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秦皇岛长城
文/张建义
2019年3月25日,看了《秦皇岛日报·新闻视野》刊发的《守望者》文章,又看见了抚宁区大新寨乡城子峪村的张鹤珊。我已经第三次看到他了,还专门拜访过他,还吃过他老伴做的老豆腐。虽然他60岁了,但他的身板很硬朗,我特别欣慰。他是万里长城31个敌楼的巡视员,他41年如一日,保护秦皇岛万里长城的情结让人感动。
看到张鹤珊饱经风霜的脸,让我想起我对秦皇岛万里长城的情义深长。说到万里长城,她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防御性军事建筑工程。中国修筑长城的历史是从战国时开始的,经秦汉、北魏、隋唐、宋金到明朝,上下两千多年,历经无数次战火后又重新修筑,累计可达10余里。如今在我市抚宁县境内还存有北齐时期长城的遗址。因岁月的变迁,古老的长城己大部不存在了,保存下来的大都是明代修筑的。明朝,在长城修筑史上是最后一个王朝。在其270多年的统治时间,从未停止过修筑长城和经营长城防御体系。
朱元璋坐上大明皇帝宝座后,为阻止元朝残余势力的南下骚扰和女真族的威胁,他派大将徐达修永平、界岭、山海关城等32个关隘,并派兵驻守。位于秦皇岛境内的长城是万里长城的东段,起自渤海岸的山海关老龙头,向北折回向西,横跨山海关、穿抚宁、卢龙、青龙县,再由青龙的杏树岭出境向西,全长500里,是明代万里长城精华地段之一。老龙头是明代万里长城的东部起点,万里长城从这里入海,而后逶迤西去,跨越祟山峻岭,河谷沙漠,直达大西北的嘉玉关,绵延1.3万余里的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造工程。
我爱到老龙头,它是万里长城的入海处。走进老龙头,便看见一座城坦上建有一座高达10米的澄海楼,该楼建于明代末年,仅明、清两代,就有四五十位著名人物登此楼观海赋诗。屹立在沧海激浪之中的老龙头,多少年来,饱尝了人世沧桑,1900年被八国联军的炮火焚毁,断坦残壁,满目疮庼。1984年,邓小平提出:“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号召,从1985年起,秦皇岛人民在市政府拨款和各方人士的赞助下,修复了老龙头长城、龙武营、守备署等建筑,老龙头因此换发了青春。
我对“天下第一关”情义最深,每年要从秦皇岛到山海关十几趟去看望。自三百多年前康熙大帝途径山海关,奋笔写下了“两京锁匙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后,山海关便以天下第一雄关而闻名天下。山海关城墙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高12米的两层箭楼。箭楼歇山重檐顶,四角有飞檐,上面雕饰着形态各异的禽兽。箭楼四周配有68个箭窗,可以从不同角度朝城下射箭。楼内陈列着青龙偃月刀、子母枪炮、石雷、弓箭等古代武器以及清代八旗子弟兵穿的铠甲。箭楼上下高悬三块木质白地黑字的“天下第一关”巨额牌匾,仿佛向人们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楼内一层为原匾,笔力遒劲雄厚,系明代成化八年进士、书法家肖显所书,二楼内为清光绪五年(1879年)王治钩摹重刻,二楼外为民国九年(1920年)杨宝清钩摹重刻。
角山长城我每年都去,在那里照了不少相。角山长城距山海关3公里,长城从角山下起步,随山势盘旋而上,越往前走长城越来越难爬,有些地方长城的台阶高达1米多,即便是年轻人也要用双手双脚同时攀登才行。攀登时间不长便遇见角山长城上的第一座敌楼,它座落在几块巨大的岩石上,高约十几米,上下两层,上面约有10平方米,四周有齐胸高的围墙,俯身下望,古城山海关尽收眼底。敌楼主要有两个用途:一是用以囤兵守卫长城,一般每个敌楼常住十几个士兵。二是如发现敌人举兵来犯,士兵要燃放“烽火狼烟”向大部队报信。万里长城上这样的敌楼有很多,据史裁,戚继光为蓟镇总兵时,仅山海关到居庸关的长城,沿线就增筑敌楼1017座。角山长城上的最高峰有一座角山寺,始建于明初,原建有达摩殿、龙神祠、伽蓝殿等。清代乾隆、道光年间又重修并改建了关帝殿等殿穻,解放前毁于战火。1990年又重建,寺门有“哼哈二将”守着,内有“魁星阁”、“咳嗽神殿”、“望海观音殿”等建筑,还有观音、关羽、张飞、萧显等人物的塑像。
我去过董家口、义院口、长城村、界岭口、喜峰口、刘家集、桃林口等处的长城,它们都在秦皇岛境内。我喜爱秦皇岛的万里长城,所以对万里长城更是想念,因此也瞻仰不断。万里长城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敎育课堂与旅游胜地,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物质表征。登上第一关城楼,自然会想到秦开、李牧、戚继光、袁崇焕等长城史上无数功勋人物,也会想到“昭君出塞”、“苏武牧羊”、“文姬归汉”等悲壮诗篇,更会想到“白登之围”、“土木之变”等一些扣人心弦的历史故事。登上角山长城的最高山峦,极目远望山峦起伏,那巍峨的万里长城犹如一条巨龙蜿蜒在崇山峻岭之间。老龙头地势险峻、澄海楼更是居高临下,登楼远眺,但见雄关高耸,长城莽莽,水波汹涌,云海苍茫,饱览这独有的海上长城雄姿,不禁令人胸襟开阔,豪情满怀。
这里的长城保存了大片的垛口、女儿墙、纪事石碑,就连楼梯都原封不动地伫立在那里;墙体有高矮、宽岝、徒缓、砖石之别;敌楼有大小、长短、繁简之分,楼门上可见精美的石雕;从碑文和城砖印记中可以考察其建筑年代以及主修官员和施工人员的情况。置身其中,品味如此宠大的防御体系及内里蕴含的战略战术,就好像真的回到600多年前。万里长城是一篇历史巨著,记录了几千年中华民族的奋进与苦难,向后人提供无比珍贵的历史经验。登上万里长城,可饱览凤景如画的大好河山,进而陶冶人情操,锻炼人体魄,坚定人的美好信念。
作者简介:
张建义,1951年7月生人,1968年12月26日,响应毛泽东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上山下乡到梁各庄务农;1971年1月1日,从上山下乡的梁各庄去当兵,在部队四年,受到军营锤炼。复员后到供水企业,从事企业的经济目标考核、大宗物资招投标、工程验收等九项工作。并经常往报刊上投稿,到2011年7月退休前,已有1000多篇文章在十九类报刊上发表。满60周岁退休后,仍然往报刊上投稿,截止到2019年4月,已有298篇文章在报刊上发表。
协办单位:《芙蓉国文汇》、《品诗》
主编:陈智鹏 (萧逸帆)
副主编:应永
编辑:安瑞刚 王建雄 胡拮 心森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 》第九卷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