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主播简介

香山小记
作者:老叟
朗诵:大梅

上世纪的六八年末,母亲给在四子王旗插队的大表哥去信,约他到包头来过年。(母亲是他亲姑姑,他是天津知青)表哥复信:他今年就不来了,他要到北京去看香山红叶。母亲看完信嘟哝着:“ 什么树有那么好看?连过年都不来了”。
从那时我对香山红叶就有了一种神秘感 ,也多了几分憧憬:等我有机会也要去看香山红叶 ,看那红叶有多美?
及至到湖北参加工作,每年探亲假都在工地与包头之间匆匆奔波,根本无暇顾及。后来退休了还要侍奉老母亲,渐渐就把那份念想淡漠了。

近日在同学群中看到一位叫 “枫叶”的微友,打开图标来看,只见几片红红的枫叶附着在枝条上,像一只红色的精灵在舞蹈,又像一簇红红的火焰在闪烁。这又唤起了我当年的憧憬,也有了去香山看红叶的念头。
把这个想法和女儿说了,女儿说,要看香山红叶最好等霜降以后去,那时红叶才红的更浓烈。
好不容易等到霜降,女儿早就预订了香山饭店的客房。不巧老伴儿要回包头看望她病重的老父亲,行程就推迟了一周。其间又下了一场雪,气温陡降。这让我心情很颓唐:今年的观红叶要泡汤了。
女儿说:“红叶不会很快掉光的”。

终于看到香山红叶了,它完全不像我想象的那样。其中大部分的红叶都凋零了。倒是那些黄枫树似乎更耐寒些。秋风起,树下的一层落叶“哗哗”响,但枝条上的叶子仍然很繁茂。再往上面一层就是浓密、翠绿的松柏了。可以想象,如果赏枫其时,其中的美景和层次感一定会美不胜收的。
没有看到壮观的红叶美景,让我感到沮丧,幸好饭店的院内还有几棵红叶树。因为避风的原因,尚有大部的红叶没有凋零。
红叶树又叫黄栌树,叶子呈椭圆形。属灌木科。我和一位修剪冬青的花工攀谈起来,他说红叶树喜光,周围不能有高大的乔木遮挡它,但它又不能太强的阳光暴晒,每年的伏天阳光太强烈时,还要给它盖上遮阳网。他又讲,每年看红叶的最佳时间是十月到十一月。那时有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前来。

哦,我不知道,一棵红叶树的后面还有这样多曲折的故事呢!
站在这几近凋零的红叶树下,我感觉它就像一位须发飘逸、饱经沧桑的老人。那几片红叶红的睿智,红的深沉,也红得醉人。站在树下,让我想起已然远逝的双亲,想起了曾经的同窗,更想起了曾经养育过我、带给我童年、少年时多少快乐间有辛酸的那片热土。北宋诗人晏几道在他的《意晚》诗中写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他看到秋天的红叶,想到远方的亲人,引发的缕缕乡愁,大概和我现在的心境无二致罢?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渐渐变得衰老。我们珍视眼前的一切:敬畏生命,依恋亲情,珍视友情。对于过往的美好事物,记忆不会因时光的流逝而暗淡,相反,它会在我们心灵的那块净土上更加弥足珍贵——
你好,香山红叶,明年霜降时分我们还来看望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