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荣根,曾获上海文学短篇小说二等奖;全国知青文学长篇小说一等奖。出版长篇小说15部,评论22部。
10
没想到长官部同意了。这一天,李天铭接到通知,而且是当着王营长的面移交工作。王营长斜眼瞅着杨副团长,心里明净着,这准是昊天那小子在上头告了御状。长官部成立机关枪训练班,还非得特意从2营,还非得指名道姓要让李天铭去而不是别人。这里面有鬼。王营长也算识时务,他说:“得了,要走就走吧,我也不拦着。”他知道自己拦不住。看来,李天铭这几年积攒下来的人脉关系到了关键时候还真的派上了用场。
千里送君总有一别,这天昊天陪着李天铭走了一段路。令昊天感兴趣的是,自己的名字和李天铭的名字,还有李天铭从前女朋友沈天英的名字中,这三个名字当中都有一个天字。他感到奇怪啊,李天铭经他这么一说,倒也有点上心,想,这是不是我们几个前世有缘哪。这其中的道理谁也说不清道不明,也就这么地吧。“行了,你自己走吧,”昊天和李天铭握了握手。互道珍重。这个景,跟李天铭当初从家出来混社会时,已经有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的特征就是成长。
李天铭来到机枪班,凭着自己的好学,两个月之后就被分配去挺进三纵队一大队二中队任中尉分队长,上面还特别说明,让李天铭任狙击队二组组长。二中队的任务,主要是在山西晋南汾河北岸的稷山县、辫县、汾城县一带活动狙击日军。
往往都在夜幕的掩护下,李天铭这伙人,一个个都身穿便衣,在山道上行进。这时候的李天铭在从军的这些日子里,有了卫生兵、骑马术、工兵、尤其现在又学会了机关枪修理。这些经历在当时的部队里还是比较被人看重的,那时候也算是个人才。对李天铭而言,现在要紧的就是要提高指挥能力,李天铭有指挥能力,如果没有能力的话,怎么能在工兵21团2营任连副。他当连副的时候不欺诈人,而且连里发生什么事他都能给扛着,这也是打动昊天的地方,昊天虽不跟他在一个连队,可是昊天知道李天铭的那些事。令昊天不知道的是,李天铭这些管理方法都是从林连长林刚那里学来的,李天铭那会工夫当勤务兵没有白当,尤其是林连长的为人,更加令李天铭心中激动不已,林连长管理部队严,但他从来不打人,平时气急眼了就是骂几句娘。
当李天铭身上带着林连长的这些痕迹来到了工兵21团2营,自然也就跟3营的王营长形成了对照。王营长虽然不认识那个骑兵连的林连长,可是他担心李天铭有朝一日会超过自己。这才是王营长的心病,如今,李天铭调走,不是对他也就减少了威胁不是,正是!所以,王营长也不是什么愚钝之人,他忽然就看到了这么一丝机会,走,放他走!可是在表面上,他还得装出那个气愤愤的样子。做给谁看哪。
这一伙便衣现在都蹲下来,眼睛专注前方,交通壕,铁丝网,碉堡,夜,伸手不见五指。像是要下雨。这伙人趴下了,李天铭手一挥,后面有几个人弓着腰朝前面无声息地扑过去。
1943年7月的一天夜晚,李天铭率领便衣队在新佭一带阻狙击敌人,完成任务,半夜十二点来到新佭义泉镇晋南村一个祠堂里休息,睡眠中被日军包围,晋南村都有城堡,拂晓,哨兵从东门堡上看见敌人分四路纵队向这里开来。难道昨晚上便衣队进村被人发现了。哨兵挺机灵,“啪”地一声枪响,顿时就把这伙人惊醒。
李天铭吩咐按事先约定好的计划行事,那就是分组行动,百十来人,“呼啦”一下全部散开。李天铭记所带领的便衣队,以轻机关枪为多数,几乎每五六个人就配有一挺机枪,一个分队拥有掷弹筒一具,其余人都是晋造的三八式步枪,但是机枪只有二百发子弹,步枪子弹也只有百余发,每人只能携带三枚手榴弹。便衣队在敌占区行动,一律不能多带子弹,这也给战斗打响之后的补给造成困难。“大家听明白了没有。”“听明白了。”“听明白了行动。”“是。”李天铭再也不是一个稚嫩的新兵蛋子,而是一个百十来人的指挥官。
