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骄傲,我是老师
——退休感言
文/刘贵敏
35年,弹指一挥间。35年的光阴似流水,一去不复返。
35年前,不满二十岁的我怀揣梦想、意气风发地投身教育事业。人生第一次登上三尺讲台,心情慌张忐忑,望着台下五十多张天真可爱的笑脸,望着五十多双晶莹闪烁着求知的眼睛,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拿出自己精心准备的教具——一幅幅精美的图画,那是花了几个晚上用心画出来的。学生不约而同地“啊”,从他们毫不掩饰的口型,我受到了鼓舞,增加了信心。于是开始讲课,把自己学到的新的教学理念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打破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大声数着图画上美丽的的花朵、鲜亮诱人的苹果、鱼缸里摇着尾巴游动的鱼儿……他们迫不及待地一次次高高举起小手,几个性急的小男孩竟然喊出答案。下课的铃声响了,学生听得如醉如痴,意犹未尽,涨红的小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下课了,学生跑到讲台把我一层层围住,有的用稚嫩的小手摸摸我的图画,有的问这问那,不肯离开。初为人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骄傲,我是老师!我暗暗立下誓言:教好每一个孩子,不辜负党的培养,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白驹过隙,从1987年到今天,整整35年我奋斗在教育一线。我坚守了自己的初心!一心教书育一代代良才,三尺讲台写三十载春秋!我骄傲我是老师!
岁月无情,芳华易逝,曾经青春靓丽的容颜,转眼青丝成白发,皱纹爬上眼角。在三尺讲台辛勤耕耘三十五个春秋,送走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 叶超是我最早的学生之一。上学的时候他身材瘦小,性格内向,但懂事好学,从不捣乱。五年前的9月1日开学季,他送儿子上学时特意看望我。我竟没有认出他来,他笑着说:“老师,我是叶超。”霎时,小时候他文文弱弱的模样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他骄傲接着说:“老师,我长大后就变成了你,和你一样做了一名教师!”
走进教师队伍的另一个学生——沙文越。他从小就是一个学习优秀、懂事的孩子。说到沙文越,要先说他的哥哥沙文超。聪明可爱,就是活泼好动。不是上课小动作,就是没有完成作业,常被请家长。他妈妈有时带着弟弟到学校,交流中流露出对老二的偏爱:“这个孩子乖巧听话,人见人爱。”后来哥哥毕业,我接一年级,发现沙文越在我班里。果然,沙文越如他妈妈说的那样乖巧懂事,学习认真。于是我慢慢培养他当班长,不光是管好自己,还能管好整个班级。有了沙文越当助手,我的工作顺心如意。他大学毕业时又回到母校实习,工作认真踏实肯干,受到领导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我作为他的老师,更是脸上有光。我骄傲,我是老师!
说起我的学生,最想对张顺说声“对不起”。张顺是三年级是从新疆转到我们班的。他初到班里,基础差,成绩不好。汉语拼音经常出错。和他妈妈交流后得知,父母都是地质工作者,长年累月在野外工作,他和姐姐随父母在外地流动,学习落下不少。因为姐姐高考失利,妈妈下了决心,带两个孩子回到家乡陪读。在以后的日子里,课堂上出现基础性的知识,我就再讲一遍,特别提问张顺,看他会不会;在课余时间,抽出时间给张顺补课。经过多方面的努力,他的成绩慢慢有了提高。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子不紧不慢地流逝。有一天下课后,我拿着课本刚回到办公室,看到办公桌上有我的一封信。信封上一笔一画、略有歪歪扭扭的文字,就知道是毕业学生的来信。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看,原来是张顺的来信:“我子承父(母)业,现在一所地质大学学习,特别感谢您的培养和教导……”得知张顺上了大学我真替他高兴!后来工作一忙,竟忘了回信,时间久了,信封也找不到了,想回信也是无米之炊。对张顺内心充满内疚。多么希望能再见到张顺,亲口对他说一声:“对不起!老师错了!”
都说老师喜欢学习好的学生,那是真的。上课认真听讲,课下积极完成作业,考试成绩斐然,这样的孩子人见人爱,何况是老师呢?历届毕业生中这样的孩子比比皆是,他们一个个鲜活的笑容珍藏在我的脑海里。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我也深深地记着他们的音容笑貌,不过,我对他们严厉的批评,不知他们是否记恨我这个老师?
陈子涵是我教的两年前小学毕业的学生。他长得白白净净,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透着古怪精灵。上课爱小声说话,和“臭味”相投的小伙伴用手指比划着玩游戏,要么就是看漫画。回家更是不学习,完不成作业就是家常便饭。批评他吧,他总是有千条理由等着你。他的家就在学校门口附近,爸爸妈妈工作忙,爷爷奶奶管不住他。叫了无数次家长不管用,苦口婆心地讲道理转眼就忘,训斥、写检查没效果。无奈之下让他奶奶到学校陪读,课间到办公室补作业,以示惩罚。 前一段时间,一天中午,我早早去上班,快到学校时,看到一个穿初中校服的男生喊我:“刘老师……”原来是陈子涵,个子长高了,脸上的稚气消失了。“刘老师,您这么早来学校啦!”停下来和他聊,他兴奋地说:“老师,我现在知道学习了,进步可大了!”我鼓励他说:“不要嘴把式,看你的行动哦!中考考出好成绩,我请你吃饭!”他信心满满地说:“刘老师,我拿中考成绩去见您!”全然忘记我对他的训斥和惩罚!学校里的每一间教室,每一处地方,每一个角落都留下深刻印象。上班的日子总爱说“退休了多好啊!”怎么真正要退休了,心中充满留恋呢?操场上,每周一早晨的升旗仪式,雄壮的国歌声响在耳畔,带领学生拔河、趣味运动会上的场景还在眼前,办公室里同事们一起备课、教研、研讨课题仿佛就在昨天,怎么就要离开我辛勤耕耘的三尺讲台了呢?怎么就要和亲爱的同事们分开了呢?忘不了同事们在生活上的嘘寒问暖,忘不了在工作上的互帮互助,忘不了我们亲如姐妹的情谊,忘不了每次期末考试前奋力拼搏,忘不了取得胜利的欢呼雀跃!满满的回忆,暖暖的回忆,足以排遣我晚年的寂寞!
35年的时光如流水。我见证了教育教学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诺大的学校只有一台幻灯机,到后来每个年级有一台移动多媒体,大家轮流使用。而现在每间教室都装有电子白板,智慧黑板也走进教室。5G网络遍及学校的角角落落。教学越来越现代化,老师的幸福感越来越强。
一个世界,一个我。我轻轻地来,轻轻地离开。在我退休的那一天,不会告诉我最后的一届学生,他们是一年级的学生,太小了,还不懂得别离。在我退休的那一天,请领导老师们不要为我送行。我要等大家都下班回家后,把每一座教学楼一层一层走过。踱一踱曾经站立的讲台,摸一摸曾经写下板书的黑板,踏过操场的绿茵草地,仰望校园宁静的夜空。看一眼开水房,传达室,最后走出校门,悄悄关上门,挂好锁,回头看看美丽的校园,心里默默说一声:“再见!我的校园!”今生为师无怨无悔,我骄傲,我是老师! 【作者简介】刘贵敏,河北省文化名人联谊会会员,邢台市文学学会会员。小学高级教师,现供职于邢台市逸夫小学西校区。从教三十余年,一直奋斗在教学第一线。愿用脚去丈量祖国的每一寸土地,用心去书写所见所闻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