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画苑●文学原创●双槐文艺
征稿投稿邮箱564231311@qq.com
刊头题字:葛裕钧(江苏)
著名书画家
刊头题画:张建新(山东)
中国书画名家
刊头题词:漆爱礼
中国书法名家
作者风采
作者简介
郑敏灵 男 汉 1951年生 大专 河北唐山人 中共党员 高级政工师。工作期间曾写些新闻稿件和政论文章;退休后,以撰写散文、诗歌为主,目前,散文、诗歌各发表百篇(首)以上。
郑敏灵诗歌作品选
我的母亲
文/郑敏灵
春节快到了,过节的气氛越来越浓了。有的人已经准备过春节的东西,买吃的、买穿的、买日用的。而我也不例外,除了按老伴的要求往家里买东西,格外思念离开50年的家乡,想念已故的亲人。下面讲讲我母亲的故事,以倾吐我的心声。
我1951年生于河北丰南小集镇西郑庄,是个农家孩子。在我8岁时(1959年),全国范围的闹饥荒,原因是,1959年至1961年连续三年遭自然灾害,加上国家还原苏联的外债。在这三中,在我村子里,因饥饿去世了十多位老人。我爷爷当时82岁,因我母亲的特殊照顾(有点好吃点的都给爷爷吃),不仅活了下来,而且可以说是全村唯一的健康老人。
至今我还记得,在三年闹饥荒当中,母亲为了我们全家人吃上饭,从开春起,就起早贪黑地忙活,抓时间到处找着挖野菜、撸树叶(大家都挖野菜,因此,野菜不好挖到)用开水焯了,再用凉水泡上几个小时(去苦味儿),然后拌着或蒸成菜团子给我们吃。而母亲常常把全面的窝窝头、饼子等给爷爷吃。有时候,爷爷不忍心吃,背着母亲给我弟妹吃点儿。母亲知道了,她就耐心地给我们讲爷爷过去为了全家人活命,扛长工打铁累弯了腰,走路只能看着自己的脚走;睡觉只能侧着睡,不能仰着睡。你们说说,还能再让爷爷受一点罪吗?
1961年春节前,爷爷身体不好,小病不断,尤其是由于劳累成疾的气管炎哮喘,呼吸困难不说,连吃饭都成了事儿。爷爷每顿饭,都是母亲亲自喂着吃,母亲把自己亲手做的稀溜饭一勺勺地喂,爷爷才能慢慢咽下去。不让别人喂,父亲想喂,母亲都不让。怕喂不好,呛着爷爷。
那年二十九前两天,因家里没白面包饺子,母亲起早去离家30多里地的姨姨家去借,可遗憾的是,空手可归。一到家,母亲就躲到厢房屋哭了好长时间。父亲问母亲怎么回事,母亲一句话没说。在我1971年参加工作要离开家时,在谈话中母亲才把事情的原由告诉了我,嘱咐我时,说了一句让我终生难忘的话“家里富的人比家里穷的人处事就是不一样。儿子,争气吧!我们家的日子会好起来的。”我心领神会母亲的这句话,心里装着母亲的嘱咐走上了工作岗位……
母亲从姨家回来后,为了让有病的爷爷过个舒心年,也吃上饺子,母亲用红薯面包的饺子,再用仅有的两把白面调成稠糊糊,把红薯面饺子在稠糊糊里淹一下,让饺子糊了一层白糊糊,然后马上锅蒸。蒸熟后,饺子白里透红,成了“彩饺子”。爷爷吃着母亲做的彩饺子,说:“二平(我小名)妈,就凭你对我的好,将来就会不错的,熬着吧!”这彩饺,事后成了我家忆苦思甜的传统饺子。
说完年二十九的饺子,三十的那顿干饭(方言,是米饭),母亲是用家里仅有的小米和高粱米做的“二米饭”。因高粱米与小米熟不在一起,母亲就先把高粱米煮个大半熟,然后与小米拌在一起再蒸熟。那天,爷爷就着母亲炒的白菜炒豆腐、土豆炖兔肉(兔子我喂养的)吃的二米饭。爷爷说不出来的高兴,手都有点抖。如今回忆起来,能吃上那顿年饭,可让母亲为了难了。
次年春,爷爷哮喘的历害,全家人急的什么法子都用了,尤其是当地的土方子,管用,但去不了根。那年,我就读的学校搞“除四害”活动。我交了100条老鼠尾巴,学校奖励了2块钱。我用这2块钱给爷爷买了治哮喘的药一一安查硷。可令我痛心的是,我买的药爷爷没吃完,不知添了什么病(病至今不清楚)去世了。
写到此,我母亲孝敬爷爷的故事简要的跟大家介绍完了。故事讲的是春节前发生的,本应该过春节高高兴兴的,但实在无奈得真实的把故事讲给大家。我讲这故事的唯一目的是:让我们牢记前辈为养育子女受的苦,进而弘扬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建设和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原创首发
生活情诗5首
文/郑敏灵
庄严的时刻
波长传万里,喜讯到家园。
五岳歌舞欢,三江澈波澜。
旗飘国界碑,誓诵振心田。
官兵铿锵语,锅盔树标杆。
雨中情
生疏爱意浓,送伞暖妪翁。
霎时阴云密,沉沉冷雨穷。
隔窗焦虑痛,见面解互融。
崇尚民风好,和谐大家庭。
当代大学生
寒窗苦作舟,从军争一流。
