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青涩当年)
探亲人
唐孝璋
戊寅八月初十日,我和光柳、孝奇、友礼一行四人,祖孙三代,代表三房,从老家(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岩镇)唐家坊乘车,途经(湖南)靖县、怀化,(贵州)贵阳、毕节、古宋,至四川筠连,时为八月十三日。在前三兄家居二日,于十五日经罗场至高县落草坝,居四日。十九日夜宿庆符唐友贵家,二十日经宜宾至大足县珠溪镇,是晚,安宿唐泽周家,又居珠溪镇供销社招待所二日。二十三日由唐泽易陪同乘唐中文所发专车至龙水镇唐中文家。翌日至重庆,二十五日下午四点七分乘火车,于二十六日经贵阳、怀化至靖县,二十七日从端县安全到家。总计历时一十八天,行程近七千里,时日虽短,行程惟艰。李白有言,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言之有理!
此番行程,感慨万千,心潮起伏,终生难忘。
一难忘,蜀中亲人,感情真挚:我等择日起程,计日趋车,为的是和分别近三百年的亲人欢度我族传统的中秋佳节月夜。自明侄因我等仅在筠连只住了两夜尚未尽招待之意而致“冒火”,为尽此意,于川中陪同始终,顺路又回老家一转,尚不知意足否?前三兄自筠连谋面,则百般关照,弃却难释家务,不惜耗资,导游南郊公园,陪同去落草坝访亲,祭祖,可谓场场在案,实属案案在场。劳心劳力,直至我们离开高县庆符,方举手道别。至亲至热,灼灼照人。至于落草坝的诸多亲人,凡有一面之见者,无不具久别重逢之意,欣喜若狂;无不尽其家中之有,设宴相待;无不尽其由衷之语,和盘交谈。有孝勤兄,系昔时蜀中学毛著的积极分子,此番相见,出语由衷:“见到老家亲人,我们眉毛长了三寸,腰杆硬了三分。”有年逾八旬老大哥,陪同访亲,不辞辛劳。
更难忘八月十九日清晨,落草坝男女老少,聚会板栗湾。极短暂的相聚,瞬间又将离去,谁都不好受,难怪古人有“自古人生伤别离”的千古绝唱。
“保重!大叔、大婶、大哥、大嫂、大姐、小妹、小弟、小侄……”
“欢迎你们来老家!”
“我一定来!”
“望着你常来!”
“明年我一定来!”
谁都明白这肯切的许诺能兑现于何月何年?然而却心照不宣,此时此刻,谁都只能如此而已。这不是人生寻常的聚散。而是族人苦熬了近三百年的离别,凝聚了九代人的乡思和亲情,短暂的重逢又将离去,此间的情爱,查遍古今中外的名著,尚无描叙。
天不作美,下着绵绵细雨,却也善解人意。常言说:“雨落天留客”,可见蜀中族人感动了天意。
会上,族长唐友恒致词肯切,句句真情,我亦致谢道别。
含意深远的赠品――五茶花树,据说此花殷红,自然是回报老家的灼灼红心。与其呼之茶花,我欲冠以“血缘”二字。叫做“血缘茶花”,族人以为当否?
当我们在老屋前种好那常青树和一棵棕树之后,一路喜炮、锣鼓,族人排成一字长龙,步行四公里,送我们至清潭,接着便是全族留影,分房、分家合影留念,更是接连不断。
细雨绵绵,寒气逼人,我等屡劝族人回归,俱答待我们上车之后再说。说不尽的思念话,叙不完的离别情,直至我们上了车,马达响,喜炮鸣,族人涌向车旁。面对那一簇簇的手,我只好把它们捞在一起道别,只觉得眼湿鼻酸。透过泪眼,发现无数的泪眼,那不是多情多义的孝华兄在擦泪么?我拱手于窗外,“再见”二字明明颤动了声带,又回旋于喉头。我不忍再看那众多的泪眼,只好拱手窗外,低头收泪,让这如注的泪水流入心灵的深处,化作长久的思念!
别了,落草坝的亲人!
二难忘,川中祭祖,意义殊深:全族祭祀瑄公,时在戊寅八月十五下午四时。我等四人,会同落草坝人丁六十余人,按老家祭祀礼仪,由我和孝奇赞礼、诵文,光柳、友礼主祭。川中全体人丁参拜,前三兄拍照存卷,此举非凡在于老家、川中全族人等公祭。,虽设备简陋,仪式简朴,然入蜀祖聆听乡音,重温乡情,何不倍感亲切。瑄公入蜀近三百年未尝见到故居亲人,而今跪于坟前者,即终生思念之故乡亲人,自可慰籍悠悠冥憾,从此安然于泉下,放宽悬念之心。如此公祭,对湘蜀亲人,也是一种莫大的鼓舞。
待条件成熟之后,我们还将赴大足、江津,合祭洪茂、进武、进宾三公。但愿通过子清公公、泽易、泽周、中文、泽浩诸侄的努力,早日促成此举。
三难忘,大足亲人,任重道远:此次入蜀,同样受到大足亲人的热情接待。尤其是子清公公那情真意切的言辞,泽易那急于事功的切望,泽周那纯真务实的举止,中文那深情大度的作为,泽浩那蕴于内心的纯情,都深深留于我的脑际。大足因年深月久,谱牒欠修,世系纷繁,各有遗漏,欲达正本清源,重刊谱牒之目的,还有待于上述人等的努力。然而,观诸位所具气质,只要同心合力,自会如愿以偿。
蜀道难,难不倒族人的真情思念;山水隔,隔不断族人的信息往来。待到通谱告竣日,我等将重走蜀道,再访高县、宜宾、大足、江津。(戊寅九月初五日)

蜀道难,难不倒族人的真情思念
醒狮楼记
唐孝璋
巫水之东,狮山之南,有精巧竹楼,名曰醒狮楼。楼层栉比,斗折迁廻,因地制宜,结构超凡,游人至此,鱼贯以入,欣然看坐,宾栖如归,楚楚女郎,捧上香茗,莘莘游客,悉心品茶。入而嗜酒者,陶然乎雅座。侍者依次传呼,俄而陈于席间:名酒不失茅台陈酿,佳餚尽属海味山珍。觥筹交错,开怀畅饮,酒醉英雄汉,大显豪杰本色,斗酒诗百篇,初露骚客才华。撤席品茶,融融乎雅室之内,览胜观鱼,悠悠乎廻廊之中。酒不醉人人自醉,但思来日再登楼。极目远眺,景色宜人,登斯楼也,不亦乐乎!
(丁亥季秋·唐孝璋遵嘱题书)

作者简介:唐孝璋(1938- ),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人,苗族,中学语文高级教师。1960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长期在苗乡从事教育工作。1998年退休。著有长篇小说《人生梦》上、中、下三部。山径文学社初创人之一。
推荐阅读:
点击链接唐孝璋-《尽忠义士,反腐英雄-〈水浒〉主题新探》
点击链接-肖殿群《搏命梅山女》
点击链接-《山径文学社小记》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
附:唐孝璋书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