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你回一回头
作者/顾祥
弹指繁华落尽
感叹时光清浅
生死刹那间
阴阳两隔永不见
母亲音容宛在
腮泪潸巾梦难全。
——题记
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世界上最美好的语言,那是来自母亲的呼唤”。然而就在我45岁那年,81岁的母亲像一颗瞬时划过的流星燃尽了自己的一生,带着对儿女的无限眷恋,走完了她颠波流漓的一生。那种慈爱,那种呼唤成为我永久的痛和无尽的思念。
母亲民国十年出生在赤城县云州村,她3岁的时侯姥姥病故了,一领炕席把姥姥匆匆下葬了,家里穷的叮当响,吃了上顿没下顿,姥爷靠给地主当长工挣钱养活母亲和大姨,大姨年长母亲8岁,当时也懂事了。在山坳里姐妹俩相依为命,拾粪搂柴,采山果,撸榆钱,艰辛度日。可是祸不单行,有一年地主家年底粮食大丰收,开恩筵请长工短汉,姥爷因为过多贪吃油炸糕肚涨撑死了。姥爷一死,家境更是雪上加霜,一对苦命的孩子在街坊邻居的照顾下,吃百家饭,穿百家衣,在饥寒交迫的年代逐渐长大了。1951年,我的母亲嫁到了沽源县米鸿营子,父亲诚实善良,心疼母亲,家里大小事情全由母亲当家,共生育我们兄妹7人,5男2女。我的二哥在3岁的时候患上了眼病,母亲除了在生产队劳动外,每天还要步行背着二哥去宝昌县张春围子看病,由于家里贫穷二哥的眼睛没有很好的医治最后深度失明了,为此母亲哭了很久。在吃饭的时侯总是先让没眼的二哥吃饱,那时侯我们还小,常常埋怨母亲偏心,把好吃的多给二哥,长大后才明白,那是母亲留在心底的痛,她常常自责自己,没能力让儿子成为一个健全的人。母亲一生为人正直,光明磊落,在困难面前总不低头。那个年代家穷,她每天除了在大集体劳动外,晚上还要加班绞纺压麻,多挣工分养活一家人,还要在昏暗的油灯下给儿女们缝衣做鞋,儿时的我常常偎依在母亲的怀里帮她穿针引线。母亲在超负荷的劳作中逐渐衰老了,38岁的时候就开始掉牙了,在50多岁时满嘴的牙掉光了,吃饭总是囫囵吞枣,甚至不嚼就整块的咽下去了。她总是把最好的留给儿女,她一生中没有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每年都是那件退了色的对襟黑衣服,从不在她的身上多花一分钱,就这样在那个可怜的年代节衣省食,都给儿女们成家立业,完成了一个做母亲的最大心愿。
随着岁月的增长,母亲不再年轻了,青丝过早的爬满了她的额头,以往那清晰的眼睛也变的混浊,失去了闪烁的光泽,腰身逐渐佝偻,步履踽踽缓慢,那双布满皲裂的手也失去了润色,弯曲的很难伸展,到了晚年母亲先是失忆耳聋,后来又得了一种医学上称"帕森金"的病,双手和舌头不停的抖动,想和她说句话就得贴进耳边大声呼喊,她只是是懂非懂的摇头,就连我二哥和我五嫂英年早逝的事情都不知道了,母亲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只能在土炕上绻成一团,等待着灯油耗尽的那一天。
母爱无声,照亮了家的天空,母爱无言,滋润了后代成长,我多想留住一段时光,留住母亲不老的容颜,时光啊!慢些吧,不要让我的母亲衰老,我愿用我的一切换取母亲的岁月长流……
在2011年6月27日,这个悲伤的日子,母亲沉睡了3天之后,缓慢的睁开了眼睛,环视了围在她身边的子女儿孙,底咕着别人听不懂的语言,我的姐姐和长兄紧紧的抱住母亲瘦弱的躯体呼喊,可是母亲眼神迷乱,瞳孔逐渐放大,一双枯梏布满青筋的手无力的垂落下来,姐姐赶紧的拿来事先为母亲准备好的寿衣给她穿上,长兄把母亲的眼眼慢慢的合在了一起……这一刻,我的心裂开了,一家人围着母亲的遗体嚎啕大哭,一瞬间,山崩地裂,一刹那,阴阳两隔,娘啊,你为什么走的那么狠心,抛下了你的儿女……母亲的遗体停在土炕上,用一块黄布罩盖着,我轻轻的掀开盖布,抚摸着母亲的脸颊,早乙没有了人体的温度,任凭我大声的呼喊,娘,你醒醒,你起来吧……我知道我娘睡着了,这一睡永远不再醒来,我多希望天不要亮,我要守在娘的身边,守一夜,守一个世纪,守一千年……
