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敬礼拜观世音·福不唐捐1、《佛说十一面神咒经》:“世尊,我观世音菩萨名字难可得闻,若复有人称十万亿诸佛名字,或复有人称观世音菩萨名字者,彼二人福正等无异”。尔时观世音菩萨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及一切众生,昼夜殷懃称我名者,皆得阿毘跋致地,现身得离一切苦恼、一切障难、一切怖畏,及三业罪悉得除灭!况复有人依此经教如法修行。当知是人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如在掌中。”
《佛说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玄奘译):若有称念百千俱胝那庾多诸佛名号,复有暂时于我名号至心称念,彼二功德,平等平等。称我名者,皆得不退转地。
2、《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否?”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利。”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3、《大佛顶首楞严经》:“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无异。”……“我得佛心,证于究竟。能以珍宝种种,供养十方如来,傍及法界六道众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盘得大涅盘。”
4、《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此观世音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于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为欲发起一切菩萨,安乐成熟诸众生故,现作菩萨。汝等大众、诸菩萨摩诃萨、梵释龙神,皆应恭敬,莫生轻慢。一切人天,常须供养专称名号,得无量福,灭无量罪,命终往生阿弥陀佛国。”
5 、《大乘庄严宝王经》:是时宝手菩萨白世尊言:“我从昔已来,所未曾见亦未曾闻,诸佛如来有于如是福德之者。世尊,观自在位居菩萨,云何而有如是福德耶?“ 佛告善男子:“非独此界唯我一身,乃至他方无数如来应正等觉俱集一处,亦不能说尽观自在菩萨福德数量。善男子,于此世界若有人,能忆念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名者,是人当来远离生老病死轮回之苦,犹如鹅王 随风而去,速得往生极乐世界,面见无量寿如来听闻妙法,如是之人而永不受轮回之苦,无贪嗔痴无老病死无饥馑苦,不受胎胞生身之苦,承法威力莲华化生,常居彼土侯是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救度一切有情,皆得解脱坚固愿满。”
6、《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于时阿难白佛言:“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闻如是菩萨大神通力及无畏力,我有所疑,唯愿世尊演说。如上二十五菩萨名号,我等众会愿乐欲闻。”
佛言:“止,善男子,不须作问,今观世音自在欲说其法,今正其时,汝等善听。我念往昔时,观自在菩萨于我前成佛,号曰正法明,十号具足,我于彼时为彼佛下作苦行弟子,蒙其教化今得成佛,十方如来皆由观自在教化之力故,于妙国土得无上道转妙法-轮,是故汝等勿生疑惑,常应供养,但常称名号,等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数如来功德,何况至诚供养其福无量。”说是语已,佛默然坐。
7、《叶衣观自在菩萨经》:尔时婆伽梵住极乐世界,与诸大众宣说妙法。时金刚手菩萨,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双膝着地顶礼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足,白观自在菩萨言:“圣者住大悲解脱如幻三昧,能除一切有情苦恼,与世出世利益安乐。假使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同时有种种苦恼及八难苦,或希望世间出世果报,若能一心称念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名号,应时不舍大悲誓愿,即现种种随类之身,能满众生一切胜愿;亦能护持国界拔济苦难;亦能摄受养育增长吉祥、亦能遮止囚禁苦形、亦能销除蛊毒鬼魅及诸恶病、亦能临阵禁制刀杖、亦能消除水火灾难、亦能断除[示*厌]祷咒诅、亦能结护方隅地界。”
11、《悲華經諸菩薩本授記品》願我行菩薩道時。若有眾生受諸苦惱恐怖等事。退失正法墮大闇處。憂愁孤窮無有救護無依無舍。若能念我稱我名字。若其為我天耳所聞天眼所見。是眾生等若不得免斯苦惱者。我終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白佛言。世尊。我今復當為眾生故。發上勝願。
12、《大乘悲分陀利經三王子授記品》我行菩薩行時。若有眾生苦痛逼切。有諸恐畏貧窮於法。處在闇中無所依怙。無燈無救無歸無趣。令使念我稱我名字。我以天耳聞其音聲天眼見之。若不脫彼眾生困厄。我終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3、《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我修習此大悲行門,願常救護一切眾生,令離諸怖。所謂願一切眾生離險道怖、離熱惱怖、離迷惑怖、離繫縛怖、離殺害怖、離王官怖、離貧窮怖、離不活怖、離惡名怖、離於死怖、離諸病怖、離懈怠怖、離黑暗怖、離遷移怖、離愛別怖、離怨會怖、離逼迫身怖、離逼迫心怖、離憂悲愁歎怖、離所求不得怖、離大眾威德怖、離流轉惡趣怖。復作是願:願諸眾生,若念於我,若稱我名,若見我身,皆得免離一切恐怖,滅除障難,正念現前。善男子,我以如是種種方便,令諸眾生離諸怖畏,住於正念。復教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至不退轉。
14、《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无量寿佛了了明已,次亦应观观世音菩萨。此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顶有肉髻,项有圆光,面各百千由旬。其圆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释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萨,无量诸天,以为侍者。举身光中,五道众生,一切色相,皆於中现。顶上毗楞伽摩尼宝以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观世音菩萨,面如阎浮檀金色,眉间毫相,备七宝色,流出八万四千种光明;一一光明,有无量无数百千化佛,一一化佛,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变现自在,满十方世界。臂如红莲华色,有八十亿微妙光明,以为璎珞,其璎珞中普现一切诸庄严事。手掌作五百杂华色,手十指端,一一指端,有八万四千昼,犹如印文;一一,有八万四千色;一一色;有八万四千光,其光柔软,普照一切,以此宝手,接引众生。举足时,足下有千辐轮相,自然化成五百亿光明台,下足时,有金刚摩尼华,莫不弥满。其馀身相,众好具足,如佛无异,唯顶上肉髻,及无见顶相,不及世尊,是为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相,名第十观。
