疼。用手摸着,竟然肿得很高,这才觉得害怕起来,觉得自己应该快要死了。竟然有点后悔不该收留那女子,并且下定决心再不做那种傻事。
想归想,干还得干!记得那次场院里已经堆了六,七亩地的碾压好了的小麦,只能赶紧扬出来。否则,地里的小麦没法进场。
又想到自己也快要死了,咋着也得把活干完。
说干就干,早晨吃过早饭,把孩子们安排好,七点就开始扬场。
也活该我受累,那天竟然没有一丝风。幸亏多年的扬场经验,只能靠力气把麦子往高里扬,靠扬锨带动的那点点风也能够让麦糠和麦粒区分开,就是真有点费劲。
就这样,从早晨七点一直干到晚上七点多,那六,七亩地的小麦也终于扬完了,扬出来足足有六千多斤麦粒。然后跟老公一起装袋,再装车上拉家里入库。
脖子后面是越来越肿,越肿越疼。害得我一直歪着脖子。

路上碰到一个邻居,问我咋了,我说,还不是干傻事干得呀,本来很小的一个小疙瘩让那个女人给我揉搓发了。
那位邻居说,让我到我们本村一家开药铺的老中医家里买贴膏药,据说那是祖传秘方,专治这种疙瘩。
等把麦粒拉完喽,我就赶紧去拿,又按照那位老中医的嘱咐,把那块用温水慢慢擦洗干净就贴上了。
累了一天,吃完晚饭就赶紧睡了。
第二天早晨起来,忽然觉得脖子不那么疼了,肿胀的也不那么严重了,把膏药揭开来,那块又红又肿的地方竟然溃破了,并且流出来好多白色的汁液。我就让老公给我挤,没想到,越挤流出来的汁液越多,那个疙瘩也越来越小,疼痛也越来越轻。

连着挤了三天时间,最后那白色的汁液也越来越少,直到挤出鲜红的血,最后挤出来一个白色的膜状的东西,就再也没啥了。
后来,小麦也收完了,那块的伤口也慢慢愈合了。
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复发过,我的三个孩子也长大了,并且都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我也成了六个孩子的姥姥,并且很快就有七个喊我姥姥的了。我呢,也还是过去那个又傻又蠢的我,还是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尽管去付出自己的善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