第二天一早,我和几个晚辈拉着母亲的遗体去沽源县殡仪馆火化,一路上我紧紧的抱着棺木,想用自己的体温把母亲暖醒。在火化工人的协助下把母亲抬到了火化炉边,母亲的身体是那么瘦弱,缕缕白发在胸口摆动,面目还是那么安享。这一刻我明白母亲的身体要在溶炉里淬炼,数分钟之内将会变成一堆白骨,我心如刀绞,火化工师傅拿一把铁锤把母亲的骨灰渣子轻松砸碎,每一锤子就像砸在我的心脏上,揪心巨疼,只有母亲的那枚黑发卡还在亮着微微的光。
路边的大杨树高大而碧绿,田野的庄稼翻滚着波波麦浪,农人在田间辛苦的劳作,山坡上巨大的风车在缓缓的摆动叶桨……然而这沿途的风景与我悲伤的心格格不入,我把母亲的骨灰紧紧的贴在心窝,带回那个陪她一生的老屋。家里的长兄请来了阴阳师和民间乐队,儿女们披麻戴孝,晚上去土地小庙给母亲报庙,一阵阵悲怆的曲调伤心的吹起了,穿透夜幕向大地倾诉着母亲那坚艰的一生。兄长肩头上扛着母亲的招魂幡,在小庙前泣不成声,呼喊着,娘回家……十字路口那星星点点的磷火闪着微光在跳动,那一定是在为母亲照亮回家的路。戏台上乐队演员在尽情欢舞,那个叫小黑女的歌手用悲哀的嗓音唱着《母亲》的歌曲(小黑女,原名张波浩,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人,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代传承人),后台总管早早的拿出赏钱奖给那些卖力演唱的人员。
夜空繁星静谧,眨的眼眼忽隐忽现,我仰望星空,在寻找那一颗星星是我的母亲,有人说,人死后天空必有一颗流星划过,她要用自己最后的光芒照亮夜空。夜深了,母亲的骨灰开始入殓,把母亲身前所穿过的衣物和东西全部装到棺材里,兄长手拿铁锤把七寸钢钉钉在了棺材盖上,每钉一下都要喊声,娘,躲钉,娘,躲钉……那揪心的锺声将母亲永远钉在了另一个世界。母亲的丧事超办了整整5天,街坊亲友都来送别母亲最后的一程,和母亲要好的婶娘们围着灵堂和母亲挥泪告别。
一串串纸钱将母亲引到后梁,一锹锹黄土把母亲的躯体安葬,一行行泪水在母亲的坟头上流过,一声声嘶喊唤不回远去的亲娘。
我知道我的母亲没有过轰轰烈烈,名满天下的声誉,更没有像岳母刺字,孟母三迁的非凡业举,但她那淳朴善良的心足以温暖我的一生,能使我在困境中倔强的站起,在失落中鼓足勇气。母亲虽然离开我,但她的灵魂就像滔滔不绝的江河在我的心中日夜奔流,她的音容就像北方的大杨树在我的心灵深处撑起一片荫凉,教我不惧雪雨风霜,她的慈爱与厚重像一颗饱满的种子植入我生命的血脉中,她的精神信念像一束闪烁熠熠生辉的光芒照亮我人生的方向。
窗外已是一片初冬的景色,山野的风带着寒意徐徐吹来,母亲坟头上的枯草在随风摇曳,我仿佛看到了母亲的音容在瑟瑟秋风下向我招手。我向着母亲休憇的山梁呼喊——母亲你回一回头吧。
秋风凉
草木黄
无人叮嘱添衣裳
相思泪
流成行
永世难见爹和娘,
老屋在
墙斑驳
慈母音容绕房粱
今别后
恩难忘
阴阳两隔哭断肠。
2022年10月17日沽源。
作者简介:顾祥,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白土窑乡五道沟民。沽源县文联诗协会员,乡土文化创作传媒者,热爱文学创作。曾在国家,市级报刊上和网络平台上发表作品300余篇。
中华文学社编委会成员
名誉总社长、总监:潘总
名誉总社长、总编:夏牧
总社长、总编:青青芳草(李秀锦)
社长兼常务:高淑华
文学总监、执行社长:王秀北 张传浩
编委会秘书长、执行社长:冯金岩
编委会主任、执行社长:张新成
编委会参事、执行社长:辛金(董新彩)
编委会参事、执行社长:王绍华
执行社长、精英总编:王琪英
执行社长、精英总编:李永恩
首席顾问兼行政社长:尹连荣
精英顾问、副社长:张会伟
精英顾问、副社长:耿铁生
精英顾问、副社长:李敏
精英顾问、副社长:陈宝莹
精英顾问、副社长:代运通
副社长、副总编辑:娄道权
副社长、副总编辑:盘祖艮
副社长、副总编辑:刘凤亭
金牌主编、编辑部长:青青芳草 王琪英 李永恩 娄道权 盘祖艮 素棉 李玲 吴文彬 淡淡铅华
现代诗审稿部长:张传浩(兼)冯金岩(兼) 尹连荣(兼)
格律诗审稿部长:陈宝莹(兼)刘凤亭(兼) 杜仕和
群管部长:张新成(兼)
宣传部长:高淑华(兼)
名誉副社长、主播部长:刘凤珠 刘彩兰 郭秋松 王冬梅
金牌主播:盛成祥 张水芹 王慧贤 张春燕 宋春献 薛建军 李辉 胡长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