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主播简介

祭 灶
作者 :李春仁
朗诵:安湛

又是一年小年到,民间也把这一天称为“祭灶”。
过去,不论穷与富,在我们天津百姓人家的灶台上方基本都摆放着“灶王龛”,龛里供奉的是所谓掌管人间烟火的灶王爷。
传说到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禀告玉皇大帝,汇报人间每户人家的善恶。等除夕夜,再带着圣旨回来,赏善罚恶,赐福降灾。为了这,家家便买来糖瓜粘甜灶王爷的嘴,讨好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这便是祭灶的大概由来。

所以,民间的一些祭灶习俗,也便在这一天,充分地体现出来。
印象中,祭灶日的早上,我母亲和街坊的婶子大娘们,吃过早饭后,便提着篮子到杂货铺去买香、蜡烛、黄纸、糖瓜、点心等物品,这都是为堵住灶王爷的嘴所准备的礼物。
而恭送灶王爷仪式,是从小年儿的晚饭前开始。一切事项准备就绪,平日里“油瓶子倒了都不管”的大爷大伯们,这时要遵循民间“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风俗,恭敬地在灶王爷像前,摆上糖瓜,说是为了“给你个糖瓜甜甜嘴,到了天上别多嘴”。好让灶王爷向玉皇大帝汇报时,不要说自家的坏话。随后便向灶王爷像敬香、烧黄纸,并跪在地上“咚、咚、咚”地磕着响头,默默地祷告着,祈求来年日子越过越红火。

这一环节过后,再把原先的灶王爷画像取下来,连同那个用竹篾扎成的纸马一起烧掉。致此,灶王爷就可以骑着“快马”升天了。这些流程,我们家是没有的,我只是在邻居家当热闹看过。
送走了灶神,我家和各家一样,会在“灶王龛”处,将新“请”来的灶王爷像重新贴上。
那时的人们想通过这一系列的方式,来希冀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因此,人们自然把这种美好的愿望,寄托在了祭灶的这一天。
其实呐,几十年后的今天,我终于弄明白了那时长辈们的用意,还不是花钱为了买个顺气。

现在细细想来,那些折腾人的陈旧祭灶习俗,只不过是人们精神上的一种依托罢了。想靠着传说中的灶王爷,能让咱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不是扯淡嘛。要是说,在那个生活贫困的日子里,人们借助祭灶,找个理由为自己解解馋,这到是真格的。比如,那摆在灶王爷像前的糕点、糖瓜等贡品,最终还不是都进了我们这些孩子们的嘴里了。而画上的那个灶王爷,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