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乡的河
文/井明新
俺村门前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叫泗河。“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中的“川”指的就是俺家乡的泗河。
从离开家乡当兵起,我从一个城市向另一个城市里流动迁徙。儿时的憧憬虽已被岁月磨耗,始终让我迷恋和难以忘怀的,还是家乡的那条养育了一代代泗水人的母亲河。
我从小在这河边玩耍上学,中午常和一帮儿时的伙伴,光着屁股泡在水里,便把童年的许多欢乐留在了泗河里。每到夏天,河里的水清清的,没有一丝尘埃,河中活蹦乱跳的的小鱼儿成群结对,追逐嬉戏,我们便下去游泳或捉鱼儿,累了便到岸上树荫下休息。岸上的河沙松松软软的,赤着脚在上面很好玩。在河里面打水仗是我们最喜爱的活动,尤其是打水仗时,水面激起许许多多的白色的浪花,伙伴们便扬手欢呼,由此使河水变的富有生气。有时侯,学校老师也组织我们到河岸沙滩上的小树林去上课。老师在沙滩上画出各种图形,给我们传授知识,我们都非常兴奋。河的两岸是茂密的杂草,小鸭子在草丛中穿来穿去。北岸有片小树林,林中有几棵梨树和枣树,树上结满了饱满的果实,经常有馋嘴的小朋友把树上的果子摘下来吃,整个树林都弥漫着我们的笑声。清澈的河水由东向西缓缓流淌着,似乎也在欢乐地唱歌。这河水流经泗水、曲阜、兖州、邹城、济宁高新区、微山县和太白湖新区等7个县市区,最终便流进了微山湖里。
一个夏天的傍晚,天气特别闷热,河里面的鱼儿直往水面上跳。我们跟着大人们来到河边,便什么也不顾地脱光衣服,一个个都迫不急待地跳进水里消暑,尽情地在河里游着。立刻,河水里面便掀起了欢乐的浪花。
不大一会儿,突然从河的上游传来尖厉的喊叫声:“有水怪——水怪来了——水怪来了!”一听这声音,我就知道,又有人故意用水怪来吓唬小孩子们了。
其实,有关水怪的故事,听大人们讲过不止一次,而且每次都说的有鼻子有眼,让小孩子们不得不相信。说发大水时有人曾经亲眼看到过,龙不像龙,蛇不像蛇,一张口约模能吞进半头猪。说有一次河水猛张,水都进了院子了,就是不退去,人们断定是水怪在作怪,于是请人往河里放了几枪后,水才慢慢地退去。听了怪吓人的。其实泗河里压根儿没有水怪,这事儿都是大人们编的故事。
河边不仅是孩子们玩耍的天堂,劳作了一天的大人们也爱往那里聚。村里的妇女们常到河边来洗衣服,洗完后,将衣服往河边沙滩一凉,不到一袋烟功夫,衣服准能干。男人们也常到河里来逮鱼,特别是到了傍晚的时候,这里便成了男人们的世界。男人们将身上的衣服一脱,一下子钻进水里,身上的燥热、汗渍、疲劳便一股脑儿丢在了水里,清澈的的河水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使我体验到旅途中最厚的也无法复制的一段纯净和天真的岁月。
今年夏天回故乡,又看见我熟悉并让人亲近的那条河。要是以前,我一定竖起大拇指夸它,可是现在,我对它提之有愧。在我的眼里,它的厚重没变,但河水已经没有童年时的清澈了,连河岸也不像昔日般威武雄健了。再看看在中国的许多地方,泰山南北,黄河两岸,不知有多少条河流被污染?人们难道不能从那大河的咆哮中,感悟一点什么吗?
近些年,一些厂子的废水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到河里,也有人随意往河里倾倒垃圾,使整条河变成了被污染的河。河里的沙子被过度开采,不但给防讯带来了隐患,而且使它的美丽也大为逊色。我还记得去年八月参加泗河飘流时的情景:从泗河大桥一路西下,跨过橡皮坝,我们经历了最困难的一段水域。由于上游截流,水流量骤然减少。这段路三分之二的部分需要下船拉纤。困难还不止这些,这段水域尽管表面上水很清,其实污染相当严重。因为偏僻,估计成为监管的死角。当时,我为环境的恶劣而揪心,也从内心大声疾呼:“人类醒悟吧,保持生态,保护环境,护卫青山绿水,义不容辞。”
幸好,当地政府已经注意到泗河被污染的事情了,将美丽乡村建设融入生态立县战略,并且加快了治理泗河水污染问题。有许多心地善良的人,他们每天都在用自己那勤劳的双手,为空气的清新,为河水的清澈,为美丽家乡增添着一片片绿色。虽然他们只是做了一些微不足到的小事,但是,几年后,他们的劳动会让我的家乡变得更加美丽、更加繁荣。
作者简介:
井明新,笔名:老井,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宁市作家协会会员,济宁市散文学会理事。散文入选《中国网络文学精品2015年选》《2016年中外诗歌散文精品集》《中国时代文艺名家代表作典籍》(2017年卷)等多种文集。已出版散文集《弹指之间》。散文《追忆我的母亲》获2016年第二届“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金奖和最佳散文奖。
协办单位:《芙蓉国文汇》、《品诗》
主编:陈智鹏 (萧逸帆)
副主编:应永
编辑:安瑞刚 王建雄 胡拮 心森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第九卷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