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邴玉君(泥瓦诗人),一个地道的山里人。从小爱好读书,喜欢唐诗宋词。爱好摄影、篆刻、軟硬笔书法等。建楼是内行,一辈子和钢筋水泥打交道,用心品筑一栋栋高楼。写时代主旋律、家乡事家乡人、农民工兄弟、国之英模、大国工匠等。
执一支素笔,谱写斑斓篇章,写一篇诗文,勾勒百味人生。弘扬传统文化,为森林文化探源。
主播简介
南屏晚钟,天津滨海新区人,喜欢美文美颂,诵读的是文字,净化的是心灵。当年西子湖畔小囡,今朝渤海岸边阿婆,烟火中诗和远方为一生所求。乐听音乐,喜茗茶韵。倾心美文美颂,愿平仄有声,馨香满袖。
阿红(王志红)天津人,热爱文学,喜欢朗诵,喜欢用声音诠释美好生活,用声音传递生活的正能量。天津诗词学会会员,庄蝶文学社、枫林诗社等会员。作品散见于庄蝶文学,西楼文学,天津诗词学会刊物。多家平台主播。
聽琴,天津市人,公务员退休,朗诵爱好者,喜欢声音带来的心灵美感,曾在2018年巅峰诵读大赛中获组合类一等奖。
大梅(孙浩梅),天津,梅园之音总编兼主播;一生从事三个职业:教师、检察官、编辑,做事认真、执着、高效;愿用余生把好作品、好声音传遍千家万户。
“三诗一歌”在大森林里久久的回声
作者:邴玉君
朗诵:南屏晚钟 阿红 聽琴 大梅
大森林里诗与歌,久久回声满山坡。经典长留天地间,森林文化开先河。
一首诗词会成为千古绝唱,一首歌永远的久唱不衰。因为它脍炙人口,因为它是经典,因为它刻在人们的记忆中,无论是多少年岁月时光,还是沧海桑田。无论是四季轮回,时光远去。这诗和歌,永远留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成为一座城市时代的符号。
中国森林诗歌之父郭小川的《林区三唱》,林都伊春文化名人谷世泰的《请到大森林里来》,就是林都伊春的名片和符号。
郭小川,中国当代著名诗人。当年一篇《团泊洼的秋天》,让他名声大振。而《林区三唱》的横空出世,让他攀上了当代森林诗歌的巅峰。他首开森林诗歌之先河,在百花齐放诗词歌赋的花园里,植入了一株大森林里争艳的杜鹃。给当代诗词歌赋大花园吹来大森林里一缕松脂芳香的春风。《林区三唱》,就像一叶轻舟,在森林文化诗歌海洋里的荡舟吟诵,全中国、全世界都知道了这座边陲小城,都知道了八百里兴安。
郭小川的《林区三唱》写山里人,写大红松,写鹅毛大雪飞满天,一字一句把八百里兴安都写遍。山里人和我说,原来没有人写咱山里人,写红松大将军,写冬运采伐大会战。从大都市来的大诗人,咱山里人的好朋友,郭小川怀家国情怀一腔,挥毫泼墨写出了首开森林诗歌之先河的经典之作《林区三唱》。山里人和我说,郭小川就是名至实归的中国森林诗歌之父,这是咱山里人送给他森林文化之父的桂冠。
每当人民艺术家濮存昕等文化名人吟诵郭小川的《祝酒歌》,人们就会知道这是写林都伊春,写八百里兴安。每当吟诵《青松歌》,人们就会知道这是写小兴安岭的高耸入云的伟岸红松,每当吟诵《大风雪歌》,人们就会知道这是写山里人为国家建设献木材的冬运采伐大会战。
郭小川的《林区三唱》,是林区开发和建设先行者铸就的红松精神永恒赞歌。郭小川的《林区三唱》,是林区开发和建设历史上的永恒史诗。郭小川的《林区三唱》,对林都伊春重新崛起,森林文化倾情助力,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深远意义。当袁隆平,一粒米改变了世界。当第一颗原子弹在千里大漠升起蘑菇云,原子弹之父邓稼先改变了世界格局。郭小川的《林区三唱》,开启了森林文化的征程。为今天林都伊春打造森林文化名城,垫定了坚实的基础,犁开了诗词歌赋海洋里森林诗歌的一条新航线。这就是中国森林诗歌之父郭小川,这就是森林文化千古绝唱的经典之经典。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在大森林里回声,回声。
