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导游讲解,我们沿着祈年殿外面宽宽檐下的石阶,环绕祈年殿一圈,又转回大殿南门的外面。这时祈年殿大门外面的游人少了,于是,我由门洞往里面仔细瞧瞧大殿里面的情景,并用手机拍照,以帮助记忆。
殿堂的顶部是圆形的穹顶,非常豪华漂亮。主要是黄、红、蓝色的彩绘图案。因为穹顶很高,殿内空间很大,我看不清楚里面雕绘的图案,也不懂图案花纹的内涵,却能感受到殿堂的富丽堂皇与宏伟壮观。祈年殿北墙设置有天帝牌位。牌位蓝底黄字,中间竖写“皇天上帝”四个金字。圆柱形的牌位高耸后殿墙。牌位在两层圆柱形的雕刻着荷花纹的汉白玉石底座之上。底座前面有双层的九阶台阶,这是天帝登上牌位的天梯。这里就是古代皇帝孟春时节向天祈谷的地方。
望着高大雄伟的祈谷殿,让我想到:祈谷殿体现了古代帝王对天的敬畏与祈求!一国之君治理国家,实属不易,他们费尽心思,祈祷苍天庇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国家繁荣昌盛。因此我觉得封建帝王也不容易啊!我对茫茫的宇宙苍天也产生了敬畏之感!
这是我参观祈年殿的感受。
皇乾殿 皇穹宇(回音壁)
由祈年殿下来,直接参观了东侧殿堂展馆,仔细地观看了展厅内的展品,以及墙壁上图片,更加深了对祈年殿的印象。
接着,我们带孩子去参观皇穹宇(回音壁)、皇乾殿。
皇穹宇,是祈谷坛外面的一圈围墙。围墙高约3米多,厚约1米。据说从前围墙表面很光滑,有传音作用,所以,俗称回音壁。但如今墙面没那么光滑,失去了传音效果。
围墙旁边有一圈黄铜护栏,工作人员对孩子们说:对着栏杆说话,在远处都可以听见。于是,带着好奇心,我让女儿仍站在原地,我与小孩转到后面。小孩对着铜栏喊:“妈妈,妈妈!”。女儿在那一头回答:“宝宝,妈妈听到你的声音了!”。孩子非常高兴,连续大喊并与妈妈对话。我也乐起来了,想到这不过是利用铜的传音作用吗!
边说边走,已走到皇乾殿了。我对着铜栏杆对女儿说:“我们已经转到后面的皇乾殿了。我们上大殿去参观了。”女儿应答:“好的,你们去参观吧,我在祈年门旁边等你们。”
我在下面向上看,皇乾殿外观构造也是圆柱形,很华丽壮观,但它只是单层檐顶,没有祈年殿高大。
我拉着小外孙女,由侧台阶登上了皇乾殿。
皇乾殿是专为平时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列祖列宗神牌的殿宇。覆盖蓝色的琉璃瓦,下面有汉白玉石栏杆的台基座。
因为天气太热,小孩突然哭闹着说:“好热啊,我要妈妈!”。我只好拉着孩子走马观花了皇乾殿,便匆忙走下台。
祈年门
正是大暑天,天气热得我们汗流浃背,喘不过气来,小孩子也受不了。全家人赶快走进祈年门内。
这个“门”不是普通的门,而是一栋数间高大的坐北朝南的,东西方向的房屋建筑。室内外画梁雕栋,美观大气。它座落在祈年殿的南面。“门”的建筑面积较大较高,内部很宽敞空旷,除北侧有间商铺房外,其余数间房屋连接一起,中间没有隔墙,是个很大的厅堂。堂内空气对流,通风很好。尽管“门”里面已聚满许多游客。但“门”内仍然凉风习习,清凉拂面,站在这里十分凉爽愜意。孩子进北边商铺去购买冷饮与纪念品。我找一处人少空地纳凉歇息。待在这里,人们都不想离开这块清凉之地。我们休息约半小时,才依依不舍的由祈年门得南门出来,沿着丹陛桥大道径直向南而行。
头顶着肆虐的骄阳,打开遮阳伞也无济于事。我们快步通过已经晒得滚烫的丹陛桥路面,到达南边的圜丘坛。
圜丘坛
圜丘坛,是古代皇帝冬至举行祭天大典的场所。主要建筑是圜丘。我们登上圆形的圜丘坛,它的构造与祈谷坛十分相似,有所不同的是圜丘坛上面是圆形的平面,却没有祈年殿那样高大的房屋造筑。
圜丘坛上面圆形的台面全部是石板。四周有拦板。
这个坛也有上下三层,各层与台阶的数目均为奇数九或九的倍数。如台面石板以上层中心圆石为起点,第一圈为九块,第二圈为18块,依次周围各圈直至底层,均以九的倍数递增。各层的汉白玉石栏板的数目也是如此。
人们纷纷站在坛中心的圆石上留影,我和孩子也如此。我想这个圆心石板肯定是古代皇帝祈天时站的地方。站在上面,感受一下皇帝对苍天祈祷的感受吧!我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苍天啊,苍天,庇佑天下云云众生平安吉祥,扫除新冠病毒的肆虐猖狂吧!
圜丘坛外的东南,坐南朝北的是燔柴炉,圆筒形,绿琉璃砖砌成的燔柴炉,是皇帝每年冬至举行祭天大典望燎仪时,焚烧、祭祀的正位。这也是古代皇帝祈天的地方!
因为天气炎热,天坛的建筑物太多,孩子嫌热吵闹着要离开,使我们不能继续参观下去,所以,还有一些建筑我没有参观。
我们返回丹陛桥,由北侧一组台阶下来,准备由天坛公园南门返回。
古柏树林
走下台阶,还是偌大的古柏树林。原来是在天坛建筑群的南、北两边都种植着偌大古代的柏树林!
古代柏树林,是天坛公园的又一个突出的特点,也是我印象最深的地方。 公园里的古树林木占地面积共25公顷,约占公园面积的八分之一,可见古柏树林占地面积很大。行走在古柏名树林子中没有之前那么炎热了,反而凉快惬意。
园内有简介:公园有古树共3562株,其中侧柏有2335株。其余还有千余株桧柏,少量的国槐、银杏和油松。
有趣的是,园内的每棵古树都挂有自己的身份证标签。每棵古树和人一样,都有自己的标签。它们非常珍贵,用不同颜色的标签,标注每株古树的树种、等级、树龄、二维码。如果扫它的二维码,便可获知每棵古树的所有信息。
一级古树,挂红色标签,它的树龄是300年以上的古树。园子里一级古树有1147株;二级古树,挂绿色标签,园里一共有2415株,树龄是200年左右的古树;挂蓝色标签的树龄是三级古树,树龄在60年以上100年以下。因此,天坛公园里的古树是按照种植生长时间长短来划分古树的等级。
特别是园中还有树龄超过600年的九龙柏,有合抱槐柏,迎客柏、问天柏、卧龙柏等名贵古树。参观天坛的古柏林木,让我大开眼界,真是不虚此行!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多次参观天坛公园。他念念不忘的是这里的古树名木群。他说:“美国可以复制出天坛的建筑,但怎能复制出具有500年以上树龄的参天古柏呢?”,这是基年格对天坛古柏名木的高度称赞与评价!
不知不觉,沿着圜丘外面方形围墙的南墙外边的林荫大道,走出天坛公园的南门。回头远望圜丘坛,我充满无限的敬意,挥一挥手,告别中华伟大的祭天神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