佛告阿难:若欲观观世音菩萨者,当作是观;作是观者,不遇诸祸,净除业障,除无数劫生死之罪;如此菩萨,但闻其名,获无量福;何况谛观
15、《悲華經諸菩薩本授記品》第四之一:极乐世界将来补阿弥陀佛佛位: 善男子。無量壽佛般涅槃已。第二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後分。初夜分中正法滅盡。夜後分中彼土轉名一切珍寶所成就世界。所有種種莊嚴無量無邊。安樂世界所不及也。善男子。汝於後夜種種莊嚴。在菩提樹下坐金剛座。於一念中間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佛壽命九十六億那由他百千劫。般涅槃已正法住世六十三億劫。
16、《大乘悲分陀利經三王子授記品》第七 汝觀世音。當度脫多億那由他百千眾生苦。汝善男子。為菩薩時當作佛事。阿彌陀如來般涅槃後。二恒河沙阿僧祇之餘。初夜阿彌陀如來正法滅已。即於後夜安樂世界。當名一切寶集。彼土莊嚴無量阿僧祇勝於安樂。即於後夜。汝善男子。無量寶莊嚴菩提樹下坐金剛座。逮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名光明普至尊積德王如來應供正遍知。壽九十六億那由他百千劫。汝般涅槃後。正法住世六十二億劫善男子。寶藏如來即授其記。如汝善男子。已觀惡趣又觀天上。觀眾生苦能生悲心。為脫一切眾生苦故。除結使故令得樂故。是故汝善男子。字汝為觀世音。汝觀世音。當度脫多億那由他百千眾生苦。
17、《觀世音菩薩授記經》
善男子!阿彌陀佛正法滅後,過中夜分明相出時,觀世音菩薩,於七寶菩提樹下,結加趺坐,成等正覺,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佛國土自然七寶,眾妙合成莊嚴之事。諸佛世尊,於恒沙劫說不能盡。善男子!我於今者為汝說譬,彼金光師子遊戲如來國土莊嚴之事,方於普光功德山王如來國土,百萬千倍億倍,億兆載倍,乃至算數所不能及。其佛國土無有聲聞緣覺之名,純諸菩薩,充滿其國。
18、《地藏菩萨本愿经》:佛告观世音菩萨:汝于娑婆世界有大因缘。若天若龙、若男若女、若神若鬼、乃至六道罪苦众生,闻汝名者、见汝形者、恋慕汝者、赞叹汝者。是诸众生,于无上道,必不退转。常生人天,具受妙乐。因果将熟,遇佛受记。汝今具大慈悲,怜愍众生,及天龙八部,听吾宣说地藏菩萨不思议利益之事。汝当谛听,吾今说之。观世音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19、《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佛告阿难:彼佛国中诸菩萨众,悉皆洞视、彻听八方、上下、去来、现在之事。诸天人民以及蜎飞蠕动之类,心意善恶,口所欲言,何时度脱,得道往生,皆豫知之。又彼佛刹诸声闻众,身光一寻,菩萨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萨,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阿难白佛:彼二菩萨,其号云何?佛言:一名观世音,一名大势至。此二菩萨,于娑婆界,修菩萨行,往生彼国。常在阿弥陀佛左右。欲至十方无量佛所,随心则到。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世间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难恐怖,但自归命观世音菩萨,无不得解脱者。
20《佛说一切法功德庄严王经》尔时,执金刚菩萨白佛言:“世尊,观自在菩萨者,以何因缘名观自在?”世尊告曰:“常以净眼观察世间所有众生,慰喻成熟慈悲利益便得安隐,若称名者有所愿求咸令满足,以是因缘名观自在。”复白佛言:“若有众生但称观自在菩萨名者,尚得满足所求之事,何况有人供养如来及此经典,书写读诵,广为他说,衣服香华而为供养!此人得福无量无边。”
21《大方广佛华严经》: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放阎浮檀金妙色光明,起无量色宝焰网云,及龙自在妙庄严云,以照善财。即舒右手,摩善财顶,告善财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我已成就菩萨大悲速疾行解脱门。善男子,我以此菩萨大悲行门,平等教化一切众生,摄受调伏,相续不断。善男子,我恒住此大悲行门,常在一切诸如来所,普现一切诸众生前,随所应化而为利益。或以布施摄取众生,或以爱语摄取众生,或以利行摄取众生,或以同事摄取众生;或现种种微妙色身摄取众生,或现种种不思议色净光明网摄取众生,或以音声善巧言辞,或以威仪胜妙方便,或为说法,或现神变,令其开悟而得成熟;或为化现种种色相、种种族姓、种种生处、同类之形,与其共居而成熟之。善男子,我修习此大悲行门,愿常救护一切众生,令离诸怖。所谓愿一切众生离险道怖、离热恼怖、离迷惑怖、离系缚怖、离杀害怖、离王官怖、离贫穷怖、离不活怖、离恶名怖、离于死怖、离诸病怖、离懈怠怖、离黑暗怖、离迁移怖、离爱别怖、离怨会怖、离逼迫身怖、离逼迫心怖、离忧悲愁叹怖、离所求不得怖、离大众威德怖、离流转恶趣怖。复作是愿:愿诸众生,若念于我,若称我名,若见我身,皆得免离一切恐怖,灭除障难,正念现前。善男子,我以如是种种方便,令诸众生离诸怖畏,住于正念。复教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至不退转。”
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欲重明此解脱门义,为善财童子而说偈言:
善来调伏身心者,稽首赞我而右旋,我常居此宝山中,住大慈悲恒自在。
我此所住金刚窟,庄严妙色众摩尼,常以勇猛自在心,坐此宝石莲华座。
天龙及以修罗众,紧那罗王罗刹等,如是眷属恒围绕,我为演说大悲门。
汝能发起无等心,为见我故而来此,爱乐至求功德海,礼我双足功德身,
欲于我法学修行,愿得普贤真妙行。我是勇猛观自在,起深清净大慈悲,
普放云网妙光明,广博如空极清净。我垂无垢傭圆臂,百福妙相具庄严,
摩汝深信善财顶,为汝演说菩提法。佛子应知我所得,一相一味解脱门,
名为诸佛大悲云,秘密智慧庄严藏。我为精勤常救护,起诸弘誓摄众生,
怜愍一切如己身,常以普门随顺转。我于无数众苦厄,常能救护诸群生,
心念礼敬若称名,一切应时皆解脱。
或遭牢狱所禁系,杻械囚执遇怨家,若能至心称我名,一切诸苦皆销灭。
或犯刑名将就戮,利剑毒箭害其身,称名应念得加持,弓矢锋刃无伤害。
或有两竞诣王官,诤讼一切诸财宝,彼能至诚称念我,获于胜理具名闻。
或于内外诸亲属,及诸朋友共为怨,若能至诚称我名,一切怨家不能害。
或在深林险难处,怨贼猛兽欲伤残,若能至心称我名,恶心自息无能害。
或有怨家怀忿毒,推落险峻大高山,若能至心称我名,安处虚空无损坏。
或有怨家怀忿毒,推落深流及火坑, 若能至心称我名,一切水火无能害。
若有众生遭厄难,种种苦具逼其身,若能至心称我名,一切解脱无忧怖。
或为他人所欺谤,常思过失以相仇,若能至心称我名,如是怨嫌自休息。
或遭鬼魅诸毒害,身心狂乱无所知,若能至心称我名,彼皆销灭无诸患。
或被毒龙诸鬼众,一切恐怖夺其心,若能至诚称我名,乃至梦中皆不见。
若有诸根所残缺,愿得端严相好身,若能至诚称我名,一切所愿皆圆满。
若有愿于父母所,承顺颜色志无违,欢荣富乐保安宁,珍宝伏藏恒无尽,
内外宗族常和合,一切怨隙不来侵,若能至诚称我名,一切所愿皆圆满。
若人愿此命终后,不受三途八难身,恒处人天善趣中,常行清净菩提道;
有愿舍身生净土,普现一切诸佛前,普于十方佛刹中,常为清净胜萨埵,
普见十方一切佛,及闻诸佛说法音,若能至诚称我名,一切所愿皆圆满。
或在危厄多忧怖,日夜六时称我名,我时现住彼人前,为作最胜归依处。
彼当生我净佛刹,与我同修菩萨行,由我大悲观自在,令其一切皆成就。
