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儒,作家,自由撰稿人。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满招损、谦受益。
写给命运
雅儒
我躺在水中的树叶上,
阳光刚刚好
森林随着音乐舒展!
指尖与脚尖有种呼唤
冥冥中挣扎
千丝万缕
我拨弄着轻絮
一串串的思绪
快乐的流淌
谁在意那些水底的黑暗
我只在人间与烟火对话
我披上诗的衣裳
为自己剃度
心灵向着神灵
摒弃我的混浊!
我不去祈求
用手,有心,用时间去洗我过往的混浊
让余生小溪般
凉凉的
小确幸般能养几尾鱼
结果有了,扬长而走
今音(雍赓)评论:
《写给命运》这首诗需要关注的是第四段的第一行,“我不去祈求”。为了衬托它,作者有意识在该段的第二行铺了一行长句。诗歌由长短句错落而凸显旋律,要明显于第一段和第三段,但它和第二段的独立一行,则是起到了呼应效果。
以诗歌自命题的写法,越来越被有主见和创造意识的作家而采用。从发展的眼光看,首先,是对自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要求并不是要达到完人和圣人的目标,而是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点光明。
尤其在反复无常的现实面前,这首诗也是一首告诫诗,它告诫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在这里不要误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大势所趋,在诗坛也是如此。这首诗写出了希望与失望同在和并存的普遍性,主要在第一段第五行和第七行,“冥冥中挣扎”及“我拨弄着轻絮”。其中提出了一个如何认同。
认同受到了外部环境变化和内心情绪变幻和制约在不同地方、场合;在不同的生活质量支配和影响中;在早起和暮色里,都会对认同的方法、形式产生鼓励或抑郁;阳光和迟疑。作为态度,也会对这首诗歌发出不同的声音。
其中,自己内心的感觉最重要,是在于要“拨弄着轻絮”,它尤其需要一个相对长度的时间来保证体现稳定和沉着。这是为了和路人之间有个区别。作为决定,不一定要告诉他。当没能定准自己的位置时需要这样去做。因为,人都是自私的。
然而,诗歌没有意气用事,首先,是给自己营造了一抹感动的场景,被安置在诗歌的第四段最后一行“小确幸般能养机尾鱼”。像这样看似简单的人物情感联系,是在第二段建立起来的,是“我只在人间与烟火对话。”于是,诗歌为实现这一刻的感觉和愿望并没有错过。
这样的想法和实践的效果,都要比第一段第五行的“冥冥中挣扎”好。就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也会难逃之运。这是诗歌要表达的运势。诗歌按段落围绕势分别写出了,为、造、运、搏。人物的思路和想法再好,而最终的问题,可能会出现在第四段所构造的环境。作为问题摆出来,也是按照“命运”的要求在思考。理由可以不同。但精神滋养的观念可以坚持,或养鱼,需混水,它和人世间的“混浊”又有相通之处。
诗歌让人感到宽慰的是,至少还有人能够找到“小确幸”。这是一个亮点,无论从鼓舞人生的角度出发,还是从诗歌的针对人群而言,它都是一缕曙光。各个年龄段的人都需要看到曙光的愿望,按照各取所需的要求,当被推着走的时候,清醒的话会减少疾病的频次。
2022.9.20
作者:雅儒
荣誉顾问:关敏仪 然 空
萧 潇 秋 秋 胡晶清 施国标
评论:今音(雍赓)
