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讲: 蒋瑞华
主编: 徐庆生 李晓红 武汉军 蒋瑞华 李新萍
刘建朝
收集: 刘建朝
制作: 武汉军
柳韵诗社每日古诗诵读(48)
【导语】
牡丹花象征着富贵,人们通常用“国色天香”来形容她。在历代写花的诗句中,不少都是花朵零落后的伤春惜花之词。唐代诗人白居易另辟蹊径,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写出了自己对牡丹花的喜爱。今天我们分享他的《惜牡丹花》。
【原文】
惜牡丹花
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译文】
惆怅地看着台阶前的红牡丹,
日暮时有两朵残败,
明早大风一吹所有的花都没了,
怜惜这快凋谢的花晚上还拿着灯细细观赏。
【鉴赏】
牡丹花花期将过,诗人恋恋不舍。
第一、二句“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惆怅”二字让人们觉得牡丹花快零落了,顿时产生惜花的情感,一种淡淡的忧伤飘来。可当人们看到“唯有”“两枝”时,就明白了:原来满院的牡丹花开得正盛,仅有两枝残败就被诗人发现了,他观察得这么细心,足见其对牡丹花的爱惜之情。
第三、四句“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诗人估计第二天早晨风应该把所有的牡丹花吹落,这是诗人的推测和担忧,可又无力阻止花的衰败,只能“夜惜衰红把火看”。趁花还没吹尽夜里起来秉火赏花。最后两句更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惜花之情。
全诗只有四句,可诗人对牡丹花深厚的怜爱之情却表现得一览无遗,寄寓了岁月流逝,青春难驻的感慨。
上榜诗人
苏万贵,李新萍,刘建朝,王铁英,朱云,王书成,胡光阳,王大博,于恩生,吴殿尧,徐建云,王淑舫,李玉珍,鞠代运,李晓红,咏杰,奇闻天下,宇平,徐庆生,贾晓春,武汉军,孙树桃
一、苏万贵
晚上散步
蓝天西望晚霞丹,枫叶飘飘树渐残。
河水悠悠凝岁月,桥前散步并肩看。
二、李新萍
1)惜牡丹花
争艳百花是牡丹,开期日短几枝残。
春天待到柔风尽,引得游人赏悦看。
2)秋
露冷霜寒满树丹,山枫落叶百花残。
金黄稻浪随风荡,紫菊芬芳悦目看。
三、刘建朝
惜牡丹
雨后园中赏牡丹,繁荣落尽叶凋残。
空怜国色无娇媚,恨不移盆独自看。
四、王铁英
晚归渔船
夕阳西下晚霞丹,河水泛舟浮叶残。
夜静船归鱼货满,买家小贩悦颜看。
五、朱云
寒秋赏芦花
松柏常青枫叶丹,草枯蝶去百花残。
河滩逢苇迎风摆,秋尽芦花更好看。
六、王书成
秋塘
冷雨窗前菊蕊丹,池塘静水落荷残。
侵寒白苇染霜舞,拂晓红枫似火看。
七、胡光阳
牡丹
绝色奇香溯牡丹,宁为焦骨百肢残。
今时也不媚权贵,三合王城百姓看。
八、王大博
护花使者
暮雨冲枝洗牡丹,凉风卷叶堕花残。
霜前瘦影伤心护,夜里痴情尽力看。
九、于恩生
秋夜
日落西山霞似丹,河上野鸭戏叶残。
秋风吹过银波闪,月下归人驻足看。
十、吴殿尧
慢赏牡丹
国色天香是牡丹,好花百日亦凋残。
人生难享华无尽,淡定从容慢赏看。
十一、徐建云
戏说西游
老君竭力炼仙丹,半醉悟空翻乱残。
大闹天宫谁作主,银屏机后稚童看。
十二、王淑舫
秋韵
秋风扫落叶枫丹,遍野红黄翠染残。
五彩斑斓多靓丽,游人打卡赏欣看。
十三、李玉珍
惜牡丹花
庭院生株红牡丹,没开数日几枝残。
春风未尽花凋落,待到来年喜悦看。
十四、鞠代运
残荷
菡萏含羞赛牡丹,秋风渡过叶枝残。
奇姿傲骨塘中立,雪点残荷百态看。
十五、李晓红
小院秋景
楼院山墙一片丹。殷红热烈叶无残。
凌寒向日娇娇长,黄菊相生甚好看。
十六、咏杰
晚秋吟
霞染层林枫叶丹,霜风萧瑟百花残。
秋鸿过尽辞秋色,岁月如烟已惯看。
十七、奇闻天下
春芽
富贵娇娆月牡丹,贫寒傲雪叶枝残。
初春破土萌芽动,盛夏花香鸟语看。
十八、宇平
残荷思
仲夏荷塘点点丹,晚秋荷叶水中残。
天寒地冷猫冬捂,红翠来年此处看。
十九、徐庆生
江山
江山血染映旗丹,万里征程鼓角残。
社稷如今民作主,天安丽日请君看。
二十、贾晓春
深秋
十月清霜又叶丹,一池香藕已花残。
尤知季转秋光尽。只等岁寒三友看。
二十一、武汉军
晚秋
清霜冷露染枫丹,云淡天高柳叶残。
一夜西风花草尽,三川景色有谁看。
二十二、孙树桃
惜牡丹
国色天香属牡丹,花开数日几枝残。
垂涎百媚千娇影,浩渺寰尘哪处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