或清净心兴供养,或献宝盖或烧香,或以妙华散我身,当生我刹为应供。
或生浊劫无慈愍,贪瞋恶业之所缠,种种众苦极坚牢,百千系缚恒无断,
彼为一切所逼迫,赞叹称扬念我名,由我大悲观自在,令诸惑业皆销灭。
或有众生临命终,死相现前诸恶色,见彼种种色相已,令心惶怖无所依,
若能至诚称我名,彼诸恶相皆销灭,由我大悲观自在,令生天人善道中。
此皆我昔所修行,愿度无量群生众,勇猛精勤无退转,令其所作皆成就。
若有如应观我身,令其应念咸皆见,或有乐闻我说法,令闻妙法量无边。
一切世界诸群生,心行差别无央数,我以种种方便力,令其闻见皆调伏。
我得大悲解脱门,诸佛证我已修学,其余无量功德海,非我智慧所能知。
善财汝于十方界,普事一切善知识,专意修行无懈心,听受佛法无厌足。
若能闻法无厌足,则能普见一切佛。云何见佛志无厌,由听妙法无厌足。
母虔奉观音 儿阵地脱险
唐朝于逖《灵应录》记载,有一老妇锄桑地,得到一尊铜观音像。于是将墙壁挖个洞,恭恭敬敬地把观音像供在里面。每当有食物,必先供养菩萨,以尽诚敬之心;不仅疏果等素食,有荤食,亦虔诚供奉。老妇有一个儿子在军队前线。一次身临战场时,其儿子背部,被敌军连砍3剑,倒于草丛中。砍时,铮然有声,如击铜器。等敌军去后,其儿子回到家里,发现身上并无伤痕。 (出清《茶香室丛钞》)
【按】 此老妇以一片至诚心,而感得菩萨慈悲护佑,使其儿子脱离危难。老妇人无知,误供荤食,菩萨慈悲,故得无罪。阅者切勿误会。(白话译文)
——选自1915年万钧《观音灵异纪》
梦知当雷击礼忏终免殃
清朝绍兴地方有位金桓,孝顺父母,待人和善。康熙年间,一日梦见有人告诉他说:“明年此日当雷击。”金桓醒来,非常忧愁。发愿每日礼拜祈祷观音大士,以求忏悔除罪。到了第二年这一天,金桓见天空昏暗。心想,恐今天难免一死。为不惊吓老母,事先出外跪于浮图(佛塔)下。霎时霹雷闪电,轰鸣环绕;但转眼便雷过天晴,金桓没有被雷击。家人发现他还活着,很是惊讶!金桓说:“刚才好像在做梦,看见观音大士手拿杨枝对他洒甘露,又用镜子向他一照就不见了。”(出清《湖壖杂记》,白话译文)
——选自1924年许止净《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卷二
大士垂救 前世仇敌成朋友
清朝初年,程伯鳞经商于扬州。他特别虔诚信奉观世音菩萨。乙酉年有兵攻破扬州,程祈祷大士垂救。夜梦观音大士对他说:“你家十七口,十六口都能免此劫,唯有你不可逃。你前生杀王麻子二十六刀,今偿还他的债。可令家人住东厢房,你单独在堂中等候,不要株连别人。”程信此事。等兵来叩门,程迎上去问:“你莫非就是王麻子吗?”来兵惊讶地问:“何以知道我的姓名?”程便把这个梦告诉给他。兵叹息说:“你前生杀我,今生受报;我今杀你,来生不也当受报吗?”于是就用刀背砍程二十六下而宽恕了他。此兵后来携其眷属到金陵,两家成为世代友好。(出《己求书》,白话译文)
满月观音 归国奇闻
益田玉成,日本东京化学家,民国10年(1921年)来华,游南京栖霞山,奉请观音大士满月面像,归国供养。两年后,日本大地震①。东京许多地方都成为一片废墟,益田玉成家的四周邻居亦全都遭此凶灾。但唯独他家,幸获安全。难后不久,玉成梦见观音大士令其奉送此像回山。于是在做了一场虔诚的供养观音菩萨的佛事之后,便安排人远自日本东京,护送圣像航海西渡。至南京下关时,益田玉成的朋友铃木增太郎同男女善信一起,恭送圣像,返回栖霞故岭。这里山清水秀,清净依然;万众同瞻,倾心膜拜。这年十月既望②,我受凤凰(地名)熊秉公之约,自北京南下,同游此山。有幸拜瞻慈尊,获闻此灵异。方丈若舜禅师嘱托我记下这尊观音满月面像重返栖霞山寺的殊胜因缘,以宣扬大士不可思议灵验感应事迹。(民国廖名缙,白话译文)
——选自1936年李圆净《观音灵感近闻录》
【注】 ①见第一章《地震被火包围,万人称圣免难》中所述。②既望:阴历每月十五日称为望,望日的后一天十六日称为既望。
瘟疫人多死 唯独一家安
新建县西乡,姓李的有1000多家。由于流行瘟疫和天花,死亡十之八九,唯独一家平安。问他是什么缘故,他说家中虔诚供奉观音菩萨,并发愿施送《白衣经》1000部。于是,大家都照样做,以后纵使出天花也平安无事。(出《白衣经近验》)
——选自张妙首《观音菩萨本迹感应颂》选译增补本
一弹未炸死 始知大士恩
李万有,正定人,从小在河北省涿(音桌)县道元村一家姓慧的家里当佣工。1920年,直皖两军交战,道元村为皖军炮队阵地。一日,直军炮弹飞来,正落在李的面前爆炸。众人以为李万有这次一定粉身碎骨了。等炮弹烟雾散尽,见李万有满身尘土,衣服都炸穿了洞,而身体、头发、皮肤,却丝毫没有伤损。众人都感到稀奇!李万有伸手到衣袋里,取出前几天所得一尊观音大士铜像,大家才明了他所以没死,完全是由于观音大士的慈悲护佑。李万有从此以后,对观音菩萨的敬仰更加虔诚,经常香花供养,每日三次顶礼。(戴联青记,白话译文)
恭敬供养 福不唐捐
今年3月8日,吉林市船营区大东门歌舞团住宅区突然起火。火从东边赵家烧起,延到第二家,到第三家冯家,火就灭了。然后在第四、五、六家又烧起来。第七家就是董雪家,这时消防车赶到灭火,董家免火灾。事后众人惊讶,追究原因,原来冯家供观音佛堂,董雪的爷爷奶奶信佛。我以前只在书上看到:家有佛堂,虔诚念佛就能免难消灾。今年5月31日,听到这新奇的事,特地前往追访,记述如上。(1993年6月吉林省公主岭市梁中原)
——选自《观音菩萨本迹感应颂》选译增补本
这是发生在韩国的真实故事。有位年过八十的老婆婆非常精勤地念观世音菩萨,而延长了寿命。无论何时,在她脸上都挂着浅浅的微笑。老婆婆讲述了她祈祷观世音菩萨的经历:
打从出生时起,她的身体就非常虚弱。看相的人都说她活不过三十岁,连普通人都说:这孩子不像长命的人。
等她渐渐长到二十岁时,父母的担心越来越大。女儿虽然注定短命,但毕竟到了婚嫁年龄,没办法留在家里,也不能让她没成家就做鬼去。
每一次媒人来时,母亲总告诉对方自己女儿的真实情况,对方并没有表示异议。
婚礼举办后,婆婆就带着媳妇来到釜山摩诃寺。寺里有婆婆一位出家的好友。婆婆托付她说:“我的媳妇托付给您了,您求佛保佑这孩子延长她的寿命吧。”
好友说:“您的嘱托我怎么会拒绝呢?我一定求佛给孩子延寿,但需要一年还是十年,我无法确定。我有个条件,在此期间,不论家里出什么事,都不要和孩子联系。在我把孩子送回家之前,家里任何人不许来找她。像这样过上几年,能做到吗?”
婆婆接受了条件,离开了摩诃寺。
媳妇从那天起,开始在师父的指导下念观世音菩萨。师父说:“从现在起,为了推延死亡,你要开始做祈祷。不论生还是死,都不能不念观世音菩萨。不论上殿、端坐、往返行走、穿衣吃饭,这句观音菩萨时时要念。”
最开始时,师父没有指使她做任何洗碗等的事,只让她坐在佛殿里念观世音菩萨。白天不用说,夜间直到12点,她一直在佛殿里念。早晨雄鸡初唱,师父就叫起睡梦中的她,让她念观世音菩萨。
这样过了有几个月,师父开始逐渐地让她做事。师父说:“你现在洗自己的碗,然后上殿。”“你洗自己的衣服”——像这样让她逐渐地做一些事,同时不间断念观世音菩萨。
又过了几年,她不论在耕地、给僧众洗衣或者做饭、打扫时,都能不间断地念观音圣号。她已经达到了行住坐卧都能与这句圣号融为一体。最后在睡眠中,“观世音菩萨”也没有放下,做梦时也始终念着观世音菩萨。
有一天,师父说:“你可以回家侍奉婆婆、丈夫,但这不是说现在有什么定论。在观世音菩萨没有给答案之前,你千万不能把观世音菩萨放下。”
于是,女子离开了摩诃寺,回到了家中,和婆婆、丈夫一起生活。当然,“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从未间断过。
岁月如流水,转眼间,她生了两个儿子,大的六岁,小的三岁。这时她身上出现了奇妙的事。
那一年初夏,她做完饭,等候在外干活的婆婆和丈夫。她独自坐在屋里安静地念观世音菩萨。
忽然,屋里的蜡烛自动点亮了。没有谁点过蜡烛,蜡烛是自动燃起来的。原来漆黑的屋里,自己亮起来的烛光!——这是观世音菩萨给她的答案。她通过十年的念诵祈祷,终于得到了答案。
后来,在她年过八十时,她脸上始终没离过天真的微笑。有一天,她在法华寺看着远处的釜山市区,对一位师父说:“师父!你看釜山的市区,多么美好、多么灿烂!这么和平、幸福的土地,什么地方会有呢?极乐世界!这里就是极乐世界!这不就是佛国净土吗?”
