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马导”自己担任主演演出的《采薇歌》《大禹导渭》为推介渭源文化旅游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得到省市有关领导和业内人士的高度赞誉。2019年6月,《采薇歌》由县上筛选,参加了西部旅游推介会在四川重庆的演出,节目以其历史的拙朴和舞剧的优雅,主演者的气宇轩扬和形具神生完全打动折服了全场。受长江流域的高亢和巴蜀文化印染的渝州人有些不置可否,西北小县竟然有这般文化魅力和出神造化的演绎神韵。《采薇歌》后来获得了文化部全国“青艺节”定西赛区一等奖。少儿舞蹈《草原小骏马》荣获全国第五届校园艺术人才选拔赛一等奖,大型舞蹈《渭河吉祥鼓》参加甘肃省“首届民间民族艺术节”汇演中荣获三等奖,同时荣获编导奖,2016年创作编导红色经典舞蹈《映山红》荣获2016甘肃省电视台少儿春晚一等奖。并获中国舞蹈家协会198期舞蹈展演金奖。
艺术术人生育繁花,奉献社会结硕果。截止2021年,北苑艺术学校培养出舞蹈学员8000多名,考入本科以上院校的学生50多名,大中专院校学生80名,2021年辅导学生叶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
曾前我对“马导”的事业不以为然,心里在想,“一个大男人,干什么不好,非要跳跳唱唱的,那种碗是“青春饭”,年轻的时候连跳带唱就过去了,这人“一辈子”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干,何苦要跟自己过不去。”要知道,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从事舞蹈艺术事业,可不是“凭脸蛋”在“娱乐圈”轻轻松松“挣大钱”的“小鲜肉”,那么容易,每天还得练功唉!文艺创作、教学管理、编排执导,一个人能有多少精力,真不敢想。通过工作间隙对他节目的耳濡目染,我砰动的“无眠了”。
“好男儿志在四方”。热血澎湃的青年1985年10月入伍兰州军区某通信总站,定西新兵新训“元旦”文艺联欢的机会里一次拔萃,在一片欢呼“喝彩”声中,他与我县汪志华被首长看好器重,送进兰州军区战斗舞歌团特培大半年,回来成了部队文艺的“台柱子”,部队的“红人”。当时正值“对越自卫还击战”进行当中,一台“血染的风采”的成功推出,省城兰州军地互动“军民情”,不知演了多少回。我和汪志华在一营三连,他在二营二连,我们同在一个大院。他俩可真是让战友们羡慕又嫉妒,热眼又光彩,他俩年轻时候的哪个“帅”和“豁眼”,男女战士们都争着跟他俩拍照,天南海北的战友们心跳眼热的开刷我们不会跳的,“你们渭源人“能的很”,也有不会跳的。”
复员后他成了文化馆的文艺专干,县上组织团体文艺演出热乎的年代,不甘人后的县电力公司撬动公关,上下使劲,挖他到电力公司专门执导文艺演出。后来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提升,全社会开始重视少儿综合素质的培养,钟情少儿文艺素质培养的家长央求马耕耘利用节假日代培他(她)们的孩子,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意识在渭源由此趋于成熟,这时他已经没有了“分身术”。他挚爱的是舞台,更欣喜培育艺术新苗。
“艺无止境”。他要从事艺术教学,学校承担演出任务,自身和学校必须提升达标“上台阶”。于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人,又成了艺术进修和教学理论提升的一名“大龄学生”,他远赴北京艺术院校学习舞蹈创作和艺术教学专业。花费高额听取名家授课讲座。几年下来如愿以偿,他的“北苑艺术学校”由县民政局批准以民办非企业单位注册,渭源教育局颁发校外艺术机构,市教育局评定他的艺术学校为“四星级”学校,被中国舞协命名为会员单位,中国舞考基点定西市文联创作基地,北京欧美思教育集团单位,一连串的冠名让人目不暇接。
渭河源头的历史传说不光有“伯夷叔齐”和“大禹导渭”,还有很多重大历史题材,诸如秦始皇出巡巡查长城,下榻就寝既成“秦王寺”。唐玄奘西去到无影山喇嘛寺投递佛教关文,十多年取经返回,印度送经的48匹良马中的一批白色玉马,病死寺下沟,寺主念其马托经有功,将马藏于寺内,随改寺名为“马藏寺”。明大臣郭节随建文帝朱允炆一行避“靖难之役”,至秀峰岩隐居削发为僧,植红、黄、白、绿、蓝五色之竹于禅院,自称“五竹僧”,寺因此得名,较多的历史题材是创作演艺的丰富素材。如果把重点优秀情节整理融合成为一台剧目,花“大力气”,以“高水准”的创作、导演、执导排练,运作实时择机推出,“跨省”演出赢取更大的推展空间,助力“渭源旅游”或许会迎来不可想象的效应。
作者简介:侯自成,甘肃渭源县应急管理局一般职工,微信号枫叶林,喜欢阅读文艺作品,也爱写作,有通讯报道和评述,以及散文散于《定西日报》和其它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