森林文化海洋里的诗和歌永远是相连的,诗在吟歌在唱,经典之作散发着大森林的气息和芳香,在大山里久久的回声。在林都伊春有一首山里人耳熟能详的歌《请到大森林里来》。这首歌是林都伊春著名森林文化名人谷世泰为小兴安岭倾情量身而写,这是谷世泰心中的一种深情释怀,这是谷世泰对林都伊春无限眷恋的一种心中放歌,这是谷世泰写给大森林、唱给大森林的一腔家国情怀。这首歌是北影拍摄的林都伊春风光片《请到大森林里来》主题曲,经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蒋大为唱响。这悠美的旋律,这经典的歌词,一歌横空出世就唱红大江南北。惊艳了林都伊春,惊艳了中国歌坛,惊艳了中国。
当词坛泰斗,词之大者乔羽一首《难忘今宵》,成为告别今宵迎接新春,春节联欢晚会的尾结曲,就永远是无法超越的经典。谷世泰的《请到大森林里来》一歌唱响,成为至今无法超越的森林文化的歌中经典,成为后来人写森林文化歌曲的风向标。
诗和歌同样都有经典的无限魅力,同样成为经典的永恒。中国森林诗歌之父郭小川的《林区三唱》是林都伊春走出大山,走向世界的第一张金卡名片。谷世泰的歌是林都伊春的城市符号,林都林都伊春旅游强市,邀八方宾朋走进大山的迎宾之歌。
有一群远道而来的游人说,“走进林都伊春是听了《请到大森林里来》的这首歌,这首歌是大森林向千里之外的深情呼唤,是大森林向千里之外的用心相约,是向世界的呼唤和相约。林都伊春打开了山门,大森林张开了拥抱的双臂,我们闻到了野生蓝莓酒的泗溢芳香。所以我们一同背起行囊,心向林都伊春来了。因为,歌与心相通,歌与情相近,《请到大森林里来》是一首心相通情相近的歌。它唱出了小城的风光无限,它唱出了小城的娇媚,它唱出了小城的气度,它唱出了小城门户向五洲开的博大胸怀。
《林区三唱》和《请到大森林里来》是小兴安岭的森林文化。文化兴则小城兴,文化强则小城强。一座城市的发展振兴,要靠经济和文化双轮驱动,方能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城市。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内涵的城市。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情怀的城市。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文明的城市。
“三诗一歌”代表了林都伊春的城市品位,代表了森林文化的深刻内涵,代表了林都伊春的气度,代表了林都伊春森林文化的魂和根。山里人都喜欢品读《林区三唱》,他们都喜欢唱《请到大森林里来》。无论是诵读大赛和歌咏比赛,朋友聚餐和婚礼庆典,来宾都要登台吟诵和高唱“三诗一歌。因为山里人对诗还是歌,是那样的情有独钟,因为,“三诗一歌”是边陲小城林都伊春的标志性符号,边陲小城林都伊春的的市歌。
听《祝酒歌》在大森林里回声:“想昨天,百炼千锤;看今朝,千娇百媚;谁不想活它百岁!干它百岁!
舒心的酒,千杯不醉。知心的话,万言不赘;今儿晚上啊,咱这是瑞雪丰年宣誓的会!”
听《请到大森林里来》像一缕春天的风从大山里飘来:“小兴安岭山连山,山是那样的美,水是那样的蓝,百花吐艳多迷人,清风吹来爽心田。朋友啊请你到这里来,请听大森林的呼唤,门户向呀向着五洲开”。
胸中自有豪气在,笔下方能写春雷。郭小川、谷世泰的“三诗一歌”虽然相隔了二十二年,但是,诗人和歌者的家国情怀心息相通,诗人和歌者都把对大山的爱,对大森林的爱都是写给山里人。这也许是,也许是诗人和歌者穿越时空书写森林文化的相约吧。诗人和歌者都拥抱醉人的满眼绿色;诗人和歌者的心像晶莹剔透的圣洁雪花;年年岁岁飘洒在八百里兴安大地。诗人和歌者是小兴安岭群山峻岭上伟岸的红松;“三诗一歌”永远散发着沁人心脾大森林的松脂芳香。诗人是山里人的好朋友,歌者和山里人是老乡,那是一种种难舍难分的情和爱,像一湾汤旺河碧波远远流长。诗写出了山里人的心声,歌唱出了山里人的心声,这是相隔二十二年小兴安岭森林文化的殊途同归。这诗和歌是森林文化的时光和心灵的撞击。
“三诗一歌”诵兴安,经典之作天地间。墨香依旧诗与歌,风骨犹在藏青山。
《 林区三唱》诗永恒。《请到大森林里来》歌永恒。森林文化的经典永恒,永恒。
致敬!中国森林诗歌之父郭小川。致敬!林都伊春森林著名文化名人谷世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