这个例子证明,圣财所生乐越受用越增大。
修行人初念佛时,心不易收摄,口里念佛,心中的念头却跑到其它地方。这是正常现象,因为长期以来散乱惯了。但只要不懈地努力,经过一段时间后,在静处时能集中心力念佛,这时有一定的法乐。但在做事或到闹市时,佛号还是会常常跑掉,这时再次收摄自己的心,把注意力集中在佛号上,经过一段时间用功,就能做到不论身体是静是动,都能持念这句佛号,这就达到了“动静一如”。这时生起的喜乐更加深广。
虽然做到了“动静一如”,但在和别人谈话时,佛号还是常常跑掉。如果这时能更严密地收摄自心,逐渐也就能做到在说话时佛号仍然不断,这时就达到了“语默一如”,当然有更大、更深的法乐。
达到了“语默一如”后,达到“醒梦一如”也不会太难,不仅醒觉时,连打鼾时也是“观世音菩萨”,翻身时也是“观世音菩萨”,做梦时也是“观世音菩萨”,到这时心就更清净、更安乐。
这样的“醒梦一如”再持续下去,终有一天会达到,不论心依附身体还是脱离身体,都没有关系,完全是“观世音菩萨”的“生死一如”的境界,这时候就达到了大自在、大解脱、大安乐。
所以,圣财乐可以放心地受用,不但不会受用穷尽,反而辗转地增长。这和受用欲乐不同,前者像油灯,随着油逐渐消耗,有减无增,最终减至零而穷尽;后者如同甘露,越受用越长养修证之身和内在安乐。
像念观世音菩萨,从最初散乱的状态开始修习,受用法乐,辗转增进,最终会在身心的当下顿时从意识状态中解脱,超出时空,进入三昧境界。这时,幸福的门就豁然开启了,就像这位老菩萨,内心唯一充满幸福、安乐。这时看到的、听到的,全是美好、光明的,没有任何不好的、令人不快的、肮脏的东西。这就是通过念观世音菩萨得到了法喜三昧,是完全的幸福、完全的安乐,不是和不幸、悲伤相对的幸福和安乐,是全体的安乐、幸福,是这样的法喜三昧。
——摘自智圆法师《有漏皆苦讲记》
「尔时观世音菩萨。从座而起。整理衣服。向佛合掌。白佛言。世尊。我有大悲心陀罗尼咒。今当欲说。为诸众生得安乐故。除一切病故。得寿命故。得富饶故。灭除一切恶业重罪故。离障难故。增长一切白法诸功德故。成就一切诸善根故。远离一切诸怖畏故。速能满足一切诸希求故。惟愿世尊。慈哀听许。」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慧才恨己愚 持咒得开悟
宋,慧才,俗姓王,浙江永嘉人,北宋真宗祥符初年(西元1008年)剃度,年13岁时,受具足戒,前往四明山追随法智大师。由于悔恨自己的愚痴迟钝,因此时常持诵《大悲咒》。有一天忽然梦到一位清净僧人,身长数丈之高,脱下袈裟披在慧才身上。第二天,莅临讲座听经时,豁然开悟,从前一直到现在所听闻到的佛法,一时之间都洞彻明了。
——选自慧律法师《净土圣贤录易解一》
十年求一子 一代祖师来
明末蕅益大师,江苏吴县人,俗姓钟,名际明。父亲岐仲为求子,持念《大悲咒》10年。一日,母亲金氏梦观音大士送子而生蕅益大师。这一天是明朝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五月三日。大师7岁茹素,22岁专志念佛。24岁那年,因一个月中三次梦到憨山大师而发心出家。生平撰述非常之多,而九天写成的《阿弥陀经要解》,尤其最为殊胜精要。
——出《莲宗十三祖传略》
早晚恒持咒 考场如神助
清朝曹成秀,遇见一位僧人对他说:“你如果能够戒食牛犬肉,可以获得功名富贵。”成秀说:“我射箭和骑马的技术都很平常,怎么敢望考中武举,获得功名富贵?”僧人说:“你如果早晚能念《大悲咒》,何愁没有好报?”成秀便从此守戒不犯,念咒不间断。临到考试(考武官),好像有神力帮助一样,成绩优异。不几年,当上“千总”(总兵官)。这是乾隆十二年成秀自己记录下来的。(出清《感应篇图说》)
——选自张妙首《观音菩萨本迹感应颂》选译增补本
密持神咒 护国佑民
1940年春,江浙地区遇到罕见的大旱天气,印光大师发大悲心,日持大悲神咒救济灾民,结果竟感得甘霖普降。当年农作物不仅未减产,反而转为丰年。印光大师有许多这样护国佑民的密行,我们所知道的只是沧海一粟罢了。(窦存我记,白话译文)
——节选自1940年《印光大师永思集》
“山僧只念观世音”
唐朝时,潭洲地方有个华林庵,里面住着一位善觉禅师。当时名人裴休曾去访问他,问师有无侍者?师答有两个。于是叫大空、小空,二虎从庵后出来。师说,有客人在,暂且回避。二虎咆哮而去。又问师精修何法,感得如此的效果?师提起念佛的数珠说:“山僧(和尚自谦)只念观世音。”(出明《山堂肆考》,白话译文)
——选自1915年万钧《观音灵异纪》
夜梦换心 走笔成章
宋朝有位名叫蕴齐的法师,是浙江省钱塘人,俗家姓周,别号清辩。时常患染时疲,百药不治,于是他力行日课观音圣号。一日,梦见一人以凿子,打开他的胸部,更换了他的心,以手摩了几下而去。待他惊醒之后,病已痊愈。从前他所阅览过的经典,莫不通通记忆犹新,走笔成章悉归雅典,故此都称他为辩才无碍之证。(出宋《佛祖统纪》)
——选自1929年李圆净《观音菩萨灵感录》(演培法师讲述本)
日课十万 获大成就
宋朝杭州灵隐寺的契嵩(音气松)法师,广西藤县人,7岁出家。法师常带着观音圣像,每日念诵观音名号十万声。经论传记及其它杂书,博学遍览,而且记得很清楚。作了许多论著,以破邪显正。大师名震海内。仁宗皇帝下诏把大师著作编入大藏经,并赐法师号,称为“明教大师”。熙宁四年六月圆寂,火化后眼睛、舌头和童真不坏,舍利子有红色、白色,晶莹亮洁,形状如大菽(音叔,豆)一样。(出宋《佛祖统纪》)
——选自《观音菩萨本迹感应颂》选译增补本
粗鲁愚痴 忽能吟诗
宋朝太仓海宁寺有一僧人,不识字,粗鲁愚痴,又不爱学习,师父叫他专拜观音,后来忽然能吟诗。(出《灵感赋》,白话译文)
——选自1924年许止净《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卷三
持名三年 相貌改变
明朝僧人如幻,有个朋友叫夏治时,精通佛学。一天,他对如幻说:“你的嘴唇向上翻,牙齿向外露,不是长寿之相。应当祈祷观音大士,称念观音菩萨名号,以求增添寿命。”如幻照着去办,持名3年,相貌果然改变。(出《高僧传四集》)
——选自张妙首《观音菩萨本迹感应颂》选译增补本
1、河西流行普门品
河西①人王,沮渠蒙逊②,皈依正法,得了病。梦见伊波勒菩萨告诉他说:“观世音菩萨和这个世界有缘,你应该念《普门品》。”他听信菩萨的劝告,每日虔诵《普门品》,病就痊愈了。因此,《普门品》流行于河西,人称《观世音经》。(出《法华传记》)
——选自张妙首《观音菩萨本迹感应颂》选译增补本
【注释】 ①河西:位于甘肃省内黄河西部的狭长地区。因地处黄河以西,古称“河西”,今因其地理特征又称为“河西走廊”。 ②沮渠蒙逊(368-433年):临松(今甘肃张掖市南)卢水胡人,十六国时期北凉政权的建立者,历史上颇有作为的少数民族的领袖人物之一。
2、“因你常呼唤 我来为你治”
