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心安处是吾乡
文/云蒙山人
在宋词的世界里,苏轼苏东坡绝对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他有直插云天的高度,有深不可测的广度,有气宇轩昂的风度,使人不得不折服。他用烛照千年的敏锐目光,洞察着生命的真谛,更以宽广豁达的胸怀,彰显文艺的价值。他那颗高傲的头颅,时而抬头仰望浩瀚星河,时而举目远眺滚滚大江,时而闭目遐思人间真情,总能带给人以强烈的震撼与共鸣。 人生代代无穷已,明月年年望相似。不过,在苏轼抬头仰望的那个中秋夜,亘古不变月亮是最幸福的,因为他这一望,竟然望出了一首千古绝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请原谅我舍不得省略一点点。这首《水调歌头》借明月表明月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乐观的情致,尤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 风物长宜放眼量,牢骚太盛防断肠。面对接踵而来的磨难,举目远眺成为了苏轼最常采用的姿态,在这种状态下的创作,也最能表现出他豁达乐观的心态。 《念奴娇·赤壁怀古》无疑是经典中的经典。“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抒发了对昔日英雄人物的敬仰以及对自己坎坷人生的感慨。 百年修得同船渡,一日夫妻百日恩。尤其在那个动辄妻妾成群的时代里,苏轼的这份深情显得尤为难得。 读读《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吧:“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鬃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首词运用分合顿挫,虚实结合以及叙述白描等多种方法表达对亡妻的怀思,其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深婉而挚着,读后无不为之感叹哀惋。在“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临各自飞”已不新鲜的当下,这份闭目怀想的深情弥足珍贵。苏轼颠沛流离、跌宕起伏的一生里,这也许正是支撑他着前行的信仰般的力量。 英雄惜美人,美人敬英雄。《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堪称苏轼向寓娘致敬的神来之笔。“此身飘摇无处寻,此心安处是吾乡。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当年,苏轼的乌台诗案牵连甚广,王巩王定国就是那个被牵连最深的人。王巩被贬时,他的歌伎毅然随行,这让苏轼深深折服,所以写下这首词,赞赏寓娘的品格。 纵然风刀霜剑,归来仍是少年。我们希望生活不再漂泊无定,内心不再恐惧、担忧,一切不再让我们如此疲惫不堪,但生活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变故。真正的安顿,是内心的安顿。心若没有了归宿,到哪里都是流浪。内心安定,波澜不起,自可随遇而安,任凭平地风浪起,此心安处是吾乡……



【题字嘉宾】王敏,陕西洛南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自号慎思堂主。好读书,不求甚解,喜书法,追慕鲁公。古典诗词,寻章摘句,喜好中国传统文化。
嘉宾电话:18702975816
联系地址:洛南县石门镇河西南苑

【作者简介】萧军,家居陕西洛南,自称云蒙山人,本职教坛耕耘,身兼文史责任,愿结识更多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