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丹桂飘香,实名姚学俊,上海人。上海浦东作协会员,上海海上风、长衫、新声等诗社会员。爱在诗里散步,喜欢文字,用真情记录生活。
新意
丹桂飘香
苍翠,其实并未离去
一直守在窗外
朦胧中,伸手摸摸月亮
光洁如新
将晈洁一点点牵进来
照亮白纸黑字
病句逃逸
继续欣赏小年糕的玉色苹果
歌声又起~~祝你平安
缀满花朵的音频
一簇新意,也是心意
踏着年的节奏渗进来
还有你暖暖的牵挂和问候
被滤过的心境
披挂起神清气爽
评诗歌的“新意”与万众铭记
今音(雍赓)评论:
在现实中,每天究竟有多少人在看诗歌。万众写万首诗,只想自己的诗歌被别人记住的愿望,大都可以归结到潜意识这一类。这时候,相互欣赏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也叫互动。能悟出新意和写出新意就算成功了,这在无意中把狭隘的成功只认为是有钱的思路和格局就打乱了。死水微澜和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相辅相成的一面,好比这首诗的题目“新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运转的关系。
它在旧的基础上是一个蜕变,所谓旧,也可看作是过去时。在新年之初读“新意”,如何能使自己获得新的感觉,说实话,受益的是自己而不是他人。这也是赏析的一个思路。我所看到的这首诗歌的“新意”是对平等的认识和人物心境的转换。平等在于“欣赏”(参考第二段第一行),还有一个是第三段第一行的“滤过”。人物的心境转换主要是在最后一段第二行的“披挂”。
展现了人物风采,也是这首诗歌“新意”的核心所在,它好比在人的心脏这个位置,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同时也是循环的,终而复始的。就看你把握住了没有。把握不住,“新意”也会擦肩而过,也就谈不上“神清气爽”了。这首诗歌分三段,人物的矛盾冲突被安置在了第一段,其典型义就在该段的第二行“一直守在”。诗歌在这里用了一个委婉和借代的手法,把人物的相对执着和理念交代的比较清楚。
能赞美“月亮”的,它也会给人带来好运。会赞美就是尊重,会尊重,心就不会浮躁。这也是平等的一种表现。成功不单单是有钱,它还指向精神彼岸的那一份可贵。比如诗歌第一段第一行的“苍翠”。它也可以指心怀天下的寒士,而绝对不是指有钱人。这也是对诗歌“新意”的又一种理解。这首诗歌的特征是人已得时,利运将通。因为人物“神清气爽”了。
作者:丹桂飘香
评论:今音(雍赓)
荣誉顾问:关敏仪 然空 萧潇
秋秋 胡晶清 施国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