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然空,作家,自由撰稿人。上海市黄浦区图书馆诗社主要负责人。
子月梦呓
文/然空
一只鸟不时闯入我的领空
是斑鸠 我通常会误以为是鸽子
它的羽翼扇动时 我的天没有光
原来应该有的 确定是有的
就像长廊尽头的灯 每次走过
就要跺跺脚 然后亮一下
窗外 月色是黑的 街灯依然昏昏沉沉
评诗歌的两鸟相比和两道相交
今音(雍赓)评论:
《子月梦呓》有两鸟相比,两路相交于子夜时分。落笔子夜,经纬分明,从意识从方向从路径,基本上都会有一个不小的变化含在诗歌里面。梦里的“鸽子”没有出现,运沿下行。诗歌有辨析,人物却清晰,比如清晰在第一段第六行的“跺跺脚”,这属于诗歌人物的主动而为,而不是被动。
从“亮”的频率来看,有点少,不多,是“亮一下”,而不是两下或三下四下五下。于是就把这首诗歌的艺术感描绘出来,所描的用意和中心的突出,标志着诗歌人物的精神面貌会发生一个蜕变,而不是小变或不变。诗歌用“一只鸟”切入,看上去不像是一个爱情鸟。爱情鸟会发光的,但是诗歌里面的“我的天没有光”。
在现实世界里,每个人的任何行为,都可以解读到行为后面,而行为后面就是利益所显。对这个认知有没有道理的说法,如果从君子求道,小人求利的角度去看,按照诗歌人物以前遇到的情况来看,“鸽子”是属于求道的。这个道,诗歌用了第一段的六行来进行铺排并解析,而最终的结果是第二段则独立的一行,“月色是黑的”。读来有点沉重。
求内心的道有点难度,这个难是第一段第一行的“不时闯入”。有点麻烦。又不能敷衍,也不能怠慢。同时也把华夏文化的博大精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演绎得更加复杂和不平。但前途还是美好的,光明的和向上的,这是诗歌人物所倡导的主流意识。
作者:然空
评论:今音(雍赓)
荣誉顾问:关敏仪 然空 萧潇
秋秋 胡晶清 施国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