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红,自由撰稿人。作家,上海。
《雨珠》
阿红
你的故乡
有大片大片的云
或者是一片海
草尖树叶,花蕊
都曾经让你心动
你也让万物幻化美好
或许,大部分雨珠可以线性运动
也有含蓄的
她们委身于土地
把爱深入生命根部
内心清净如水
一生所到之处
都是你的驿站
你从不贪恋美好
也不炫耀晶莹
用一颗单纯的心涵养万物
而不在乎别人的目光
太阳吻你的时候
你回以热烈的拥抱
点燃自己,然后
化作气雾升腾
一路向上
融入一朵云,回到你的故乡
或许也有一朵飘过我的故乡~飘过阿什河
绕过金龙山
在母亲的坟头停留片刻
流经母亲眼眸,连同
泪水一起化作
清晨的露珠
2020.9.18
今音(雍赓)评论:
一首《雨珠》体现出了有思想、有能力、有知识储备,从精神上已经达到了成功的彼岸。成功和命运有联系,诗歌里凸出了命运这一主题,是把那些“内心清净如水”的好人都拢在了一起(参考第二段)。这个好像是诗歌里面的一个定数,就像电视剧里那样,好人虽然口碑好,心地善良,却经常受欺负。同时也会招小人。在现实里,强食弱是改变不掉的法则。
而诗歌题目《雨珠》首先展示的是一股柔劲,它就像太极一样,把其精神散射在四段二十九行里,讲的是一个化。核心是中和。四段都有它们的自然美学规律并各自发展,比如只需要看诗歌第一段从“云”到“海”以及“草尖树叶、花蕊”之间的线条流动方向,就可以大概推测出人物的心胸和善愿。对这首诗能否打破常规思维来看待,比如从喜欢的角度去认识其中的柔情深种于生命中的积极性。
情到深处天地动,柔也在其中。如果诗歌人物硬扛的话,这首诗歌的题目和基调都得改动。在这里,《雨珠》是以包容的心态来完成整首诗的结构,诗歌的主要精神就是以柔化险。其表现在诗歌的第三段的六行中。如果把这个看作是一个模式,也会有人不接受,那是因为你和有的人不一样。
这首诗歌的柔和不是说没有力量,它的力量在于能够用人物的内力来突破它,比如诗歌的四段,尤其是第四段的第三、第四、第五行,“点燃”、“化作”、“向上”。如果不打破常规思维的话,是看不出来这些东西的。这时候,诗歌人物的身体机能会发生一些改变。比如能够从公式思维,转变到解题思维。就像这首诗歌一样,总是适合一部分人而不是任何人。因为大家坚信的东西不一样。
作者:阿红
评论:今音(雍赓)
荣誉顾问:关敏仪 然空 萧潇
秋秋 胡晶清 施国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