隋朝时代有个和尚名叫洪满,安定地方的人。出家前15岁那年患脚病,双脚不能行走长达3年。3年中他一直念诵《观音经》。有一天,忽然看见一个僧人,拿着一个罐子站在他面前。洪满问:“师父从哪里来呀?”僧答道:“因施主你常呼唤,所以我才来。”洪满叩头问:“弟子往昔造作什么罪业,使今天两脚这样?”僧人说:“这是你前生捕杀生物遗留下来的祸殃啊!你将眼睛闭上,我为你治疗。”洪满闭目,但觉两膝上,好像都拔去个几寸长的钉子。完了,当他睁开眼睛正要谢恩,僧人却不见了;而两脚却能像过去一样站起来行走了。洪满这才悟到刚才眼前的僧人是观世音。因此他更加精诚信奉,发誓不娶妻室。后来忽然自通禅观,安坐7天不动。开皇初元年他舍俗出家,住在救度寺。贞观十三年逝去,世寿83岁。(出《高僧传二集》,白话译文)
——选自清释弘赞《观音慈林集》卷上
宋朝政和七年,李八患了大麻疯病。病了3年,服用各种的药,都没有效果。而李八在未病以前,经常读诵大悲观世音菩萨经满三藏①之多。有一天,忽然来了一位僧人,给李八一个药丸叫他服用,可以治好他的病;而李八却留着药丸,不肯马上吞服。当天晚上,李八就梦到白天送药给他的那位僧人对他说:“我乃是观世音菩萨。你因为平常用污秽的木柴烧饭作菜,因而触犯了鬼神②,所以才患了这个大麻疯病;又因为你曾经诵经三藏,今天才特别赐给你一丸‘救苦丹’,你为什么不肯吃呢?”李八醒来之后,就立刻服下了救苦丹。经过了7天,李八遍身的烂皮全都脱去了,胡须和眉毛,又重新的生出来了。(出清《太上感应篇汇编》)
【注释】 ①印顺法师《读大藏经杂记》说:“隋、唐的经录中,都有‘入藏录’。《开元释教录》中,有本而‘入藏’的,共5048卷,这个数目,每被称为‘一藏’”。 ②木柴虽然是在灶的下面燃烧,然而气却向上面蒸发。因为污秽的柴火不干净,致使燃烧出来的厌浊之气,触犯了灶神,这是一不可以的原因啊!既然用秽柴来烧煮食物,难免就会用来供佛供神,祭祀祖先,也都是触犯啊!这是二不可以的原因啊!秽柴所燃烧的烟气,向上直透虚空,神明见到了容易发怒,这是三不可以的原因啊!所以烧煮食物的人,切不可以使用秽柴啊! 本篇及注②均选自2001年《太上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卷四)
4、发誓至诚念 母病终痊愈
刘山英说,我发愿心跪诵《观音经》、《准提咒》等,为母亲祈求延长寿命。开始时因为跪着腰酸膝痛,不能忍耐。心想,老年人患的慢性病,念经未必便会好,就有些灰心。后来,想到孔子说过“一个人没有恒心,不能当巫师和医生”,才又坚持做下去。此外,凡是济人利物的善事,我都高兴的去办。
过了一个多月,跪着念不觉痛苦了。但是,母亲的病忽然加剧。母亲对我说:“我患病已几十年,虽时常发作,但也好得快。现在你跪念佛经,病反而加重,也许因为我福薄,不能消受吧?可以不再念了。”我哭着说:“这是我的心不够至诚,妄想没有清除干净的缘故。”立即对天焚香,磕头痛哭,发誓清除妄念,求母病早日痊愈。夜里梦见观音大士唤母亲同坐一起,拿一杯绿色的水给她喝。第二天,母病减轻一半,不久完全消失了。30年的顽固疾病,从此永远断根。(出《信心录》〉
5、惟有诚心 方见灵验
江陵人王道行,跌下岩去,折伤腰部,治疗未愈。诵白衣经一年,仍然未愈。心想这并不灵验,准备停止。夜间梦见神人责备他说:“你把诵经当作形式,敷衍塞责,反而埋怨佛经不灵验吗!”这下他才清除杂念,诚心念诵。过了3个月,又梦见上次的神人,用手拍他的腰部,惊醒以后,腰便能伸直,恢复正常了。(出《观音经灵验》)
日诵九百遍 救了两只眼
李怀瑾,江苏睢宁北乡车家店人。科举考试未能成名,清朝末年兴办学堂,又改为研究医学。一日,忽被恶风所吹,双瞳(音同,瞳孔)反背,经一年多医治,始终不见效果。李自寻思,两眼是终身残废了。一日,想起某书上说:“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四句话,治眼疾有灵验,我何不至诚念诵。于是设香案,以豆计数,定每日日出、日中、日落三时,各跪诵300遍。诵至90余日,见“孟子”二字,如车轮大,更加诚恳用功。不到半年,两目完全恢复正常。
民国六年冬月,李听说我自上海归来,专程来看我,向我详细叙述以上情况。我说:“你所诵的,乃是《妙法莲花经·普门品》里的偈语。经中说,闻《妙法莲花经》一句一偈,悉当成佛,你的功德,已不可思议。如果你再能读诵受持全品或全经,绵绵不已,现生即当超凡入圣。李闻言大喜,我随手找出《普门品》一卷送给他,李信受而去。此人现在津浦铁路明光镇,开药店为生,诵经不断。(郭寅皋1927年5月,白话译文)
——选自1936年李圆净《观音灵感近闻录》
盲人竟重见天日
不多久以前,在京沪路中点的常州天宁寺,有位双目失明的出家人。当然,处处都感到不方便,痛苦万分。后来经寺内住持和尚教导他每天拜佛,念诵“救苦救难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圣号1000声,诵《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日子久了,一定可以重见光明。但失明的出家人,学诵困难,仅学念了《普门品》中的四句偈语:“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这一位失明多年的出家人,依了住持和尚的话,每天专注,一心一意地在虔诚的念诵,经过数月的时间。一天,忽然重见天日,破除一切障碍。此人仍活在人间,是我亲眼所见的事实。 (煮云法师)
——选自1980年智成居士《观世音菩萨灵应事迹实录》
两次得救 诚报佛恩
香港新界居民李延溪,少年移居荷兰。1976年偶然从同学处获得《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骤觉如梦初醒,又似久失家珍,忽然觅得,舒快之情,不可名状。即时茹素持戒,信受奉行,日夕以《普门品》为例行功课。
某日行至荒郊,漫天大雪,顿失方向,身躯看将僵硬。遂合掌念观世音菩萨圣号,默求加庇。念至10多句时,身体忽然回暖。最奇怪的是,大雪落在离其头顶10多尺,即向四面分开,很明显形成一个大罩。后来他上了顺风车,回望原来站立的地方,那个大罩形状仍很完整的保留,后才慢慢收合。
一次,李延溪得重病,头痛欲裂,群医束手。李自知障重,遂万缘放下,在床上趺坐,一心念佛及观音菩萨圣号。念了大半天,正想闭目休息,忽见观音菩萨现身,白衣赤脚,庄严无比。菩萨手持杨枝甘露,洒向李头部,头痛居然消失,举身轻快。
李君为报佛菩萨深恩,及希望华侨们同沾法雨,乃在荷兰创立荷兰中华佛教会,辛苦经营,颇有成效。当地华侨自此认识和皈信佛教者不少。虽然本会没有高僧主持,皈依规矩不尽如法,但每星期举行念佛大会时,必有阵阵檀香味充满佛堂,且有木鱼声及引磬声不断合节拍地传出,近百会员都清楚听到和嗅觉到;而当时佛教会是没有檀香及木鱼、引磬等物的,所以会员们信心加倍坚固,人数迅速增加。(佚名)
