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主播简介


《铭刻国耻记忆的教堂》
作者:侃珂
合诵:相逢一笑•大梅
音乐合成:大梅
图片:侃珂

那是一个深秋的午后时刻,偶然过路海河岸边营口道16号,发现一座藏在繁华街区解放北路背后,已达一百五十年的天主教堂,文物标牌注明为“紫竹林教堂旧址”,铭刻着一段鲜为人知的近代史的印迹,由此引起我们追溯它的诞生由来。
早在1870年6月21日,天津发生一起震撼中外的“火烧望海楼”历史事件。随后,引发法、英、美、俄、德、比、西等七国军舰入侵天津,迫使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妥协赔款。1872年,法国天主教会利用清政府赔款中的九万两白银,在法租界紫竹林村建造了一座占地6.8亩、建筑面积779平方米的“圣路易教堂”,因此,又称为“紫竹林教堂”。
教堂内部装饰陈设高雅别致。地面铺设具有十字架图案的红蓝白三色瓷砖。大理石祭台上面周边有三个不同造型的十字架,整体有卷云式波浪边。祭台两侧供奉着法王路易九世和法国女英雄圣女贞德的圣像。西侧墙壁上镶嵌有一块白色大理石,用法文镌刻着为教堂建筑捐资者的名字。沿螺旋式楼梯攀上唱经楼,有西洋古典管风琴和紫铜音管倚墙而立,用于为宗教活动唱诗班伴奏,逐渐地成为在津外籍教徒、在洋行做事的中国教徒,到此过宗教生活的活动场所。在教堂院内创办了一所专为信教的中国子弟开设的法汉学校。还在紫竹林一带开医院、银行,建码头、仓库,修路植树,设兵营,海关道署,形成商贾云集的交易市场,使紫竹林成为法国殖民者掠夺中国经济的侵略据点。
十九世纪末年,义和团天津地区首领张德成率部和部分爱国清军官兵合力攻打紫竹林租界,曾经利用“火牛阵”一度攻入紫竹林,大胜八国联军,谱写了紫竹林攻坚战最光辉的史篇。后因八国联军增援部队赶来救援,两千勇士血溅海河沿岸,义和团终因寡不敌众,被迫撤出紫竹林,使紫竹林教堂幸免于战火而存在。连环画《紫竹林之战》,详细地描绘了海河儿女抗击侵略者英勇无畏的激战场面。
解放以后,紫竹林教堂曾经作为天津市第九塑料厂仓库长期使用,院内的大铁门常年紧锁。后因地震损坏教堂顶部而改为简易顶。2004年8月,紫竹林教堂,被天津市和平区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直到2013年6月,天津市有关建筑部门,开始对这座年久失修而有坍塌危险的紫竹林教堂,进行了抢救式的整体保护维修措施,恢复了原来教堂建筑的面目。2015年1月,天津市人民政府将紫竹林教堂旧址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青砖木结构的天主教堂,散发着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教堂建筑的风采,并吸收了中华砖雕的精美工艺,给人一种巍峨典雅之感。不仅见证了法国殖民主义,对中国进行宗教渗透和文化侵略的历史;也承载着天津人民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英勇历史。还会唤起游客在浏览之余,不能忘却那段“天津教案”的国耻记忆,激励我们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