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 徐庆生 李晓红 蒋瑞华
收集: 刘建朝
制作: 武汉军
柳韵诗社每日古诗诵读(24)
【导语】
唐诗题材广泛,各有特色;派别众多,名家辈出。其中边塞诗人王昌龄的《出塞》被明代诗人李攀龙称为七绝的压卷之作。
我们一起来赏析这篇千古佳作。
【原文】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1.飞将:指飞将军李广(一种说法认为是卫青;或龙城指卫青,飞将指李广)。
2.阴山:在今内蒙古中部,是古代中原抵御匈奴的天然屏障。
【译文】
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仍在,
但是万里征战的将士却早已不在。
假如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健在,
岂会容胡人越过阴山南下掠(四声)夺?
【鉴赏】
这首诗作者感慨边疆战乱不断,惋惜国家没有可用之才。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诗人从千年之前、万里之路下笔,描绘出了苍茫浑厚的独特意境:时空变换,可战乱却从未中断。
后两句是千百年来所有人的共同心声:希望有李广那样的战将出现,一洗胡尘,靖边安民。
这首诗以平凡的词语,熔铸了诗人复杂的感情,艺术高超,耐人寻味,明代文学家杨慎誉其为“神品” 。
本期作者
李新萍,徐庆生,苏万贵,王书成,孙树桃,李晓红,王大博,鞠代运,咏杰,吴殿尧,朱云,王铁英,刘建朝,贾晓春,武汉军
一、1)步王昌龄《出塞》韵·黄崖关一游
李新萍
天津蓟北有雄关,万里长城游未还。
好友豪情多壮志,欢欣赏景又爬山。
2)步王昌龄《出塞》韵·盼儿归
李新萍
扬鞭打马去边关,战士出征人未还。
老父思儿心急切,天天盼到日西山。
3)步王昌龄《出塞》韵·赞抗疫英雄
李新萍
天天防护把门关,抗疫英雄仍未还。
父老乡亲心感谢,神州大地有南山。
注释:南山~钟南山
二、1)步王昌龄《出塞》韵·劝贪
徐庆生
防贪拒腐把严关,一旦双规去不还。
铁锁高墙捱岁月,凭君家里有金山。
2)步王昌龄《出塞》韵·攻关
徐庆生
科研奋力苦攻关,不破楼兰誓不还。
思路更新求解放,愚公搬走万重山。
3)步王昌龄《出塞》韵·平型关大捷
徐庆生
平型首战破雄关,吓得板垣魂不还。
常胜东洋神话灭,冲锋号角震群山。
三、步王昌龄《出塞》韵 ·防疫
苏万贵
疫情肆虐越千关,多少游人困未还。
检测核酸连日作,新增频见似移山。
四、步王昌龄的《出塞》韵·送外甥考学南下
王书成
后生求学出榆关,独自征程随雁还。
纵使厦门千惠好,依然志向返家山。
五、步王昌龄《出塞》韵·战士
孙树桃
娇儿出塞守边关,数载炎涼人未还。
戴月披星坚壮志,扬帆碧海度疆山。
六、1)步王昌龄《出塞》韵·念故乡
李晓红
少年无奈出边关,梦里怀思几度还。
未改乡音亲眷在,大灾余幸念唐山。
2)步王昌龄《出塞》韵·深山遊
李晓红
驱车百里出城关,一路崎岖几叠还。
挚友情深欣聚首,畅怀叙旧入名山。
七、步王昌龄《出塞》韵·自慰
王大博
当年自愿下乡关,喜遇春风问道还。
借得千秋知岁月,吟成一叶护河山。
八、步王昌龄《出塞》韵·当年攻关
鞠代运
当年老汉抢攻关,苦战车间不愿还。
喜报频传乡里美,金杯奖状送南山。
九、步王昌龄《出塞》韵·愧对师尊
咏杰
搜肠索韵炼诗关,师授词穷已奉还。
书到用时方恨少,寻笺下笔似登山。
十、1)步王昌龄《出塞》韵·无题
吴殿尧
人生步步是难关,逐浪踢波盼凯还。
若有三分豪气在,扫平坎坷再登山。
2)步王昌龄《出塞》韵·戏赞柳韵诗社
吴殿尧
隔空“柳社”似年关,美味珍馐等君还。
诗海联江屏幕在,佳餚胜过酒成山。
十一、步王昌龄《出塞》韵·援藏归来
朱云
男儿立志乐攻关,助藏今年期满还。
工作依然须努力,未来仍有几重山。
十二、步王昌龄《出塞》韵·知青上船出海
王铁英
刚下农村就闯关,乘船出海几时还。
同窗心急如烘烤,水遇强风避横山。
十三、步王昌龄《出塞》韵·长城
刘建朝
东临渤海起雄关,宛转西驰不复还。
一嶂巍峨屏阔野,千烽错落镇群山。
十四、1)步王昌龄《出塞》韵·抗疫
贾晓春
检测阴阳阻疫关,白衣戴月望星还。
无私献爱众声赞,守护安康重泰山。
2)步王昌龄《出塞》韵·空军第八航空学校
贾晓春
儿时随父去边关,爱看飞机起落还。
云汉空军蓝色梦,排名八校驻天山。
十五、步王昌龄《出塞》韵·江山永固
武汉军
英雄日夜守边关,父母登高盼子还。
铁铸长城千古在,蚍蜉岂敢撼江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