紧紧握钢枪,风华献九州。
立下磨杵志,事事做前头。
猎猎国旗飘,军威震全球。
对奕
楚河汉界明,输赢老少夺。
战场出险招,拼杀溅血窝。
风平藏骤雨,浪静卷狂魔。
擂台较量始,结局论聪拙。
庆盛会童心向党
旗扬举手呼,盛会主沉浮。
向党童心赤,尊师育蕊熟。
捧书学文化,智慧脑海出。
少小逢盛世,江河涌潮殊。
原创首发
2023再起航(另一首)
文/郑敏灵
2023再起航
掀翻着2022年日历
心潮起伏 思绪万千
2022年的一切过往像电影一样
一幕幕在我脑海游荡
回首2022年
月月日日
时时分分秒秒
有欣喜
有悲伤
有憧憬
有迷茫
事业的航船
定好了方向
二十大的精神
让我们鼓起了勇气
砥砺前行
再创辉煌
展望2023年
党中央已把新时代的
宏图描绘
有规划
有目标
有希望
有梦想
习近平总书记发号召
让我们站在划时代的潮头
高举五星红旗
装满行囊 抖擞精神
与过往话别
扬起2023年的风帆
再启航
前方
前方
有和煦的阳光
阳光沐浴着万里河山
森林 宝藏
山上繁茂的树木
伴着潺潺的溪水
鸟儿在鸣叫
野兽在森林中
自由自在的游荡
祖国的大美山川
孕育着人与自然和谐
相处的生态
我们
永远向前奔跑
前方
有我们想象的美不胜收
前方
有我们实现理想的期待
前方的目标
再向我们招手
我们决不辜负
党和人民的期望
高唱凯歌
把稳航舵
向前 向前 永远向前方
原创首发
投稿须知
1、【双槐文学艺术社】为文学和书画艺术综合微刊平台,欢迎您关注公众号shhwxyshy。投稿方式:邮箱投稿[564231311@qq.com]。为了扩大宣传,凡双槐文学艺术社刊出作品,同步在微博推出。优秀作品在城市头条刊发。
2、微刊欢迎原创首发,请勿一稿多投。来稿以微小说1篇,散文1篇(含散文诗2篇)、诗歌(现代诗3首、古诗词5首)、摄影书画不限,作品+个人简介+照片格式发。城市头条精选10人荟萃文选推送。微刊为每日专刊,城市头条为周刊。
3、请投稿作者认真检查后再投稿,文责自负。投稿15日内未刊登,请自行处理,恕不退回。
4、稿酬由读者来定。文章发布后,一周内到账的赞赏额,30%作为平台运营,20%奖励编辑和诵读者,50%归作者所有,所有稿酬按微信公众平台和城市头条平台扣除费用的比例计酬。稿酬以微信红包形式7天后发放,无赞赏就无稿酬,10元及以下不发放。领取赞赏请加主编微信,以便按时发放。凡无转发朋友圈或阅读量不足100者,本刊不再编辑刊发。
5、本平台所有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告知,进行删除。
6、本平台所有作品诗作者原创授权发布,严禁未经平台授权转载,保护原创权益。
中国双槐文学艺术传媒中心
平台团队
社长兼总编:马诚
责 任 编 辑:潇潇
文 案 策 划:彦程
编委
现代诗部:春华秋实 周文东 伊晓雪
古诗部:白雪 祝汉波 孙师峰(火焰)
微小说部:窦秋昌(鲁秋)董永卿
散文部:苏保忠
书画部:王福源 墨缘
外联部:流云
本刊特约作家(诗人):
祝汉波(湖北)周文东(新疆)
董永卿(河南)苏保忠(河北)
伊晓雪(黑龙江)孙师峰(火焰)(河北)
窦秋昌(鲁秋)(山东)
张世民(山东)夕阳音(广东)
本刊特约书画家:
王福源(黑龙江)
(以下排名按发表作品顺序)
由于版面限制,部分列出,敬请谅解
本刊刊出著名作家名录
王克臣(北京)中国作家协会
周家俊(山东)军旅作家
张寿岭(甘肃)诗词作家
李威(四川)实力派诗人
李立方(香港)著名诗人
施怡淡(香港)著名诗人
。。。。。。
本刊刊出海外作家和书画家名录
唐生趣经(美国)犹他大学
博士
书含(西班牙)华文自由撰稿人
黄科(巴拿马)华文自由撰稿人
郭醒奇(加拿大)华文自由撰稿人
。。。。。
本刊刊出著名书画家名录
葛裕钧(江苏)著名书画家
杨瑞堂(山东)(英国)牛津艺术学院
客座教授
牛津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
杨福平(甘肃)南京市长江书画艺术
研究院教授
。。。。。。
友情刊出其他平台作者名录
曾吉林(重庆)央视12频道夕阳红栏目
报道诗人
中国东北分社副社长、副主编
黄昌才(湖南)中国诗书画家网艺术家
委员会副主席
王朝霞(山西)全民悦读太原阅读会
宣传部部长
胡荣誉(学藩)(湖南)孔子诗歌协会
副秘书长
扫二维码
关注《双槐文学艺术社》公众号
点击下面点赞、评论和打赏,
您将感受到原创作品的力量,
您的赞赏是作者创作动力的源泉。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