——选自《观音经咒·香港真人真事灵感辑略》1.并州释僧衍
释僧衍是唐朝并州人。并州人到了七岁以上,都知道念佛,而且往生净土的人很多。僧衍持诵《法华经》,发愿往生西方净土。因为《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中说:“即往安乐世界”,所以他每天诵读一遍《法华经》,三年诵了一千遍。
有一天,僧衍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身体左右两侧生出翅膀,《法华经》上的文字化为翅膀上美丽绚烂的羽毛。僧衍动了飞翔的念头,身体自然而然变得很轻,飞到西方极乐世界,看见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等七宝装饰之地,华丽的宫殿层层叠叠,宫殿内外全是散发出圣洁光芒的天人。僧衍再看自己身体,左右两侧的翅膀忽然变成大宝莲花台,《法华经》上的每一个字都变成一丈六尺高的佛身,这些佛各自说着偈子:“汝在浊世诵妙法,众生业障唯见字。实是三身圆满佛,今成羽翼复本身。”僧衍听完偈子,看到大宝莲花台上坐着阿弥陀佛,六万九千三百多化身佛坐在莲花瓣上。僧衍向前跪拜礼敬,阿弥陀佛对僧衍说:“你回阎浮提后,把看到的景相讲给众生听,继续弘扬《法华经》的功德。” 说完后,尊尊佛像又变化成翅膀,僧衍飞回娑婆世界。
僧衍梦醒之后泪流满面,从此诵读《法华经》达到了观想的境界。诵经的时候,舌端有八瓣莲花,花上有跏趺 而坐的佛,《法华经》里的一个个文字,从佛口飞出,都散发着金色光明,再由字变成金色佛身,遍满虚空,围绕在自己周围。僧衍闭上眼睛就会看到这种景象,睁开眼睛就不见了。
僧衍专注修行观想和持诵。临终的时候,天空布满紫色祥云,僧衍端坐诵经,闭目而逝。离世时七十九岁。僧衍详细记录了自己的感应,秘密收在经室里。后来见到僧衍记录的人,都感动得流泪赞叹。
——《法华传记》
2.陈南岳衡山释慧思
释慧思,俗姓李,是项城武津人。小时候做梦,梦见一位梵僧劝他出家,于是他就出家做僧人了。他立志一天只吃一顿饭,不接受别的供养。一次慧思看到朋友诵《法华经》,诵读时流露出深挚的情感、极大的快乐,很让他感动。于是他就借了一部,在空坟中独自看经。因为没有人教他读诵,他很难过,日夜流泪。坟墓毕竟不是人住的地方,恐怖的事情经常发生。后来,慧思又搬到古城,凿了一个洞穴,住在里面。他白天到外面乞食,晚上不睡觉,对着《法华经》流泪,不断礼拜。那年夏天雨水特别多,洞穴里闷热潮湿,慧思全身浮肿,内心的力量却越来越强。一天他的身体症状忽然都消失了,恢复了健康。慧思又梦到普贤菩萨骑着六牙白象来给自己摩顶 后离去。从此以后,不认识、不理解的《法华经》文自然就认识、理解了。慧思受过摩顶的地方隐隐隆起,像肉髻 一样。
慧思十年持诵《法华经》不断,开悟法华三昧 和其他大小法门。后来,他在光州大苏山受众人邀请,讲《法华经》、《般若经》。一次,慧思走到南山,告诉大家这里在古代是寺院,众人发掘,果然发现大殿地基和器皿等东西。又到了山岩下,慧思说:“这是我前世修行的地方,因为被强盗砍头而命终。”众人挖掘到一具骷髅,慧思把骷髅顶在头上表示尊敬,后来还修了一座塔纪念前世恩德。
慧思身上常有神奇的事情显现:走在雨里衣服不湿,过泥地腿脚不脏,有时候现大身、小身,有时候隐身不现形。瓶子里的水没有人续,却总是满的,好像有天童服侍一样。有人问他的修行果位 ,慧思答:“不过十信位 罢了。”临终那天,慧思把弟子集合起来说法,大家都很伤心,慧思就说:“如果有十个人不惜身命,修法华、般舟三昧,我就为他们做事,供养他们。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就走了。”门人弟子无人答话,慧思就说:“佛菩萨来接我了。”说完坐化,异香满室,很远的地方都闻得到。时年六十四岁,陈大建九年。
自从有佛法以来,法门众多,只有慧思兼顾禅定与智慧二者的弘扬,言谈影响深远,南北禅宗没有不遵循继承他的。慧思行大慈悲,奉持菩萨戒,不穿皮革丝绸,只穿粗布僧衣。他的著述文字大多散失了,只有《法华安乐行义》和《发愿文》存世。
——《法华传记》《法华经显应录》
3.清信士王梵行
清信士 王梵行,是琅琊临沂人。他从小失明,母亲教他诵《法华经》,到十三岁的时候就能流利背诵整部经书了。他日夜坚持诵持《法华经》,一心一意,精进不懈,诵了一万七千遍。虽然眼睛看不见,但他走路从来不用别人指引,就能识别坑洼的地方。而且,他还能织草席、缝衣服、写信,做这些事情比视力正常的人还要快,还要好,别人都怀疑他有神奇的力量。他一生吃素斋戒,没有娶妻。
开皇六年,王梵行七十一岁时去世,遗体放在荒野,飞鸟走兽都不敢接近。慢慢的遗体的肌肉消失,只剩下白骨,于是舌头显露出来,长一尺多,颜色和莲花一样。他弟弟慧义把他的舌头装在砖函里,放了很长时间也没有腐烂。
——《弘赞法华传》
4.释智登
释智登,不知道是哪里人。他从小就出家修道,在匡山的大林道场,昼夜不停地诵读《法华经》。三年后的一天,忽然看见空中有银色宝殿悬浮在头上。又过了三年,银色宝殿又近了些,就在头顶。过了很久,银色宝殿变成了金色宝殿,稍微动一下念头金色宝殿就到了房间里。睁开眼睛,闭上眼睛,金色宝殿常常就在床前。又过了很久,智登想去宝殿里面,刚刚动念就发现自己已经坐在殿里。动念想从殿里出来,就又回到禅床上,试了几十回都是这样。从此,智登的信仰更加坚定了。
智登的修行远近闻名,请求向他皈依受戒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智登喜欢清静,厌恶吵闹,很多人请他都没有成功。后来,晋安王约了城里很多出家人、在家人,恳请智登授戒,多次苦苦请求,智登终于答应了,说:“白天喧哗吵闹,人心散乱,夜里授戒。”授戒的时候,智登不让点燃蜡烛,在他说戒到受皈依正法戒的时候,口中放光,光芒遍照众人。大家看到智登口中放光,悲喜交集,争着顶礼跪拜,声音喧哗吵闹,以致没有办法受戒。智登看到这种情况,闭口不说话,光芒也消失了。智登说:“你们来这里是受菩萨戒,不是来礼拜光明的。现在怎么能看见光就礼拜,荒废了受戒呢?戒本说:‘戒光从口出,是证戒相,不是戒本身。’刚才要授戒,因为太喧闹没有授戒成功,现在从头开始。”大众安静地听着,智登又开始说戒,讲到皈依正法戒的时候,口中又放光,大众又顶礼跪拜,喧哗吵闹,不能受戒。一夜中反复多次,最终没有授戒成功。第二天,智登回山,又看见金色宝殿,和同行的人说:“这次我登上金殿,就不再回来了。”几天后,智登就圆寂了。
——《弘赞法华传》
5.江陵玉法师
