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忘却的寒窗岁月
作者:粟明全
春夏秋冬
寒来暑往
年复一年
我们悄然间已迈入老年
六年前,我们首次进行了同学聚会
同学聚会
是三十多年的重逢
三十多年了
是一次难得的相聚
我无幸参加
很遗憾的缺席一次人生中最美好团聚
想像同学们再次相遇的情景
心潮起伏
无限澎湃
拉不完的家常
诉不完的心声
一壶浊酒诉衷肠
唉,三十多年
弹指一挥间
多少往事如烟
无情岁月催人老
朝如青丝暮白头
重逢的美好难免有缺憾
生活的奔波
一些同学远居了他乡
一些同学杳无音信
一些有幸参加了革命工作
一些同学经商创业发家致富 ,各奔前程
一些同学保家卫国成为烈士
一些同学因患重疾已俨然作古
四十多年前
我们追求学业走在一起
那时,我们都很青涩
但血气方刚,风华正茂
彼此都很懵懂
我来自农村
他来自街上
不同的环境
不同的地方
让我们走进永三中
走近高五班
一群陌生的面孔
变成了莘莘学子
恰同学少年
我们怀着理想
暗自梦寐以求
但我们却是拨乱反正的一代
扭曲的教育
让我们没有很好的基础
绝大多数都是来自附设初中
“红宝书”的经历
让我们的知识十分匮乏
我们都很努力
也怀着美好的愿望
但众多的因素
让我们感到无赖
永三中是一个叫“小田”的地方
仅有的十来间土墙房
便是我们的教室
两个三角架支撑着木制黑板
简陋的桌凳
总是稀牙漏缝
吱吱作响的凳子
总是让人胆战心惊
泥土的操坝
要么尘土飞扬
要么泥泞不堪
学校处于起伏不平的半坡上
没有围墙
没有隔栏
教室零落错乱
东有几间
西有几间
教室的窗户
没有玻璃
闷热的夏季
享受着露天的风光
寒冷的冬季学期
总是那么难熬
一股股吹来的北风
让人瑟瑟发抖
师资力量
东拼西凑
科班老师
凤毛麟角
傅老师的板书
刚劲有力
横平竖直
毫不偷懒
讲台上随时都有他犀利的目光
点滴动作
明察秋毫
情爱行为
十分忌讳
男女同学
距离很长
如有碰撞
似如闪电
各科教学
参差不齐
老师虽用心
学生也努力
赋予的学问
仍很显苍白
一群身着衣衫不整的穷学生
相互没有猜忌
感情真挚弥留
五分钱的土豆丝
使人心存记忆
难得的“牙祭” 总是刻骨铭心
伙食团经久不息的芽菜汤
至今难忘
长期不断顿的是黄华粮管所的仓包谷饭
偶尔的“蛐蛐儿裹沙” 让人欢喜若狂
端着瓷碗
排队打饭的场景
热闹非凡
蝉鸣的两个夏季和刺骨的两个冬天
我们度过了高中两年的寒窗岁月
情深深 ,路漫漫
天各一方的永三中高五班同学
你,现在还好吗?
10月15日
作者简介:粟明全,永善县黄华镇人。曾在《春城晚报》《光明网》《昭通日报》《永善文学》《昭通作家》《新华网》客户端等刊物媒体发表作品。现供职于昭通市生态环境局永善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