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主播简介

读诗怀念伟人毛泽东之十四
作者:邴玉君
朗诵:蓝色星湾

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柳暗花明的途中,马背上的诗人,伟人毛泽东一首大气磅礴的诗篇《清平乐.六盘山》横空出世。这首诗,为伟大的长征取得最后胜利画龙点睛,成为伟人长征组诗中最精彩尾结之作的浓浓一笔一篇一字一句一行。
今天,再次品读这首诗,伟大的长征,像一幅革命使诗的壮丽长卷,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从血染湘江到决定中国革命前途和命运,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突破乌江、四渡四水、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激战娄山关、攻克通渭过平凉、从固原大道出环县,千军万马一鼓作气登上六盘山。将红旗插在六盘山顶峰。此时此刻,红军战士、飞舞的红旗,群情欢呼声。伟人毛泽东触景生情,诗兴大发,欣然命笔成诗。

《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忘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六盘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和甘肃省东部。山路崎岖险峻,盘旋六道才能到达顶峰,故得名六盘山。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时逢金秋时节。伟人笔下用天高云淡之句开篇,这秋天里云淡风轻,一群人字成队,一字成行的大雁向南飞去。伟人举目远眺晴空上展翅高飞的雁群,心中借鸿雁长风万里传书,捎去对在四方面军的朱徳总司令、刘伯成参谋长和四方面军、五、九军团同志,同时,对南方革命根据地和长征途中人民的惦记和思念之情。
“不到长城非好汉,”喻意中国共产党带领红军北上抗战的意志和决心。长征的伟大壮举,完成了具有战略性的大转移。“屈指行程二万”是对长征的高度总结,红军长驱二万五千里,历时一年时间,纵横十一个省。翻开世界古今战争史,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次伟大战略远征。试问,那一国家、那一军队有过这样的远征?没有,从来没有!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六盘山的高峰上,回响着红军战士庆祝长征胜利的欢呼声,一杆杆红旗在风中飞舞。看到红军战士欢庆胜利的壮观场面,伟人的笔锋一转,高瞻远瞩的写到:“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将全篇推向高潮。尾句让人读了浮想联翩,激情澎湃。蒋家王朝必将被推翻,“缚住苍龙”只是早晚的事。
每次品读伟人毛泽东写在炮火连天战争年代的一首首佳作诗篇,心中都会有旌旗奋,风雷动,心情澎湃的感觉。都会看到伟人越在逆境中,越能写出乱云飞渡仍从容的革命气度。都会感到,伟人“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欣喜之情。都会感悟到伟人“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无穷革命力量。这就是有博大胸怀的伟人毛泽东,这就是上下五千年独领风骚的诗人毛泽东,这就是有一腔家国情怀的伟人毛泽东,这就是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伟人毛泽东,这就是心中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伟人毛泽东。

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第一次惊天地,泣鬼神的一次伟大远征。长征是宣言书、播种机、宣传队。红军战士革命理想高于天,用双脚走出中国革命的史诗。长征的伟大胜利,向世界宣告,红星必将照耀中国。
连续写了十四篇《读诗怀念伟人毛泽东》,每次品读伟人的诗篇,仿佛依旧能闻到伟人笔下浓浓的墨香飘来。每次拿起手中的拙笔,笔尖上跳动的文字抒怀对伟人的怀念,总能感觉到自己身临其境的走进那个难忘的年代。每次听平台老师那精彩深情的诵读,心灵都受到一次次洗礼。每次和文友交流品读伟人诗篇的收获,都会汲取拼搏向上的力量。

伟人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诗的篇幅只有46个字,但是诗的意义深远。这首诗在告诉人们,伟大的长征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是红军的胜利,这是人民的胜利,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北上,实现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战略转移的胜利。
读诗怀念毛泽东,一生受益记心中。经典之作传千古,独领风骚唱大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