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子瞳(姜传春),性别:男。生于南国长于北疆,江南的水给了他灵性,北方的风教会他硬朗,天地万物皆可入诗,灵魂独舞时,夜话成行。吟游诗人,现居北京……
⊙抉择
文/子瞳
也许在这样的时刻
抉择是一种蹂躏
孤独睡去的时候
梦睁大了眼睛
无声眺望月晕
偷窃落日的重彩
晚霞迷人的嫣红
被拽进了夜的深处
偶尔有鸟啼呻吟
在抱怨作祟的猎枪
白昼解锁的标记
舌根却不敢去盲从
失意是一种保护
本能是神赐的护佑
至少在漆黑的冬夜
你无需展示瞳孔
思考着日出的方向
检索心底的话语
我相信沉默的理由
不打扰它的宁静
暖潮悄悄的围炉
女巫施法的阿拉丁
神灯不准你许愿
让抉择变成了奢求
玉兔没出广寒宫
嫦娥笑不笑都没用
我拥着昨日的花开
去温暖肩上蝶梦
……
诗歌的核心是心智和眼光
今音(雍赓)评论:
《抉择》选时刻,不悲不喜,能够支撑这首诗歌的动力,至少还在,详细参考第十四段的两行。而动力是以存在为基础,这些存在都在诗歌里面,贯穿着十四个段落。看存在,同时也在看风雨弥漫,诗歌的环境涵盖中外古今,上天入地,人物的视野非常广阔。而其中的铁律至少有三条,比如第一段不悔,第三段坚毅;第五段的深邃等。
作为要求,表现出来的是人物自律。诗歌把希望安置于第十段第一行的“我相信沉默的理由。”在设置希望之后,能够看到的是态度,比如不会放弃,它是以第十一段至第十三段用来进行了阻隔设计,就是增加人物取胜的难度,这时候所看到的是诗歌从内在的逻辑上,则显得自然和严谨。对一首诗歌要进行深入研读,从中得到更多的人生智慧,这也是有些读者所希望的。而“抉择”的目的是立树立根,立人立心。这是人物内心深处的渴求,否则就没有“抉择”这一说。
因为现实中存在着浑水摸鱼和骑驴找马的心态,这种心态也可以看作是心理死水,那么就用这首诗歌来进行打破,剩下的就是任重而道远,它被安置在了第十四段,是指其中的意蕴。这首诗同时也是一个棋路,比如十四段是一条路或多条路的提示。在这些路上有棋子,也有执棋的人。下棋也需作“抉择”。诗歌把重心置后于第十四段,显示了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显示了诗歌人物的胸怀坦荡。而这首诗歌的核心是心智与眼光的比拼。
作者:子瞳
评论:今音(雍赓)
荣誉顾问:关敏仪 然空 萧潇
秋秋 胡晶清 施国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