李天铭这时候再次强调,“我再说一遍,为了节省子弹,并且能够消灭鬼子,轻机枪不用打连发,让敌人接近五六十米处用单发射击。”按照李天铭在两个月的机枪训练班所学到的东西,他心中非常有数,自己所带的这支队伍,机枪射手在短距离内,可以说能做到百发百中,而且是打单发。
李天铭还在四个堡门上安置两挺轻机枪,特别是在堡墙下面,战士们又迅速挖了许多射击口,轻机枪和步枪的射击位置已经落实到位,他还在堡墙的外四角亭处又安放一挺机枪,从侧身消灭敌人。
上午,战斗正式打响,李天铭穿梭到各个分队的位置,说句实话,李天铭让各个分队长充分行使指挥权,原则是各自都把自己的分队带好。上午,李天铭部没有人伤亡。有意思的是镇上的老百姓全都走上堡墙看热闹,有些老大爷老大娘看到敌人一个个倒下去拍手叫好。老百姓还给他们送水送饭。这些场景,都在李天铭的脑海里留下了永远也抹不去的痕迹。
到了中午时分,敌人从各县调来约八百余日军,还调来炮兵,哟!有野炮、山炮。这时候,李天铭发现了这场战斗已经远远超出了自己的预料之外,他的心一下子收紧。迫击炮弹呼啸着从身边掠过,爆炸声震耳欲聋,硝烟弥漫不说,各分队陆续有人阵亡。李天铭只要一听到炮声就大喊,“隐蔽!”爆炸声过后,然后又命令,“各就各位。”“报告,守东门的中队长阵亡。”“报告,二队副阵亡。”各种不利的消息都汇集过来,李天铭只想等到天黑。
就在这时候,一颗炮弹落在李天铭身边不远的地方,他头部受伤,卫生兵马上冲上来要为他包扎,被他一下推开,然后用身体扑倒在卫生兵的身上。
东门打得非常激烈,可是西门一点动静都没有,看上去,那里没有敌人把守。这不对劲啊,李天铭感到蹊跷,其中必有诈。通讯员跑到李天铭跟前,弓着腰问现在怎么办。李天铭吩咐道,“传我的命令,一定要把敌人拖到天黑。”“是。”通讯员又回来报告,“梁成一和张彦军正在率领队伍朝西门运动。”“快通知他们回来,如果不执行命令,就地惩罚。”“是。”
敌人很狡猾,给他们留下了西门,意思是让他们从西门撤走。“报告,西门外有大批敌人集结,”侦察员及时报告了这个情况,“梁成一和张彦军已率队回来。”“好,我知道了,让他们待命。”“是。”果然如此。李天铭抬头看了看天,已进黄昏。再等一等,看看这天头还会发生一些什么变化。李天铭现在心里正在打着撤退的主意。同时,他又吩咐通讯员传令下去,“作好和义泉镇共存亡的准备。”这是最后一招。如果不是这样布置的话,从精神上,部队恐怕会支撑不了多久,因为子弹越打越少。
这场战斗一直打到半夜十二点钟,这时候,突然一场倾盆大雨从天而降。这是老天爷给了机会。这使得李天铭喜出望外,天意,真是天意啊!听得到敌人的哨子声响成一片,敌人又打联络信号弹了。李天铭心中纳闷,不知道敌人在搞什么诡计。雨越下越大,敌人停止了射击。再等一等。敌人没有其它动作,没有,真的没有。这时候,该是李天铭下决心的时候了。
事不宜迟。李天铭意识到是这场大雨阻止了敌人的进攻,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这个机遇也可以使部队化险为夷。在以往的作战中,李天铭认为敌人有个惯例,比如在天黑休整,然后再组织进攻。“报告,子弹不多了。”李天铭略微一沉思,果断地说,“趁天黑下雨,赶紧向西门撤出,要快,撤出去之后先到二里地的高书庄集结,然后撤离到汾城县境内休息。
一溜人马飞快地从西门撤出。
作者:王荣根
荣誉顾问:关敏仪 然 空
萧 潇 秋 秋 胡晶清 施国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