比丘尼慧玉是宋朝长安人,精勤持戒,修行善道,修为和品行兼备。她周游各地,用佛法教化众人,不论寒暑都坚持不懈。住在江陵牧牛寺的时候,诵读《法华经》、《楞严经》等经典,十天就能流利背诵,众人都感到很惊奇。元嘉年间,慧玉修苦行,斋戒时发誓:“要是我的诚心有感应,舍身之后一定往生佛土,七天之内祈愿见到佛光。”五天后的夜里,寺庙东侧的树林忽然现出佛光,形色鲜明。众人看见了都发欢喜心。后来人们就在发光的地方建造了一座禅堂。
——《法华经显应录》
(一)劝预防灾祸念观音
●天灾、人祸,相继而至。当令家人,同念观音,以为预防也。(文钞续编·复宁德晋居士书)
●普令一切老幼男女,日常在家念观世音,管保不遭灾祸,多获祯祥。(文钞三编卷一·复宁德晋居士书六)
●念观音名号,大则大应,小则小应,绝无不应之理。只管放开大胆对人说,彼不见感应者,亦未尝无感应也。(文钞三编卷一·复蔡锡鼎居士书二)
●问:如遇危急时,势不能一时兼诵各咒,应以何者应用之?答:遇极危急之灾难,但念观世音圣号,为最省心力,最有感应。(文钞续编·答曲天翔居士问二十七则)
●现在大家通在患难中,当为一切人说解除患难之法,唯有改过迁善,敦笃(音顿堵,敦厚笃实)伦常,至诚恳切,称念观音名号,为唯一无二之妙法。无论水火、刀兵等危险,及怨业病,医不能疗者,倘肯依上所说,决定会逢凶化吉,在危而安,及怨业消灭,不药而愈矣。(文钞续编卷上·复念佛居士书)
●天灾、人祸,不时降作。祸患之来,莫能预料。避无可避,防不胜防。若能依《文钞》、《嘉言录》所说,至诚念佛及观世音,必能于冥冥之中,得蒙加被。或转有为无,或转重为轻,决不至与不念佛人同一受殃也。(文钞三编·复朱仲华居士书一)
●祈遍令乡人同戒杀生,念观世音圣号,以期疫疠消灭。果能恳切志诚,决定有大效验。即汝之眼疾,亦当由宣布此语,而得痊愈。茫茫大苦海,观音为救苦之人。倘人各志诚持诵,若或疫死,天地亦当易位,日月亦当倒行。若泛泛默念一句二句,即欲得起死回生之效,虽菩萨大慈,非不肯救济,但以彼心不真切,决难感通。祈与乡人详说之,则幸甚。(文钞三编卷二·复周伯遒书十四)
●念观音,不独邀净友念,当于村中及近村宣告,无论老幼男女,通皆吃素,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大家各人在各人家里,一路做事一路念。于行住坐卧中常念,决定可以不遭瘟疫。前年各处虎疫甚剧,陕西澄城县寺前镇附近,死数百人。一弟子村中有五、六十家,人皆令念,只死两个坏人,余均无恙。甘肃甘谷何鸿吉居士提倡念佛,凡念佛处,疫不入境。汝邀净友念,是小办法。教全村中老幼男女念,是大办法。顶好吃净素,如其不能,亦须少吃。即未吃素,亦要念。当此凶险之时,唯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为能救护。(文钞三编·复穆宗净居士书二)
●十余年前川中一居士,提倡持楞严咒救国息灾,以不能念者印咒作一小卷,俾带之身上,悬之门首,供之家中,其费亦颇有可观。而不知教一切人念观世音,则不需费。而一切老幼男女,同种莫大之善根。……念观音除不发心者外,虽三岁孩子,也能念。念楞严则万中一二人耳。(文钞三编卷二·复谢慧霖居士书二十二)
●十余年来,天灾、人祸,相继降作,总由不知三世因果,唯欲自利,不顾杀生害命,以及害人之所致也。欲挽劫运,非提倡三世因果、生死轮回,与戒杀护生、吃素念佛不可。现今之世,常在患难中,唯有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可以倚靠,当常持圣号,冥冥中自有不可思议转移。又祈与诸眷属,及亲友、乡党,皆以是为倡导,则其利大矣。(增广文钞·复马舜卿居士书)
●又菩萨现身,不专现有情身。即山河树木,桥梁船筏(fá伐),楼台房舍,墙壁村落,亦随机现。必使到绝地者,复登通衢(音渠,大路),无躲避处,得大遮蔽。种种救护,难尽宣说。当看观音本迹颂,观音灵感录,观音慈林集,可以知其大略。当此天灾人祸,相继降作之时,若不以改恶修善,常念观音圣号,以为恃怙(音是护,依靠),则欲得安乐,难之难矣。(文钞续编卷下·历朝名画观音圣像珂罗版印流通序民27年)
●一心念佛,无事不办。而观音慈悲寻声救苦,当此极苦之时,令念观音,校(比较)彼令念佛,尤易生信。以佛之威神,人多不知。经中于救苦救难之事,绝少发挥。观音救苦救难之事,则大乘经中屡屡发挥。如法华经普门品,楞严经第二十五观音耳根圆通章,华严经善财参观音章(第二十八参),大悲经则专说大悲咒及观音救苦之事,悲华经说观音因地发愿救苦之事,其他经中说者甚多。因此因缘,世无不知观音救苦救难者。当此大劫,令上等人(乃上等智识)念佛则易。下等人(乃下等智识)以经中未曾说及,或不生信,故令念观音也。(文钞三编卷一·复宁德晋居士书十八)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已成佛,号正法明。但以悲心无尽,慈誓莫穷。故复于十方世界,现菩萨及人天凡圣等身,以施无畏,而垂济度。普门品所谓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不但现有情身,即山河,船筏,桥梁,道路,药草,树木,楼台,殿阁,亦随机现。总以离苦得乐,转危为安为事。凡遇刀兵,水火,恶病,恶兽,怨家对头,恶鬼,毒蛇,种种危险者。果能至诚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即可蒙菩萨加被,转危为安。现在杀劫弥漫,全球皆无安乐之处,亦无安乐之人。
愿中外同胞,同念观音圣号。同以观音救苦救难之心为心。同以观音利人利物之事为事。则人我念空,斗争事息。自可同享太平,共乐天常。纵令定业难转,丧身失命,亦可仗菩萨力,往生西方。则是因宿业而殒(音允,死亡)身命,蒙佛力而出苦海也。凡我中外同胞,祈共鉴此愚诚。(民国26年)(文钞三编卷四《普劝全球同胞同念观音圣号启事》)
(二)劝身患病苦念观音
●凡极难医之病,均以念观音为治。果虔诚,必有奇效。(文钞三编·复卓智立居士书七)
●观音大士,唯以寻声救苦为事。从古至今,其蒙感应而离苦恼者,何止百千万亿也。而载籍所传,乃亿万中略见一二而已。(增广文钞·致谛闲法师问疾书)
●病苦至剧,不能忍受者,当于朝暮念佛回向外,专心致志,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观音现身尘刹,寻声救苦。人当危急之际,若能持诵礼拜,无不随感而应,即垂慈佑,令脱苦恼而获安乐也。(文钞正编卷一·复邓伯诚居士书一)
●佛为大医王,普治众生身心生死等病。然生死大病,由心而起,故先以治心病为前导。果能依法修持,则身病即可随之而愈。身病有三,一宿业,二内伤,三外感。此三种病,唯宿业难治。倘能竭诚尽敬,发自利利他之大菩提心,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超度宿世所害之怨家对头,彼若离苦得乐,病者即可业消病愈。不但不复为祟,反感超度之恩,而阴为护佑。凡婴(音英,得)此病,及医此病者,均不可不知此义。(文钞续编卷下《学医发隐》为弟子朱清泰说)
