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 进 秋 天
张存民
季节交替,岁月轮回。酷暑渐渐远去,清秋缓缓归来。秋天有多美?飘落的红叶,盛开的菊花,令人赏心悦目。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每一棵树都染上秋天的颜色,每一重山峰都渲染了落日的余晖。一望无际,满目金黄,安静又开阔,却又是那么地苍凉落寞。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我喜欢秋天。秋天是一个绚丽成熟的季节,它带来的不仅仅是满满的收获与充实,还有豁达与深刻。春的喧闹、夏的浮躁、冬的冷酷,与秋的温馨格格不入。
当我们在夏天的烈日炎炎下艰难工作时,总是盼望着秋的脚步早点来临。在海边岛城,秋夏的轮换并不十分明显。当一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摆在面前时,我才从昏昏然中如梦初醒,原来,我已在不经意间撞进了秋的怀抱。
这里丝毫沒有内陆那种“早晨立了秋,下午冷飕飕”的感觉。那些翠绿的榆、槐、梧桐和杨柳依然郁郁葱葱,火辣辣的太阳依然炙烤着每一片树叶、每一枝花朵、每一棵小草。但我还是从几朵低垂的乌云中看岀了一点秋的端倪,从偶尔飘落的几场小雨里嗅到了一丝秋的气息。

每到此时,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出一副锦绣秋色的美丽画卷——微风吹过一望无垠的田野,牛角似的玉米棒子露出了笑脸,金黄色的谷穗飘起阵阵清香,吹进绿树环绕的村庄,吹进农家小院,吹进我的鼻息,使我喉咙发痒,口舌生津。更不要说那碧绿的黄瓜、鲜红的苹果、金黄的柿子,还有桃子、李子、大枣、石榴等等,信手摘来,哪一样不让人垂涎三尺?
秋天是令人陶醉的。尽管地域与气候不尽相同,但它的韵味总会让人回味无穷。
野草是最先感知到秋天的到来的。在秋风乍起的时候,就改变了颜色,在山坡和原野上书写着黄绿色的诗行。那些高大一点的植物,浓郁着绿的色彩、拽着暑日的衣襟,磨叽着、踟蹰着,极不情愿去追随秋的脚步。明知夏天的热情与盛装无法挽留,它们还想启动一次最后的快门,将一个季节的色彩摄入记忆。

一场秋雨一场寒。几场绵绵秋雨过后,草木愈发浓郁了,可谁也免不了寒霜的萧杀,从碧绿变成了苍翠或黄绿,整个过程庄严而肃穆。仿佛要把积淀了一个夏季的绿色全都在此刻凝固。绿色的停歇,并不代表生命的终结,而是“一岁一枯荣”的激情吟唱。那些迎风的叶子开始一片片变黄变红,小草也在一根根曲蜷枯萎。先是一叶一片,而后是一束一垄。慢慢地,草木逐渐改变了颜色。浅黄、黄绿、褐红、暗红。扬扬洒洒,随风飘落。
只有走进秋天,才能更加感知秋的情调。金黄色的银杏树叶那样明亮、温润而透彻。枫树红了,象一团火,漫山遍野,层林尽染。桂花兰花,竞相绽放,让馥郁的香味随风飘散,毫不吝啬。更有那月季花、野菊花应着时令、变着颜色向大自然炫耀,五彩缤纷,妖冶诱人,有的像天边的晚霞,绚丽而多姿;有的犹如山涧的小溪,柔和而妙曼。
秋的意趣还在于那份旷达与悠远。我喜欢一个人静坐在山坡上,聆听秋天脚步的窸窣声。周围那些被秋风熏陶点化过的树木,像是一个个饱经风霜的老农,在和煦的阳光下,用一生的挚爱,陶醉在这个深秋的季节里。看着一片片落叶悄无声息的滑落在身上,和我亲密接触,似乎在向我诉说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微风吹过,感觉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超然与洒脱。落叶在空中悠然滑翔,像是酝酿已久的思想碎片,带着成熟的哲思,以及难以言传的醇厚情感,覆盖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这些落叶会让土地在一个冬季的沉睡中不停地思考,以待来年萌发出新的萌芽,在明年的这个时候,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伸手接住一枚飘然而至的落叶,感觉到了叶片的温度。是阳光的给予,还是落叶的余温呢?它安静地躺在我的掌心,是如此恬静、安然,仿佛完成了一段艰辛的旅程,可以停下匆匆的脚步,可以安静地休息了。这就是成熟的色彩吗?我凝视着那枚躺在我掌心的落叶,在阳光底下,那脉络清晰可见,像一个岁月的标本那种由红而黄,在叶的边缘处又有些微绿的色彩,是如此自然、安闲,让人心生宁静。

一阵微风吹起,犹如秋的脚步在灵魂深处走过。落叶在我脚下微微颤动,让我感到它生命的气息仍在律动。这一枚枚如心脏似的落叶啊,即便离开了母体,也会把气息注入泥土,让生命繁衍生息。抬头仰望那些缀满红叶的老树,觉得那些红叶就是成熟了的思想。稍加汇聚整理,便会大放异彩。新生固然可喜,老去又有什么可值得伤悲呢?经历了、成熟、一把一生的思考留给大地,把累累的硕果挂在风中,这样的离去不也是同样是一种壮美吗?
走进秋天吧,融入大自然,它会使你变得成熟、深遂。秋天的和风与落叶,诉说着草木的枯荣;秋天的明月与夜晚,诉说着亘古不变的思念佳话,明月千里寄相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将目光移向天空,一行大雁南飞,引项高歌。秋天的天空是那样明净、高远,就像我此时此刻的心境。(2022-10-1)
作者简介
张存民,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法官文联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青岛西海岸新区诗词楹联协会副会长,青岛西海岸新区诗歌学会会长,六汪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