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上奶奶回娘家
一直都想着写一篇纪念奶奶的文章,奈何才疏学浅,加之关于写奶奶的美文不计其数,所以几十年了无从下笔。昨天晚上和表姑(我三舅爷的女儿)聊起了奶奶,促使我终于可以动笔了。
奶奶生于古浪县黄羊川菜子口泉沟村,虽然出生书香门第却连私塾也没上过,虽然大字不识一个却通古知今,虽然一生清贫,但却是典型的大家闺秀 。

我临近小学毕业时,奶奶张罗着要举办升学宴,老早就念叨着要领我去她娘家,一来是看望老太(奶奶的母亲),二来是提前去老娘舅舅家请客。
我是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盼来二叔检修妥当架子车,姑妈洗漱干净棉被褥,一切准备就绪,没等奶奶发出起驾的命令,我的心早已翻过了巍巍地花儿岭了,穿越清澈地黄羊川河,盘旋在了古老的水磨坊,还有老太的三寸金莲----我怎么也不相信还有比奶奶更加小的脚,当然,最最关键的还是四舅爷家的小卖部---麦乳精、方块糖、果丹皮,想想就情不自禁的流出了口水。
到了晚上,奶奶突然宣布取消明天的行程,说是明天要下雨,我们将信将疑,就问奶奶:“你又不是龙王爷,你怎么知道明天要下雨?”奶奶反问我:“你听今天晚上的火车声音和平常一样吗?”我竖起耳朵,就听到从古浪峡传来火车呼哧呼哧的喘气声,除过声音大一点,好像和平时也没什么两样,听了半天也没明白子丑寅卯,奶奶说:“车轱辘的声音比平常要大,而且云头又这么低,明天肯定会下雨的”,我暗自祈求老天,明天可千万不要下雨。一夜睡得不踏实。

凌晨,睡眼朦胧中,只见奶奶虔诚焚起一炉柏香(柏木针叶晾干而成),小心翼翼的供在香案上,然后三叩九拜,随着袅袅青烟,口中念叨一些“菩萨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之类的话。
这是奶奶数十年如一日雷打不动的早课,晚上睡觉前也是一样,每逢此时,我们一大家人绝对不敢打扰,就连爷爷也不例外。等到奶奶上完香,我迫不及待想确认是不是下雨了,奶奶说:“就是下了”,唉!看来今天的希望是彻底破灭了。
万般无聊,我拿起一本课外书胡乱的翻阅着,顺手抓起一块馒头,剥去焦皮吃着,奶奶见状说:“哪有躺着吃东西的,要是让老天爷看见了会降饥荒的,再说了,吃上焦疤疤会拾钱的(捡钱),念书也要有个念书的样子,大清早的你头不梳脸不洗的,能看进去书了?”我只好恋恋不舍的告别被窝,穿好衣服,洗漱完毕,伴着淅淅沥沥的雨声大声朗读:“黎明即起打扫庭院,要内外整洁”---其实我关心的是雨什么时候能停,至于内外是否整洁和我关系不大。
还好,午后天气放晴,奶奶决定明天出发。
第二天一大早,姑妈在架子车里铺好被褥,二叔也早早就喂好了那匹土黄骡子,驾辕启程。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终于到了。
老太听到我们“大驾光临”,迈着三寸金莲,忙颠颠地从屋里迎了出来,拉着奶奶的手说:“我说么,夜天黑了(方言:昨天晚上的意思)灯花儿旺的,今天早上喜鹊子又叫的那么欢......”,没等老太说完,一个和我一般大的小姑娘跑来抱住奶奶说:“喜鹊喜鹊喳喳,今天来个姑妈”,奶奶抚摸着她的头,顺手掏出一把葡萄干分给了我俩,我明显感觉给她的比我多,这可是大姑父从新疆带回来的精贵东西,在家里奶奶每次给我也就四五颗,第一次发现奶奶这么大方。奶奶说这是三舅奶奶的小女儿,叫孟萍娃,我极不情愿的叫了一声姑妈,那丫头片子高兴地手舞足蹈,张口一个“幸福子”(我的小名)闭口一个“幸福子”,好像占了多大便宜似的。老太见我不高兴,一把把我揽在怀里,捏了捏我的鼻子说“看我的乖重孙孙,嘴嘴上都能挂住油瓶了,一会去你四舅爷家的小卖铺,想吃什么就放心吃,谁要是不让你来给老太说”。
说话间老太家就聚集了许许多多的人,围着奶奶嘘寒问暖。几个舅爷争先恐后的要让我们去他家,我急切渴望奶奶能马上就去四舅爷家,奶奶说“今天哪儿也不去了,我这回来娘家,一来是要和老太好好喧喧,二来主要是幸福子考上初中了,肚子里面终于有点墨水了,为了庆祝我们家出了个文化人,我是专门来请客的,家里准备了几桌席,到时候你们来给长个精神,你们都是有文化的,也给这娃娃好好教教”。
我虽然惦记着四舅爷家的小卖部,可听奶奶这么一说,也只好跟着孟萍娃去找孟兴忠。

孟兴忠是我的表叔,那时在读昆明地质大学,学识渊博,为人谦和,我看到他满屋子的书本,不禁肃然起敬。
我弄不明白奶奶是怎么通过火车的轱辘声判断是否要下雨的,孟兴忠表叔告诉我,这是物理知识,声音在潮湿的空气中传播的更快,当快要下雨时,空气的湿度大,云层也比较厚,火车的声音会被部分云层反弹,所以传播距离更快更远更清晰,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多年以后,我渐渐地明白了,奶奶虽然没有文化,但她以丰富的生活经验给我们言传身教,让我们从小就秉承勤奋好学、勤俭节约、乐善好施的优良家风,我记住了奶奶的教诲,也基本做到了。
杨登福 2022年10月30日

作者简介:杨登福,甘肃省古浪县晓光村上地湾人,现居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任职于巴彦淖尔市商富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自幼爱好文学,工作之余喜欢读读写写,作品散见于都市头条、大靖明月、书香怡苑、天马竞辉、中国乡村、陇上风情等平台。电话15047051689,微信同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