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讲: 蒋瑞华
主编: 徐庆生 李晓红 武汉军 蒋瑞华 李新萍
刘建朝
收集: 刘建朝
制作: 武汉军
柳韵诗社每日古诗诵读(47)
【导语】
韩愈和张籍都是中唐古文运动的推动者和诗歌革新的主力,两人亦师亦友。一次,韩愈劝张籍不仅要忙于公务,也要珍惜春光、欣赏春色,要有一颗少年心,因此他写了《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我们分享其中的一首。
【作者简介】
韩愈,字退之,河阳人,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中唐著名诗人,其诗豪健雄放,独树一帜。他倡导古文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新旧《唐书》有传,有《昌黎先生集》行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释】
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张籍。张籍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所以称他为张十八。
【译文】
长安细雨纷纷滋润万物,
远远看去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若有若无。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早春景色,
远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暮春。
【鉴赏】
这首诗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成了艺术美,是描写早春的佳篇。
第一、二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小雨像酥油那样滋润,那样沁人心脾,令人舒适。在远近不同的地方观察草色,呈现出了那种朦胧淡素的色彩,这不禁让我们想起王维的诗句“山色有无中”。
第三、四句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觉得这初春的草色要远远胜过那满城的烟柳。因为这草色柔嫩,为早春时节所独有,它象征着春回大地,万象更新。而暮春时节,烟柳“满”城都是,且色彩浓重,反倒不招人喜爱了。
碧痕淡淡,若隐若现,远看有近观无,诗人这样写初春的草色,如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师,寥寥数笔,绘成了一幅生机勃勃、清新可爱的早春图。

上榜诗人
刘建朝,武汉军,王大博,李玉珍,于恩生,赵志祥,王铁英,王书成,方艳,王淑舫,胡光阳,李晓红,朱云,贾晓春,鞠代运,宇平,徐庆生,苏万贵,吴殿尧
步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韵诗友习作
一、刘建朝
1)古城瑞雪
初冬瑞雪细如酥,草色人踪尽掩无。
漠野长天成一片,银盔素甲护唐都。
2)赞二十大盛会
十月金秋雨润酥,京城秀美世间无。
长街短巷红旗展,盛会隆开在首都。
二、武汉军
1)春
细雨濛濛翠柳酥,黄鹂隐隐影全无。
野花熠熠生香气,彩蝶翩翩入雾都。
2)庆盛会
鼓舞民心若品酥,当今盛世百年无。
中华大地群英会,万众欢欣望古都。
三、王大博
柳岸风光
金秋雾雨醉心酥,十月星辰倦眼无。
雁影千姿南北迹,漁歌九曲觅仙都。
四、李玉珍
合开饭店
天津小烤很香酥,此处周边看却无。
聘请親朋来本地,合开饭店在京都。
五、 于恩生
捷报
秋风落叶雨如酥,遥看远山绿渐无。
喜看沃野千重浪,丰收捷报传首都。
六、赵志祥
贺廿大召开
盛会春风化雨酥,为公立党弃私无。
复兴华夏展新貌,大政方针定首都。
七、王铁英
春播
初春细雨润如酥,千陌山峦隐若无。
抓紧农时三播种,农忙完毕赏花都。
八、王书成
贺廿大召开
红旗尽舞化寒酥,叶落飞花雁影无。
更喜今年秋色艳,人民代表进京都。
九、方艳
紫燕
绵绵细雨润如酥,紫燕绕堂巢穴无。
结伴夫妻双丽影,笑看尘世建家都。
十、王淑舫
早春
缠绵细雨润如酥,大地青苗近若无。
柳树嫩芽刚冒出,春天绿色满城都。
十一、胡光阳
城镇绿化感怀
曾为士子叹如酥,烟柳长安视若无。
小镇犹繁花四季,几人还识帝王都。
十二、李晓红
叹元春
元春贤德妙如酥,貌似荣华情爱无。
終得省亲悲绝诉,芳魂一缕陨皇都。
十三、朱云
1)丰收乐
水浇麦地润如酥,趟铲三回杂草无。
细作精耕赢胜利,农家喜报送京都。
2)金榜题名
读书辛苦母心酥,夜半三更杂念无。
教子一心勤努力,题名金榜进京都。
3)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姨娘手巧做桃酥,教子相夫奢望无。
召唤忽然来大北,本家过去在钢都。
十四、贾晓春
1)贺二十大召开
金秋十月瑞风酥,党政为民私字无。
社稷图强天下稳,华章盛会在京都。
2)降雪
岛城昨夜降寒酥,铺盖崂山草色无。
踏雪赏梅邻近处,十梅庵里似花都。
十五、鞠代运
画秋收
深秋稻穗美如酥,以往挥镰影子无。
金浪涛涛机器转,彩塗绘画不还都。
十六、宇平
晚秋
绵绵凉雨润如酥,草绿遥观近若无。
黄菊红枫相对艳,秋深两色满城都。
十七、徐庆生
1)题绿色长城
小草茵茵雨润酥,黄沙治理卷尘无。
长城一道添新绿,云淡风轻护首都。
2)听二十大报告
遍洒甘霖滋润酥,精神一爽倦情无。
神州圆梦新征启,号令声传自首都。
3)群中步诗潮
晨阅群诗若品酥,激情顿扫倦情无。
吟哦盛会多佳作,遥寄心声到首都。
十八、苏万贵
1)津门雪后
街头河畔雪如酥,风口萧萧已刮无。
只盼春雷惊大地,花红柳绿满津都。
2)桃酥
归家饥饿见桃酥,伸手抓来摸却无。
狼藉盘中皆粉末,方知产地是京都。
十九、吴殿尧
1)廿大报告感怀
听闻报告醉加酥,振奋精神觉竟无。
华夏复兴天下事,人民亿万向红都。
2)甜梦
清晨梦醒笑甜酥,空气清新疫患无。
天祐中华龙虎跃,凯歌高奏满京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