●世间医士,只能医身,纵令著手成春,究于其人神识结果,了无所益也。汝既皈依三宝,发菩提心,为人治病,则当于医身病时,兼寓医心病法。何以言之,凡属危险大病,多由宿世现生杀业而得。而有病之人,必须断绝房事,方可速愈。欲灭宿现杀业,必须戒杀吃素。又复至诚念佛,及念观音,则必可速愈,且能培德而种善根。倘怨业病,除此治法,断难痊愈。(文钞续编卷上·与马星樵医士书)
●余素不知医,颇欲世人咸皆无病,日持《大悲咒》,加持净水。有久婴(音英,缠)痼疾,中西医士均不能治者,令其戒杀护生,吃素念佛,及念观音。果真至诚,即可立刻回机,不久自愈。纵不即愈,决无加重之理。且能消除恶业,增长善根,又无所费。汝欲学医,虽以针灸、药品为事,须以大菩提心,常以佛菩萨圣号,及《大悲咒》,普为自他持诵。以期彼此同获现生身心安乐,临终决生西方。则不负为佛弟子,随分随力,普利自他之道。(文钞续编卷下《学医发隐》为弟子朱清泰说)
●既有宿业婴恶疾,当吃素念佛,为宿世怨家作超度事。所言超度,亦不必请僧做佛事,但自己认真恳切至诚念佛,及念观音耳。且勿谓只念一佛一菩萨,便可愈病乎。须知念佛,为佛法中最圆顿直捷之法,其利益超过一切法门。但以心之诚不诚为差等,非法有或灵或不灵也。(文钞续编卷上·复黄诵平居士书)
●遗传之病,亦宿业所感。当至诚恳切念佛及观音圣号,当可即愈,而不复遗传矣。(文钞三编卷二·复琳圃居士书)
●大悲咒咒水治病。当发至诚恳切心,方有灵验。……不贪名,不贪利,唯欲救人病苦,则便灵。有或持灵后,贪名利,或破戒,则便不灵矣。凡事无一不以至诚为根本者。(文钞三编卷二·复尹孝全居士书一)
●时疫流行,妻子罹(音离,不幸遭受)病,当令彼等各各志诚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汝若会念《大悲咒》,当加持大悲水令服,自可痊愈,正不必汲汲(音极)于医疗也。(文钞续编·复吴沧洲居士书)
●今为汝寄大悲香灰一包,以书夹之。此灰用大悲咒加持四千多遍,果能志诚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定可不日痊愈。此一包灰,可冲五六十回。如嫌烦,可取六分之一,放大碗中,用开水冲之,搅搅,候灰质沉下,将清水倒在壶中,或瓶罐中,日三四服。必须吃素,日常念观音圣号。若大见效,下次止(停止)冲。以留水不如留灰。病好后,所余之灰,挂于高洁之处,或供佛龛(音刊)下旁边,不可亵渎①。若有危险病症,冲而服之,必可起死回生。即世寿已尽,服之亦有利益。冲过之灰质,当加水泼于房上,或倒于井中,不可倒于污秽之处。此比大悲水功效大。以大悲水或加持数十遍或数百遍,即被人要去,无有经三四月之久者。此灰为备远路不能寄水者之预备。(文钞三编卷一复陆培谷居士书,乙亥九月初十日)
【注释】 ①亵渎(xièdú谢读):轻慢,不恭敬。
(三)劝女人临产念观音
●又女人临产,必须出声朗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决定不会难产。即难产将死,令彼念,则即刻便可安然而生。此话要与一切人说,使其悉知。则世间便无难产,及因难产而母子俱死之事。(文钞三编卷二·复杨宗慎居士书)
●女子能从小即念佛,后来决定不发生此种苦痛。将来临终,尚可往生西方。否则一受孕即念。或临生前三四日即念。或临生始念均可。(文钞三编卷二·复杨宗慎居士书)
●女人临产,每有苦痛不堪,数日不生,或致殒(音允,死亡)命者。又有生后血崩,种种危险,及儿子有慢急惊风,种种危险者。若于将产时,至诚恳切出声朗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不可心中默念,以默念心力小,故感应亦小。又此时用力送子出,若默念,或致闭气受病。若至诚恳切念,决定不会有苦痛难产,及产后血崩,并儿子惊风等患。纵难产之极,人已将死,教本产妇,及在旁照应者,同皆出声念观世音。家人虽在别房,亦可为念。决定不须一刻工夫,即得安然而生。外道不明理,死执恭敬一法,不知按事论理,致一般念佛老太婆,视生产为畏途,虽亲女亲媳,亦不敢去看,况敢教彼念观音乎。须知菩萨以救苦为心,临产虽裸露不净,乃出于无奈,非特意放肆者比。不但无有罪过,且令母子种大善根。此义系佛于药师经中所说,非我自出臆见,我不过为之提倡而已。(药师经,说药师佛誓愿功德,故令念药师佛。而观音名号,人人皆知,固不必念药师佛,而可念观音也。)(文钞续编卷上《一函遍复》民国21年)
●若是女人,倘肯念佛,必无生产之痛苦。若平日不知念佛之女人,临产极苦,倘肯志诚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决定立刻安然而生。此事灵感之极,当与一切亲朋,及诸相识说之,俾(音比,使)彼各各得生嘉儿,而且令母子同得安乐,同种善根。(文钞续编卷上·复吴慧诒罗慧树居士书)
●临产念观音一法若大行,则天下便无难产,及因产殒命,与产后血崩各危险,并儿女生后急慢惊风各危险。宜各恭抄一本,以为永远传家之备。此系佛说,而前人未加提倡。今人杀业情欲俱重,故产难甚多,不得不为表示也。(文钞三遍卷三·复林赞华居士书三)
●世有愚人,不知佛之所以为佛,每每死执恭敬而不变通。如吃荤,则不敢念。又如女人月经来,或临产,则不敢念。须知吃素最好,吃了荤亦可念。月经来,但常洗涤洁净,切勿以污手不洗,而触经像,及烧香等。洗净,则无碍矣。(文钞续编卷上·复姚维一居士书)
●女人临产,要出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决定不至难产。纵难产者,肯志诚念,亦决定即产。此话光初不说,及后闻许多人或生几天,或开肚皮,或由产死。故常与一切人说,凡临产若念,无一难生者。(文钞续编卷上·复姚维一居士书; 注:光即印光法师)
●女儿家从小肯念,后来出嫁,便无难产之苦。
●临产万不可心里默念,必须出声。以此时,努力要送儿出,心中再默念,或致受病。即不受病,而默念之功德,比朗念为弱小。世人举重物,必须以声相助。况此生死顷刻之时,可不尽力以求菩萨加被乎。光从前不知世之迷信谓产房念不得佛,且念佛之人,不敢到产房。故文钞中一未提及。近四五年始知其弊,故常与一切人言之。亦愿彼母子同安乐。亦愿彼所生儿女同具正信,同为善人,以故与汝说过。
●凡夫不知前因后果,一有不效,便退信心。岂知宿怨之深者,累生累劫,皆图报复。纵承念大士之洪名,尚不见效。使不念大士洪名,便可产妇犹能无恙乎。临产念观音即见效验者,有百千万。何可以一事不灵,便退信心乎。当具无畏之心,为人说之,令一切人皆得安乐。又当以勿结怨业为劝。怨业若重,佛力亦难救度。(文钞三编卷一·复蔡锡鼎居士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